观点荟萃
2014-03-29
观点荟萃
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员观”要遵守党章、加强党性。党章意识是每个党员都应具有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对党章的感知、认同、遵从及理解的综合表现,不违背党章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底线要求。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要遵纪守法、廉洁正派。 “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要向榜样学习、向群众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摘自先锋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十论” 一是小康论。同步小康不等于同一水平小康。二是速度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三是叠加论。当前我国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阶段。四是定力论。在 “三期叠加”阶段,面对短期经济波动,要有战略定力。五是伤筋论。要以伤筋动骨的决心和代价坚定化解产能过剩。六是耐心论。对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七是协同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八是生命论。自然生态是一个生命系统。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九是民生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十是领导论。党领导经济工作,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务实的。
——摘自 《学习时报》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构成全国女党员2109.0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3%,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党员595.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9%,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3606.8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1.6%,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35岁及以下的党员2237.6万名,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从党员的职业看,工人734.3万名,农牧渔民2570.3万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501.9万名,企业管理人员506.9万名,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088.0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30.3万名,学生260.4万名,离退休人员1589.1万名,其他职业人员687.4万名。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用好政德这块“压舱石” 人生的航船上,如果说信仰是舵盘,才能是螺旋桨,那么道德便是压舱石。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古至今的历史,都尤为看重官员的操守、品质和德行。舵盘不正必跑偏,螺旋桨动力不足驶不快航不远。而缺失了 “德”这块压舱石,为政者的人生之舟轻则信念摇摆、步伐踟蹰、光阴蹉跎,重则浮沉不定、樯倾楫摧甚至舟毁人亡。有些 “翻船落水”的为官者,他们欠缺的不是能力和本事的 “桨”,也不是奋斗与拼搏的 “橹”,而是轻视了政德这块“压舱石”。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一定意义上看,政德何止于 “压舱”的“石”,政德更是那鼓起整个国家和民族奋进征帆的“长风”。有持续浩荡的清明、纯净、刚正、坦荡的政德之 “风”,有坚定、沉勇、厚重、牢靠的政德之 “石”,我们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向着 “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
——摘自 《光明日报》
贪官们到底得的什么病首先是传染病。传染病若是不能及时控制 “病源”,任由传播,损失不可估量。一旦有人得了 “贪腐病”,倘若未能及时猛药去疴, “病毒”就会侵蚀传染其周边人群。当下级在执行上级 “指示”时,当同事相互 “帮扶”时,当领导 “关照”下属时,这种看不到的 “危险病毒”或许已然悄然扩散。其次是慢性病。慢性病起初危害不明显,不容易发现,但是发展积累的危害性却更强。正是由于贪腐起初具有隐蔽性、细微性的特点,不易察觉,导致 “病情”不断加重,最终无 “药”可医。再次是 “思想”病。出现贪腐最根本的原因是 “总开关”没拧紧,思想上得了病。忘记了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忘记了组织的淳淳教诲,忘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期望。这种病最危险,是一切 “贪腐病”的根源。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自信地走自己的路过去二三十年中,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古巴采用的 “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前苏联的 “激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进行激烈的变革,结果是灾难性的;第三种是 “稳健改革模式”,即中国模式,其特点是 “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相对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和民生改善铺平道路。这三种模式中,中国模式无疑是最成功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如果从政治与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这条道路也许可以概括为:较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铺平道路,这也可以称为 “经济改革优先的模式”。
——摘自人民网
中国纪念的不是“七七事变”,而应是“七七抗战” 众所周知,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的,可以说是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具有侵略性质的。对于纪念的含义,在中国汉语语境下,显然是一个褒义词,具有怀念、弘扬之意,所要纪念的都是具有正面意义的人与事。既然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宽恕的罪行,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还要去纪念它呢?
从有关史料来看: “七七事变”爆发的第4天,日本内阁五相会议决定, “本事件今后称为事变”,可谓用心良苦,实际上是一种故意掩盖其侵华这一非正义战争性质的做法。
“七七事变”爆发的同一天,中国军队奋起进行的抗战,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应称“七七抗战”。我们每年7月7日,纪念的应是 “七七抗战”爆发多少周年,而不是 “七七事变”多少周年。
——摘自 《北京日报》
古代“裸官”是一个好词儿是指不带亲人家属去异地做官,免受利益关系牵绊,端的是两袖清风,所以裸官多廉士。
与海南的海瑞、丘浚齐名的清代官员陈瑸,号称 “岭南三大清官”之一,就是一个典型的裸官。据 《郎潜纪闻》的记载,陈瑸 “凡二十年,未尝挈眷属,延幕宾。公子旷隔数千里,力不能具舟车,一往省视。仆从一二人,官厨以瓜蔬为恒膳。”说是陈瑸在外面做官20余载,都是裸体做官,独身在外,没有携带过家眷。儿子想去探望他,竟苦于路途遥远,缺少路费盘缠,难以成行,一次都没能去看望父亲。陈瑸也没有延请幕僚,只有一两个仆从,经常以瓜果蔬菜为食,没有吃肉。
——摘自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