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建议探讨

2014-03-28王月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务服务器信息化

王月娜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建议探讨

王月娜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同时阐述了当前教务管理信息化出现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并就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参考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议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在现代教务管理工作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提高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率,从而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一系列过程,是现代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估高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维度.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国家支持倡导,高校积极推进的成果方法之一.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是教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1 教务管理信息化需求

1.1 实现资源优化,深化教学改革

现代高校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同时,专业学科的分类呈现交叉化、多元化等趋势,特别是学分制的应用极大的调动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师生双方信息交互要求,给予高校管理新的教学活力,但同时也打散原来的班级结构,增加学生课程管理的复杂度与繁琐度,需要一个可以集中管理、分散操作的信息平台;此外,现代行政管理中的无纸化、数字化、智能化办公理念也在教务管理中普及,对信息的开放、实效提出了迫切要求.

1.2 提高教务管理水平与效率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幅度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数量,专业不断分化,单校区管理变为多校区管理,单区域办学增加为多区域办学.学生数量、门科专业、办学区域的增加不断加大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同时教务管理涉及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成绩、学籍、教学评估、考试考务等信息形成的庞大数据量,使得传统的数据手工维护不再现实,严重影响教务管理质量,降低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1.3 教学信息规范化、透明化

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均以各自的身份登录系统,可实现各种的操作记录公开透明,确保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公开、透明;同时各类数据相应关联,增加数据检验功能,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流程的规范性.

2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基本上有几种建设方式:一是高校自主开发;二是向软件公司定制开发;三是直接向软件公司购买成熟的商业产品,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软件公司主要有正方数据、URP、青果、清研等.而基于成本因素及高校的差异性特点,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大多是通过第三种方式进行建设,即各高校直接购买软件公司提供的成熟产品,然后进行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定制.随着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由于高校教务管理体制的特点制约,相关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并影响了教务管理工作效率. 2.1教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平台功能未有效利用

高校教务人员很大一部分属于非计算机类专业,文字及组织能力较强,计算机方面能力较为薄弱,而教务管理信息化又加强了对教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一方面教务管理涉及到成绩录入、学生信息管理等大量数据处理,简单地采用ECXEL等工具进行人工处理容易出错;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教务人员将教务管理信息化片面地理解为简单的信息录入与存储,平台可实现的其他功能未有效利用,比如课程安排、考务管理、教学计划等任务,而是靠人工编排,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2.2 平台功能设计僵化,难以循环更新开放

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僵化是目前高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系统模块不开放,设计不完善,缺乏良好的系统维护功能与升级机制.分析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软件公司设计程序设计者对高校教务管理缺乏真正深入了解,整个平台主要具有通用功能,不能完全适合某所高校的实际需求,甚至相矛盾;二是系统功能设计不合理,随着教学体制的改进与专业分类的调整,现有平台功能将逐渐和实际工作不相匹配,需要进行更新完善,然而绝大多数平台不具备良好的扩张与完善功能,例如对数据录入的格式规范进行修改、增加某类数据的录入功能等;三是面对起来越精细化、复杂化的教务管理,必将产生新的功能需求,这部分需要后期技术与资金的持续性投入,而有的管理人员认为软件只是一次性投入,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至这类问题往往受限于资金人力等因素而严重滞后.

2.3 流程控制不严格,数据接口不规范

教务管理系统中存储着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成绩、学籍、教学评估、考试考务、教室、实验室、毕业审核、学位审核、教师信息等一系列数据,并且具有一一关联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会导致数据断链.这些信息的操作是由教务人员、教师、学生多方共同参与的,又由于数据大量、内容修改、接口人变化等因素,容易出现一个课程多个课程名称或者课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计划的组织、学生选课、成绩录入等系列操作.这些都是缺乏一个严谨、规范的数据输入规范,过分依赖系统,忽视了组织管理、流程控制等客观因素.

