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两院”2014年全市校院系统师资培训班学习总结
2014-03-29邹玉杰
“一校两院”2014年全市校院系统师资培训班学习总结
震撼 反思 担当
邹玉杰
尊敬的各位校委、亲爱的各位同学:
我代表一组16名同学汇报历时一周的学习培训体会,接受这项任务倍感荣幸,同时也有些忐忑,因为8分钟的时间,我不能全景呈现我们的学习收获,只能浓缩精华。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汇报我们学习体会的精华版,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课堂教学让我们道术兼得,收获丰厚
首先,对 “道”感悟和认识,让我们心灵震撼,并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我们在各个专题课上一次次捕捉到各位授课教师身上折射出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时候,当我们深深地感受他们身上的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事求是、进德修业的高尚品格的时候,我们收获了思想和情感的震撼。
当我们在赵理文教授条分缕析中阐明党校教育的特点和党校教师角色定位的时候,当徐平教授将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学术高度、现实维度、表达尺度、处世态度六位一体的治学精髓传递给我们的时候,当赵磊教授通过理论、视角、方法、对策等信息进行精华汇总并用自己的独到见解启发学员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拥有了方向明确的坚定,体会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上突然开悟的透彻。用青年教师的话表达就是: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感人至深、促人奋进。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也同青年教师拥有同样的共鸣。
其次,对 “术”的感受和把握,解开了我们课堂教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诸多纠结,强化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信心。
李兴国教授的教学礼仪与讲课艺术的技巧与美感,张勇教授完整呈现的现场教学课程设计的思路、技巧和规范流程,田嵩燕教授分享给我们的教案和讲稿编写的技巧等等,在技术操作层面给了我们诸多宝贵经验。
二、小组研讨的思想互相碰撞,引发我们深度反思
小组研讨热烈、开放,思想互相碰撞。各位学员的发言,有对授课教师展现的理念、态度、方法、情怀的赞美与感动,也有对一些授课内容美中不足的客观分析与省察,还有敞开心扉地对自己工作不足与优点的晾晒与反思。
反思不足,大家坦然,与各位授课教师相比,我们在责任感、敬业精神、学术积淀、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专题与案例教学的驾驭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应努力提高。
肯定自己的长处,大家深感只要我们明确方向、矢志不渝地努力,也一定会到达一定的高度,取得良好成绩。
作为一名老教师,感受各位中青年教师捕捉美的睿智、坦诚不足的批判精神,甚是感动!相信历时数年的历练,他们必将成为党校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才。
三、学习培训,激发了我们的担当意识
培训即将结束之时,大家意犹未尽,盘点方方面面的收获,各位同学情不自禁地交流起今后的打算和想法:有的同学打算精心打造专题课,有的立志要在案例教学出彩,有的要研读经典、打磨高水平的经典专题课,等等。为了让这股劲头持续、让想法变成行动,一组的各位同学还自加压力,给校委提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学校把这种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常态化。
二是建议运用行动学习法对这次培训结果进行跟踪反馈、远期评估。
最后,表达两点谢意:一是代表一组的16名同学衷心感谢校委和教务处为我们精心打造、量身定做的师资培训班,感谢为我们的培训学习亲情服务的所有部门。二是作为组长,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我和孙军工作的鼎力支持。
(作者系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转变态度 坚定信心
沈毅
尊敬的各位领导、学员、同仁:
今天十分荣幸站在这里,代表我们第二组全体成员,向大家汇报培训学习成果。此时此刻,相信大家与我的心情一样,内心充满了激动、丰盈和对培训时光的眷恋。此刻我还要向大家表达另外一种复杂的、受过激励的情绪:那是来自赵磊老师智慧的震撼、来自王虎学老师年轻的成功、来自李海青老师知识分子的荣耀、来自徐平老师深入民情的执着!这种情绪已经汇聚于心,正在心底荡起为党和国家强烈奋进的力量!我真切地认识到,党校出人才、出大人才、出经世报国的真正人才!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第二小组全体成员,向高瞻远瞩的校院领导、向组织培训的各位同仁、向提供温馨服务的外服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在此次培训过程当中,我们主要取得以下学习成果:
撰写学习体会48份、组织研讨3次,完成“六顶帽子分析法”卡片智慧墙一面、学习简报一份、小组讨论经典语录一份、专题研讨班课程设计一项、结业汇报一项、 “漫生活”团队展示项目一个、限时歌曲串烧20首、舞台剧一部。团队成员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棋牌大赛和包饺子活动,以老带新,成功教会3位年轻男老师学会如何包饺子等技艺。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习成果让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转变。
