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
2014-03-29王前军
杨 琼,王前军
(1.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思政部, 安徽 合肥 231200;2.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价值作为人类的目标和尺度,总有对现实的某种超越意义。人类把真、善、美当作现实中的理想价值,表达了人们对价值实现的目标和标准的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 “真”、 “善”、 “美”都是人类生活实践中达到主客体统一的高度和谐境界,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概括了人所创造的各种价值的本质特征和崇高目标。作为价值形态,它们都表现出人的主体性尺度,也存在着层次性的差别和分工,代表着价值的不同方面和阶段。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内蕴着真善美三重价值维度。
一、真: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发展的合规律性
“真”是人类所倡导和追求的第一种理想价值境界,其特殊含义是指获得真理,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上享有真理所具有的价值。真理代表人类实践和认识中对外部世界客体必然性的把握,是一种建立在客体尺度基础上的主客体高度统一状态。没有这种统一就不会有人的任何成功和自由。换言之,“真”是真理的价值,但不限于真理的认识价值,还包括真理的实践价值。人不仅在思想上达到真理性认识,而且在实践中遵循真理,使自己的意图获得外部现实性的表现。用黑格尔和列宁的话来说,就是 “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他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消灭它的规定性 (变更它的这些或那些方面、质),这样,也就去掉了它的假象、外在性和虚无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客观真实的)现实。”[1]这种结果的境界,就是“真”。所以人类把 “求真”、 “守真”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理想。求真与守真,意味着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科学发展观蕴涵的 “真”,就是发展应具有合规律性,要把握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3]7这表明,科学发展观以人类客观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指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对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揭示是建立在对实践及其基本矛盾的正确分析基础之上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这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三种实践产生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交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整体。马克思也将这一系统整体视之为社会有机体,他说: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因而,人类社会发展乃是社会有机体各要素交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与结果。人类社会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便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即:摒弃社会的片面发展,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摒弃社会的失调发展,坚持社会的协调发展;摒弃社会的非持续性发展,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置身于当代社会,遵循和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见,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为发展寻找理性,追循规律。在这里, “科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强调客观、准确和严肃等的意思,它是哲学意义上 “真”的体现,它超越了一般的 “科学”含义而 “达到了真理的境界,即主体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充分地接近和适应了客体必然性的境界”,具有合规律性的一面,因而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性得以可能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发展的合人民性
“善”是以全面的真为前提的,是在更高一级层次上实现的主客体统一。 “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善仅指道德上合乎待人处世的规范,广义的善则包括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 (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的)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通过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向主体接近而变为现实,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善。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功利上和道德上的正价值都可以称为善。就其普遍本质来说,善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境界。科学发展观蕴涵的 “善”,是指发展应具有合目的性,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社会系统的建构,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人在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一方面按照自己的需要、本性等内在尺度,影响、改变自然界的运动方式和存在形式,使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改变着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结构,提升着自身的主体能力,优化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过程。然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介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在自己的需要、本性的驱动下,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以实现,必须彼此之间发生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交往,并将这种交往关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生产的、经济的、政治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有结构、有层次的社会有机系统。人化的自然以及人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社会,都是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性和人的内在本性建构起来的属人的世界。人是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工具。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组织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客体化, “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5]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都是根据人需要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人本身就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承载者,社会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本身,是放大了的人,而人又在社会关系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以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自己的本质。
人不仅是社会交往以及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本质和目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主体能力以及人的主体素质的提升过程。马克思认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 “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练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6]。发展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由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多样性以及基于人的各种需要的生产的多样性,由于人类需要的连续性、再生性和递增性,发展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方面诸领域整体运行、协调演进和不断上升的过程。人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取向和最高价值。二战以来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着重点经历了由经济到社会再到人自身的转变,发展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经济增长、社会变革以及人的需要的整体满足和全面发展的变化,也历史地证明了满足人需要、谋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的必然性。人们在反思自身的发展历程时,不仅认识到生产力、经济在整个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追求;而且认识到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运作的过程。同时,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发展的人的价值取向,认为发展应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和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价值,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框架。在当代中国,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靠的主体力量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我们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的满足、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发挥、利益的实现、权利的保障,是我们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衡量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衡量我们工作成绩的最高价值尺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是科学发展观 “善”的主要体现。
三、美: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建设美丽中国
“美”是在真和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价值境界。“美”即审美价值或美感,是指人的一种超越了功利需要的满足和自由。审美价值的产生,在于主体从客体那里体验到了自己生活中积极的、健康的、充分和谐和自由的内容与形式。对这些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即审美需要,实质是人对实现自己自由创造能力的需要,它的满足构成美和美感,即审美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36这表明,科学发展观蕴涵的 “美”,集中体现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目标。
“美丽中国”之 “美丽”不仅仅意指自然直观意义上的审美感受,同时,它还意指超自然直观意义上的审美感受,因此, “美丽中国”意涵着两个美学维度:一是国家自然环境之美,二是国家精神及其社会发展之美。所以, “美丽中国”是国家自然环境之美与国家精神及其社会发展之美的辩证统一。鉴于此,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实现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制度文明等等,才能真正展示美丽中国。而在这一系统工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重要基础和条件。所谓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共同繁荣、美好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其生存于自然环境中,并且和自然环境一起发展起来。人类社会作为环境子系统与环境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社会系统是环境整体中的组成要素,环境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背景条件,没有一定的系统,就构不成一定的环境,而没有一定的环境,也不会有系统的演进过程。环境作为具有内部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过程的一定的有组织的整体,会对其中相应的子系统发生禁锢与开放、阻碍与促进作用。系统作为环境中一定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的自调节、自反馈过程,也会对相应环境整体的演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协调与干扰的作用和影响,系统能否通过反馈以及结构与功能的自我调节保持其适应和稳定并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决定于其内部诸因素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程度等因素,即决定于其自组织能力以及其能否与环境整体的演化趋势相一致,能否与环境整体密切协作、共促共生。当系统的演进与其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时,环境会维持该系统的原有稳定性,并为其发展提供外部条件,供给它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反之,当系统的演进与其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协调并且差异与冲突不断变大增强时,环境不仅不会提供该系统演进所必需的外部条件,反而通过与该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也就是说,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参与自然过程,使自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变化。然而,在过去的年代,人类在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巨大成果、从自然界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 “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作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7]
为了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就必须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认识自然,既要关注人对自然的改造和人化的现实效用,又要科学预测人的行为对于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从而合理支配这种行为的影响。要避免科学技术的急功近利的应用,反对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影响的短期行为。在当今的世界和时代,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已日益超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高消耗低效益的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而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也遇到了公平缺失、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资源瓶颈等因素的强力制约。在当代中国,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区域发展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1]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35.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9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