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我国退役运动员文化水平的发展对策

2014-03-29付克翠蔡志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动员职业体育

付克翠,蔡志清,兰 政

(1.广西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广西 南宁 530012)

随着我国举国体制的大力推进,运动员在许多国际大赛中获得的金牌数量越来越多,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发展和所要面临的就业问题也凸显出来.运动员退役后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就业技能单一,缺乏就业指导,往往陷于尴尬的就业局面.针对我国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及就业问题,实现其退役后有效再就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有效的解决运动员就业运行机制,既解决了竞技体育的人才输送问题,又能使我国运动员运转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员退役是指运动员到达一定运动年龄或因其它原因,由国家安排或发放一定的补贴,退出训练队伍.运动员退役选择就业,这个过程是大多数运动员要必须经历的,这也是体育事业发展前进的内在要求.体育事业的发展就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需要不断地更新.退役运动员应当有着就业的危机感意识,为以后在工作中做出长远的职业规划.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退役运动员择业之路不容乐观.

1 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及就业培训现状

1.1 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运动员学习的途径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等实现手段.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国家很多训练队设置了“长学制”、“学分制”等等.运动员可以在训练之余,利用闲暇时间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对自己进行充电,对今后学习更高层次文化知识以及退役后继续接受教育会有所帮助,能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使运动员在退役后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根据我国教委的相关规定,各地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例如河南省结合本省特点制定出了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是指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安排学习进度,只要修够最低必要学分,4年制本科生可允许在3-7年内完成学业[1].

在我国,一些运动员退役后,有很多综合院校和专门的体育院校招收,像这类优秀的运动员进入学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类则是跨专业进行学习,另一类,则是继续学习有关体育方面的专业.对于跨专业学习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的困难,因为有很多运动员从小就被选拔到运动队伍中,大量的训练占据了他们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导致其文化成绩落后,在选择跨专业时跟不上进度,很容易产生疲劳,学习进度明显跟不上班上其他同学的节奏.我国对运动员现实行多元化办学理念,不同层次的运动员退役后有机会进入到指定的院校进行继续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造成的不足,但是对于运动员的帮助范围也是有限的.

1.2 退役运动员就业培训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难的情况,也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各地方体育局大多为退役运动员指定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进行职业培训.由于这些培训机构大都是体育局指定,对于运动员而言,可选择性就狭窄很多,无法满足退役运动员自身需求.再者,培训机构相对比较单一,教育资源不是很丰富,对于促进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所起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最主要的问题是培训机构对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打击了退役运动员再学习、再就业的积极性,使运动员被迫走向社会,导致运动员就业状况不佳.

运动员退役后出现就业难的现状跟我国体制也是息息相关的,我国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对比赛成绩看得比较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很多人更关注的是在役运动员的状况,国家机构对在役的运动员的投入相对而言比较多一些,对退役运动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关注.由于很多机制都不是很完善,致使运动员退役后工作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在我国,对于退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上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关于退役运动员指导就业方面的教材比较少,对运动员退役后的指导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在文化教育上原本就比较薄弱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无法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使运动员的知识和思想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缺乏专业人才对其进一步的有效指导.

2 退役运动员就业现状

近些年,运动员就业情况主要集中在由国家机关组织分配、上大学进行继续教育、回归社会和自谋生路四个方面.由于体制改革,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大量的退役运动员长期滞留在训练队伍中,最后被迫去另谋生路.运动员长期滞留在队伍里,待业年限较长,占用了队伍名额,新的选手无法得到妥善的安置,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运动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在我国,退役后无法得到妥善安置的优秀运动员比比皆是.1990年打破全国纪录的举重冠军邹春兰在吉林省第一体工队食堂干了三年杂活后,仍旧没有得到安置,迫于生计,结束了她的举重生涯沦为了一名搓澡工.前国家队体操选手、北京大学生运动会男子吊环金牌得主张尚武,沦落到在北京王府井地铁口乞讨.马家军成员之一陈玉梅,当年叱咤风云,在1992年取得第三届世青赛8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而如今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铁矿里负责计数[2].

在我国也有运动员在退役后通过文化教育,改变自己命运,成功转型走向社会的先例.邓亚萍,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在其运动生涯中,获得18个世界冠军,4次奥运冠军,邓亚萍在退役后毅然地选择了进修个人学业,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为今后转行打下坚实基础.2009年4月16日,她担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6日,她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亚萍的成功过转型,不仅在于其奥运冠军的耀眼成绩,更在于她对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她曾经在香港接受采访时呼吁,中国运动员应当尽量充实自己,这样在退役之后才能顺利完成从“体育人”向“社会人”的转变[3].相对一些退役运动员的迷茫和无助,姚明的职业生涯华丽转身也显得有备而来.告别球场后的姚明不但没有闲着,反而更加忙碌,他虽然告别了篮球场,可是他的人生开始涉足更多的“赛场”.他管理球队、参加慈善活动、解说男篮赛况等等,在这繁忙的生活中,他仍旧知道自己还需要提升,需要在文化教育上弥补自己作为体育人的不足,在百忙之中他坚持抽出一部分时间用来在上海交通大学进修,章明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比如他想读书充实自己,这个话题从他去美国之前,我们就有过谈话.到了NBA后,关于以后读书的问题,我们还一直在讨论.有地方让他硕博连读,但他要读本科[4].”