一是态度。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更加坚信“态度决定命运”。记得解秀玲老师向赵磊老师、李海青老师提出 “你是如何做出这样的成绩”的问题时,赵磊老师的回答是 “基本天天在办公室,甚至过年都在办公室”,李海青老师的回答是 “晚上吃过饭就到办公室,呆到十一、二点再回家,周末也到办公室,甚至觉得到西班牙旅游也没有在家学习研究有意思”。我们被真实地震撼和感动了,我们确定这种震撼和感动不是来自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而是来自他们对待科研和教学的态度!这是一种长期坚持的态度,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充满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态度!根本上是这种态度推动这些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是信心。信心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党校工作有信心。作为校院新进人员,我们从赵磊老师、王虎学老师、李海青老师身上,看到了党校一种职业发展的可能,让我们看到了 “静心坚持七、八年之后所能达到的职业状态”,这是我们亲眼所见、最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激励。我们看到,在党校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我们看到,在党校工作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与智慧的升华!我们看到,在党校工作,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价值的统一!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内心对党校工作充满了自豪感和归属感!
第二个是对自己有信心。通过培训,我们坚定了 “成功没有捷径,有的只是持续努力”的信念。通过培训,我们找到了提升自信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培训,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全国同类城市一流校院的建设目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明确了态度,有了信心,我想我们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作者系公共与社会管理教研部讲师、博士)
而今迈步从头越
宿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首先,我代表第三组的全体学员感谢校委为我们教师安排的这次精神盛宴,感谢教务处的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感谢对外合作交流处、总务处和其他部门周到贴心的保障服务。7天集中紧张的学习,9位老师的精彩传道,5次小组的锵锵研讨,让我们在学中思,在思中学。
第三小组的全体学员严格遵守、执行教学计划的各项安排,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听课、研讨、写体会等各项教学活动中。特别是5次小组研讨,在李军组长的组织引导下,在薛校长不断的挑战质疑下,我们紧紧围绕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等重要问题不断深入,研讨过程每次都高潮迭起,争论的碰撞火星四溅,但达成共识后的柳暗花明又让我们兴奋不已。我们的共同感受是,学习很累,但收获很美;差距很大,但信心很足。总之,我们痛,并快乐着!
这次培训,总的来说,实现了我们 “道”与“术”的结合,更推动了我们 “知”与 “行”的统一,具体来说:
其一,我们明确了社会角色,增强了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如果在培训前,我们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教师,是党校教师。但听了赵树文教授 《党校青年教师的角色认知》一课,我们组员经过交流碰撞,对这个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答案,我们首先是党校人,而后才是教师。做合格的党校人,首要条件是政治素质要过硬,要成熟、要坚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对党的理想信念执着,同时,做合格的有着社会良知的中国教师,我们要向李海青教授学习,肩负起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我们要明确定位,不辱使命,先做党校人,再做好老师。我们要坚守党性,加强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多读理论经典和学科经典,紧跟学科前沿,增强理论自信,那么,我们不妨从制定一个读 “经典”计划并一以贯之开始。
其二,我们确认了人生价值,增添了前进动力。教学科研既有捷径,也无捷径。这些来传经送宝的老师们,无论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教授,还是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学者,他们尽管传递着不同的知识,却都在讲台上向我们传递了做人的重要原则——那就是 “敬畏”二字。敬畏讲台、敬畏学员、敬畏知识、更敬畏我们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并享受付出的快乐。正因为怀有敬畏之心,才能做到勤奋、认真、严谨、真诚、亲切,这就是我们为人、为师的价值。来党校工作已有几个年头,几年的耳濡目染、历练成长使我对于如何开展教学科研有了一些既定认知,如何使事业更上层楼,想突破,但有迷惘。这次培训,我们领略了中青年教师中 “大师”的风采,年龄相仿、倍感差距之大,寻着他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单调的冷板凳生涯,除了敬佩,也倍受鼓舞,付出总有回报,只要耐得住寂寞,你我也都可以。作为党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守得住教师本分,耐得住那份清苦,利用一切机会向书本学、向大师学、向同行学、向学员学、向实践学,把学习融入骨髓成为生命,那么,我们不妨从制定一个听课计划并与教研部同志进行团队学习开始。
