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教育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制约的策略
2014-03-29赵丽娜
赵丽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对表演者在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逐步走进大学校园.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高校中的舞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并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从而向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让舞蹈教育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舞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舞蹈作为诸多艺术门类的一种,不仅要求学习的人具有良好的外形条件和必要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能真正领悟舞蹈内涵和身体语言展示出的舞蹈魅力.由此可见,舞蹈是“时空的艺术”“动作的艺术”.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教学.但是从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舞蹈教学环境较差,教学理念也较为落后,阻碍了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高校舞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陈旧
从许多高校的课程安排来看,都是在学生入学前就制定出培养人才计划、教学标准和学生每年的课程.尤其是在部分学校里,由于师资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缺乏,往往在学生入学之后,不能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表来进行正常的教学,从而导致教学进度落后,当任课老师在和学校的教务处协调失败之后,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跟上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减少,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知识断层.此外,还有一部分的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只是将舞蹈课程放在选修课里,并没有真正的将舞蹈课程作为一门正式的教学课程,在大学四年中,这门课程只会在一个学期里开设,由于上课时间短,所以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全面的进行舞蹈学习,从而使学生对舞蹈失去信心,课堂上敷衍了事.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高校一直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在教学中,只教授学生舞蹈动作,没有培养学生对舞蹈的领悟和感受,加上音乐素养的缺乏,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舞蹈的内涵,学生所学习的舞蹈动作也只是模仿,并没有和音乐相结合,在舞蹈中也缺乏自己的想法.这也就导致高校的舞蹈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1.2 缺少专业舞蹈人才,师资力量匮乏
对于高校的舞蹈教学而言,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老师的能力和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否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也与老师舞蹈技能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高校的专业设置方面,相比较其它艺术教育专业,舞蹈艺术起步较晚,因此,教师从业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从各高校来看,不管是职称,还是学历,舞蹈专业教师都与其他艺术专业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此外,由于在课程安排方面,舞蹈课的设置不够合理和科学,并且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较为单一和死板,舞蹈教师在学校也往往得不到重视,因此,部分学校的舞蹈教师也失去了提高舞蹈技能以及丰富自身素质的动力,从而导致高校的舞蹈教师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在一些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学校,舞蹈老师不仅需要担任舞蹈教学,还要承担学校大型演出以及学校的部分行政工作,诸多繁琐的事务占据了舞蹈教师的业余时间,使其不能全身心投入舞蹈教学,心力交瘁,对舞蹈课缺乏信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在舞蹈教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技能、新知识,但由于高校的舞蹈教师缺乏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的动力,致使知识储备匮乏,教学中教授给学生较为传统的舞蹈知识以及舞蹈动作,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需求.
1.3 教学模式刻板,内容缺乏创新
我国各高校的舞蹈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导致缺乏一套完整的与本院系相适应的舞蹈教学教程和教学模式.因此,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在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课程安排上,大多数都是从中央民族大学或者是北京舞蹈学院照搬过来的.比如:大部分学校在每学期的课程安排上,都将民族民间舞、素质技巧以及芭蕾舞作为教学内容,并且在进行授课时,所选择的授课教程也是以上两校在进行学生考试时的视频.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学校舞蹈专业所招收的学生,舞蹈基础参差不齐,有的是因为到高三时文化成绩较差,无奈选择走艺体道路,并且将舞蹈作为弥补高考文化分的一条途径.这样的学生,舞蹈基础较差,学习时间短,缺乏自主学习舞蹈的能力.但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际的舞蹈教学中,并没有因材施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是一味的套用名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直接按照学校所规定的授课内容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达到老师规定的标准动作,老师反复的纠正学生的动作,极大浪费了课堂时间,导致老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部分学生产生不愿意学习舞蹈的负面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舞蹈底子较薄的学生,由于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会逐渐的丧失学习舞蹈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逃课的想法,如此循环往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2 舞蹈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几点对策
在我国当前高校的艺术舞蹈教育进程中,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舞蹈专业,高校的舞蹈教学,可以成为一个发展舞蹈艺术的平台,在培养舞蹈人才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各高校的舞蹈教学中,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更多现代化的元素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并且还应该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舞蹈专业人才,提升学校的舞蹈教学水平.
2.1 改变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
对于每个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计划不仅关系着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校应该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作为重点,并且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一个学生在入学前的基本情况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在课程安排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排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高校舞蹈教学的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发生改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以及学习年龄的不同,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学校在安排舞蹈课程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老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等.在教学方法上,不能一成不变要勇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兴趣爱好等,比如:可以在课堂中留有一些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表演,跳自己擅长的舞蹈或者展示各方面的才艺等.除了教授动作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旋律等的理解与感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2 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
对于高校的舞蹈教育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组建一支勤于教学、有奉献精神以及热爱学习的舞蹈教师队伍,明确每一位舞蹈教师都应该履行的职责义务,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每一位舞蹈老师都要恪尽职守,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的舞蹈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此外,学校各部门也有应该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安排,尽量减少舞蹈教师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大对师资培养的投入,尊重舞蹈教师的劳动,提高舞蹈教师的薪酬待遇,激发舞蹈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舞蹈教师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为舞蹈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提升自己,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老师可以随时保持学习状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此来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学校舞蹈教学的质量.
2.3 创新教学模式,更新知识体系
对于不同的高校而言,由于师资力量、生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打破长久以来一直延续的刻板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舞蹈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提炼和选择,在教学中将技巧学习、审美认识以及审美欣赏结合起来,实现舞蹈的综合性教学.此外,在课堂上,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舞蹈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量身订制教学内容,而不是搬用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除此之外,任何一门艺术想要获得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舞蹈艺术依然如此,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舞蹈基本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于知识体系的及时更新,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再来进行动作的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技术,在对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对于舞蹈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一门灵活性较强的艺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勇于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舞蹈,同时不断提高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的舞蹈教学水平,推动我国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4).
〔3〕刘荔.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18):226—227.
〔4〕安华文.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和发展探讨[A].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199.
〔5〕郝璞.浅谈新课程改革后的舞蹈教学改革[A].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07):167.
〔6〕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2004.
〔7〕文畅.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1).
〔8〕陈武阳.王维燕.校园舞蹈教育浅谈[A].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