2.4 平台的可靠与安全性问题

大多数教育管理信息平台从软件体系架构上看,主要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模型,前台应用基于B/S结构,而后台管理基于C/S结构.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普通的用户只需要进行浏览器就可以操作,灵活方便,但缺点是后台服务器承受较大负担,一旦用户规模过大,容易造成系统过载.目前国内高校人数大都在万人级以上,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用户群也都在数万人以上,每逢开学、期末等考试高峰期,平台容易出现难于进入甚至无法访问的现象;同时由于各种因素,教务管理信息平台服务器被非法入侵,修改学生信息甚至篡改考试成绩、破坏系统数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当前教务平台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 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议

3.1 加强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处理水平

一方面定期联系厂家开展研讨会、技术培训、外校实践交流等形式,针对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常用计算机技术对新老教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熟悉整个平台的系统工作流程.针对大量数据处理,组织培训数据库操作技术,使得教务人员可以通过SQL语句进行相关数据查询、修改,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务人员特别是教学秘书通过在职培训、自学研修等形式对平台相关的操作系统、网络安全、软件编程、数据库维护管理进行学习,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措施提高教务人员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主动性.

3.2 加强系统功能更新与完善

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面对的教务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单纯的靠一套固定的软件是无法永远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的,针对教务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教务管理信息平台需要不断的更新完善.一方面,定期与厂家沟通研讨完善现有平台的系统功能,确保平台越来越实用,厂家针对修改意见必须及时更新指导手册,使用人员可按册操作;另一方面,定期收集使用人员对平台的使用建议,将新增的需求反馈给厂家进行二次开发.同时让教务管理人员一同参与研发,引入工作流技术,根据实际工作流程进行系统的开发,提高平台功能与实际工作的贴切度;最后,高校应就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避免新功能新需求因资金与人力因素而无法实现.

3.3 加强流程管理,完善数据规范性

教务管理涉及到高校教学的各个方面,数据来源复杂、数据操作分散,为了保持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准确性、实效性,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流程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数据的输入.

一是建立信息平台运行规章.明确平台各个子流程与子业务的定义,对相关的功能、程序代码进行统一的编码,并确保编码的唯一性来避免数据重复.例如,对于平台无法完全定义而需要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规则定义,这时管理人员就必须根据运行规章对规则进行定义,提高流程可行性.二是制定信息平台数据规范.教务信息数据录入是分散操作,集中管理,无法做到逐一核实,需要制定平台数据规范从源头进行约束,对数据进行系统自我检测与审核,确保录入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三是加强教务人员、教师、学生等用户平台管理操作学习,强化风险意识与责任,遵守平台运行规章.对于后期的数据修改需要通过流程严格把控,做到按章办事,避免人为盲目的随意更改数据,提高教学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3.4 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针对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技术保障方案》中明确规定“应运用网络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等技术提高可靠性,通过防火墙、VPN设备、入侵检测和信息安全审计等提高网络安全性.”

负载均衡简单来说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控制服务器,根据事先确定的分配算法将用户的网络请求发布到服务器集群中访问人数较少的WEB服务器上去,再根据每个处理服务器的忙闲状态将请求具体分配到相对空闲的实际处理服务器中.负载均衡实现了将工作任务分摊到不同的服务器,避免在选课、考试等使用高峰场景下某一服务器负荷过重导致学生无法访问教务系统的情况,尽可能的让用户获得最佳的操作体验.针对网络安全,需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教务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入侵检测,安装安全可靠的防火墙与VPN产品,制定严格安全的安全策略,定期检查系统服务器安全状态;同时需安排专职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整个平台的维护与安全工作,作到全部数据定期巡检、重要数据定时备份、系统软件与补丁定时更新,减小受到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的攻击机会,确保教务管理信息平台有效、持续运行.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则,不断完善的系统功能,切实提高平台功能的灵活性、开放性、实用性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管理人员的意识、应用能力、管理规章的规范化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障.面对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教务管理信息化还将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1〕高福成.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2〕朱琼.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6(1).

〔3〕李红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2).

〔4〕陈金刚,舒攀.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研究[J].软件导刊,2008(12).

〔5〕陈金艳.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6(8):71-73.

〔6〕沈大强.试探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J].广西大学学报,2005(11):49-51.

G462

A

1673-260X(2014)07-0163-02

猜你喜欢

教务服务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