其三,我们提升了综合能力,掌握了从教之“术”。王虎学、田嵩燕、李海青老师的学习研究能力、赵磊老师的观察分析能力、张勇老师的组织协调能力,李兴国老师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所有老师都具有的促使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的能力让我们叹为观止。结合个人实际,训练、培养、提升这些能力能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支撑。此外,多位老师就如何写讲稿、如何讲好专题课、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如何设计现场教学等具体问题给我们传授了经验。结合所学,我们应对以往所授课程进行一次批判的审视,相信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上都会或多或少有完善提升的想法和方法,那么,我们不妨从设计一门新课或完善已有老课的教学大纲和编写讲稿开始。
知易行难是这个网络快餐时代的普遍特点,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训带给我们的灵感、火花需要回到实践中变为我有、我长。虽然,实践的过程是 “衣带渐宽” “人憔悴”的痛苦过程,但也是我们学以致用、蜕变成长的享受过程。而今迈步从头越,那么,我们不妨从以上三个计划中的一个开始付诸行动吧!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集体学习,更是一次团队熔炼,经过团队文化建设、听课研讨、班级活动,我们达成了对党校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校院不仅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提供了做好工作、完善自我的学习机会,也为我们营造了宽松、自由、能进行多样化发展的环境,所以,我们热爱党校,我们扎根党校,我们坚守着作为党校老师的那份执着,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的职业,更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
(作者系公共与社会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创新·务实·高效
马建新
七天的培训结束了,这些天的培训,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震撼和冲击,那就是市委党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教学管理的严格规范,还是行政后勤服务的热情周到,都使我们区市县的同志们强烈地感受到市委党校工作质的提升。
谈到体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要向市委党校学习,不仅要学习市委党校对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的高度重视,还要学习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的勇气和决心。这次培训,王校长、薛校长、戚校长全程跟班参与学习,各位老师学习劲头、学习态度空前高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一直萦绕着我们,激发着我们向市委党校看齐,自觉提高。同时,我们还由衷地感觉到,市委党校始终惦记着我们,挂念着我们这些基层党校普通教师的成长,从前些年的乡村干部培训、街区干部培训,到去年的教学大奖赛和今年的师资班培训,市委党校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是无私的和前所未有的,即便在全国党校系统也是十分罕见的,这不仅增强了全市党校系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使我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
其次,要迎头赶上。这次师资培训,给了我们以强烈的紧迫感,这种感受,带给我们的是 “颠覆性”的和 “脱胎换骨式”的。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在这次培训中找到答案,整个课程的安排,非常契合教师的教学需求,这种课对课、手把手的强化训练,使我们如获至宝如释重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严格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无论是市委党校还是区市县党校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满足组织需求和学员需求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培训对象有所不同,但让组织满意、让学员满意却是衡量我们教学工作的共同标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接地气,我们的专题课要从实践中来,到实际中去,要有理论框架和学术支撑,要把教学、科研、咨政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缩小与市委党校各位老师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有破釜沉舟、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要把学到的本领应用好。这几天的培训,我们实现了王校长提出的 “三个转变”,对“道”的认知和对 “术”的掌握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对 “知行合一”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可以说,在寒假前这暖暖的冬日里,我们的收获是沉甸甸的。这次培训还具有高强度、高水平、高质量、全方位、系统性、封闭式、专业化、大投入的特点,这是任何一个区市县党校都无法企及和达到的。作为一名基层党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我们要把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化作 “站好三尺讲台”的不竭动力,把在这七天学到的教法和教学管理规范带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培训,富有实际意义的培训,最有效果的培训,它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是长期的和深远的。衷心希望这种培训能够常态化、制度化、系列化,使我们能有更大的进步和更快的提高。
(作者系甘井子区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