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2014-03-29陈纯英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建设

陈纯英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海南 海口 57010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陈纯英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海南 海口 570100)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 “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并提上了国家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 “六个紧紧围绕”举措,明确指出了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 “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并提上了国家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决定》中指出了 “六个紧紧围绕”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际上, “六个紧紧围绕”已为我们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方向,提出了今后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推进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一重大理论观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突破。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态,其显著特征就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因此,从根本上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进一步科学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进一步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机制不灵活、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科学体现,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只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促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改革朝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对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做了具体部署,表明党中央攻克体制机制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坚定决心,必将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按照 《决定》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市场力量,充分重视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明确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 “两只手”相得益彰。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另一方面,要认识到 “决定性作用”并非 “全部作用”。当前,还要牢记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责要转到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上来,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促进权力高效运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和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和鲜明优势,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也要以此为前提和方向,努力促进三者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用法治实现和保障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首先要统一在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根本上。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党必须全力维护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允许脱离这个根本利益去追逐其他团体和个人的利益。正是为了维护好这一根本利益,党必须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通过各种方式领导好、处理好、发展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务和事业,从而实现服务人民这个根本宗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法律应该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不能沦为维护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因此,党在领导立法、理政等各项工作中不仅要体察民情、广听民意,更要严格遵循立法的程序,遵守法律的规范,自觉把权力置于法制的笼子里。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还要统一在党的领导下,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色。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核心力量,这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从满目疮痍之中站立起来的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没有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没有党在不断的艰难探索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制定的宪法,就没有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国体、政体、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一系列经济社会制度。正是从这一点上看,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党的章程和国家宪法是统一的。但过去的不代表未来,过去的统一性不等于将来的统一性。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必须体现在立法过程中善于协调好处理好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争取人民内部各种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必须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上。

我们不但要强化执政党领导地位,还要进一步实行政治民主,充分尊重和保证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地位,使各级党政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使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人民群众能否在公共利益维护、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权力监督上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后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快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支持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畅通各种参政议政的渠道,让社会各种力量凝聚成深化改革的合力,形成执政党、政府、社会、民众共治共管的局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系,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给予再次强调。

我们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形势政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推动强大合力;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弘扬革命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评选和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兴文明礼仪之风,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的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必将有力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因此,要积极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首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四、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确保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了 “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是人民群众的最切盼望。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一直存在着城乡公共服务不均、区域公共服务不均,甚至一个地方不同单位间、一个单位不同人群间也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心不齐、不稳、不和谐的因素,迫切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求。

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完成。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生产力进步以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把蛋糕做大”,才能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多物质资源;只有进一步优化城乡结构、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等,才能把蛋糕切得更“艺术”、更 “均等”;只有进一步全面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改革和发展,才能为群众最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各领域提供更均等、更满意的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发展的必然内涵,也是各级政府都应恪守的价值观。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实施纲要,从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明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与实施路径。在一定水平上做到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五、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

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十八大报告尽管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但要真正建立起来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领导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成了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成为衡量地方发展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唯一指标,这也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这种现象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出现冲突时,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发展经济为主,生态文明建设往往就成为一纸空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生态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纠正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在生态文明理念尚未树立、培育起来之前,只有通过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今后,我们要按照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建立一套生态保护制度,严格约束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地方、企业和个人。完善干部考核改革,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性。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不越雷池一步。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着力解决环保责任不落实、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制定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办法,完善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把间接财产损害和环境健康损害等因素考虑进去,具有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建立最严密的环境执法体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健全环境执法体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更加科学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任务、新要求。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十八届三中全 《决定》强调,要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的困难更大、矛盾更多,推进各项改革更复杂、更敏感、更艰巨。提高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进一步坚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提升各级党委领导改革的本领,确保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程。围绕 《决定》提出的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等新要求,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领导班子;围绕 “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等新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字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养、管理等机制,强化选人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围绕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等新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继续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督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围绕思想建设,不断健全学习教育考核机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围绕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作风建设,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长效机制,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围绕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约束机制,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围绕制度建设,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狠抓制度落实,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结束语

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而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也提出: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一目标要求与邓小平同志的观点高度一致,表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早已成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1]谢春涛.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2]俞可平.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庞大鹏.观念与制度: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家治理(1991-201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周平.国家治理须有政治地理空间思维 [J].探索与争鸣,2013(10).

[5]温宪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南方日报,2013-11-18.

[6]唐皇凤.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07.

[7]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EB/OL].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 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44&id=638.

[责任编辑:于洋]

C916

A

1671-6183(2014)02-0005-05

2013-01-07

陈纯英,男,中共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学、地方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建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改革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