退役,是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多数运动员退役之后都将走向找工作,谋生活的道路.文化教育也许不能够使每一位退役运动员都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一定能够为退役运动员补充新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运动员在退役后步入社会之前有一个过渡阶段,在离开熟悉的训练队伍之后,再进入继续教育,这对于运动员退役后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方式.运动员应该冷静思考、规划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盲目的投身于社会.根据运动员的职业特点对退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和就业指导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抚运动员一些不良情绪,帮助部分运动员顺利找到工作,将有利于我国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 退役运动员的职业特征分析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一般而言根据不同项目对于年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表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具有年龄限制.如一名赛艇运动员的黄金时间是24岁,那么一般超过了24岁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员的体能和身体机能各方面就会逐渐下降,直到无法继续维持这方面技能,不得不退出运动队,另谋出路.

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在其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受到人们的关注.运动员必须正确的认识自己,规划自己未来,而不是被眼前的辉煌和战绩冲昏头脑.如果盲目对自己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在未来再就业的时候发现自己找的工作不如所期待的那样好,对于职位的选择要求过高,到最后就会高不成低不就,进而导致失业.

运动员职业生涯是可以预见的,从参加训练的一开始,就注定了任何一种竞技项目都不可能干一辈子.因此,运动员应在训练之余,多涉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或者掌握一项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技能,积极主动的去化解未来的危机也是很有必要的.

运动员在训练期间通常都是专注于某一个项目或者同一类型项目,加上训练时间比较长,这也促使他们在这方面技能非常过硬.但是他们掌握的技能太过于单一,不足以应对退役后的工作生活.在训练期间,运动员所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文化教育大多是走走过场,没有达到实际预计效果.这些原因都导致他们在退役后择业面窄,就业难度大,陷入职业困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在所难免.由于长时间,大强度,高压的训练,很大一部分运动员身体上都会留下一些伤病,这些伤病有可能导致他们退役后无法胜任他们想做的工作.

4 国外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经验借鉴

在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及培训部的主要职能是代表联邦政府管理职业教育,落实政府制定的政策,对全国职业教育实施具体控制,对各州、领地的职业教育院校进行管理、协调、指导和监督,并负责每年的经费划拨[5].

在比利时,为了解决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体校是由教育部和体育部两个部门分管的.教育部主要责任就是负责监管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运动员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内容和进度都是由文化教育部门严格监控的.体育部门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运动员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两个部门明确分工,协调配合,使运动员训练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协调达到最佳状态.

在美国和加拿大,现在比较成熟的职业培训模式是CEB(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CEB模式的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制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9].

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外,运动员职业教育发展得比较完善,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的教育经费都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每年都会建造一些新的场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丝毫不放松.培训学校必须要制定出严谨的教学框架,保证教学质量,才有资格培训学生的技能和综合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比例加大是对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样,我国在教育经费上多投入一些,减少运动员在退役后接受教育的费用负担,鼓励运动员继续学习,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其次实行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其目的就是在于培养运动员新的技能,改变运动员技能单一的现状.

5 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策

5.1 国家实施运动员退役后集中继续脱产教育,是当前解决好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最佳办法和最有效的方式.能够获得的社会效益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运动员文化与技能教育,提高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二是消除运动员退役安置不良问题;三是解除运动员后顾之忧,提高在役时的学习训练效果;四是拓宽运动员就业途径;五是采用授人以渔的办法,比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而把他推向社会的不负责任的做法更为人性化,这符合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要求;六是运动员把青春奉献给祖国,这是国家给运动员的一种补偿,体现国家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七是运动员可以按时退役,不增加国家负担,不遗留疑难问题,“新鲜血液”也可及时输入;八是珍惜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促进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5.2 立足于国内实际,建立一套适合于运动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育体系,用来指导各省市运动员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建立运动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编写出版运动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将有利于指导各省统一开展教育,有利于缓解就业安置矛盾,有利于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及竞技体育的发展.

5.3 在目前,我国对于运动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指导教材,可以聘请一些懂体育的人,借鉴其他发展得比较好国家的方法和手段,编写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指导材料,填补国内运动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材料的空白.

5.4 充分发挥我国体育行业职业鉴定站的作用.全国各地鉴定站可以立足于本省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积极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使我国运动员成功转型再就业的几率增大.

通过以上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当前运动员退役安置和再就业的问题,积极有效地推动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发展,更将有利于更多的新运动员加入到体育事业中来,促使运动员机制的顺利运转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王乐夫,姚洪略.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剖析及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借鉴[J].高教探索,2007(3).

〔2〕http://tieba.baidu.com/p/1624378320.

〔3〕http://sports.sina.com.cn[N]中国体育报,2007-4-23.

〔4〕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3/0227/c35726 1-20619030-4.htm l中国新闻网,2013-2-27.

猜你喜欢

运动员职业体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