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楹联的民俗学解读

2014-03-28赵骅沈昕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楹联徽州民俗

赵骅 沈昕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楹联,是汉民族语言,以两组形式相对称、内容相关联、对应词性相近同、平仄相协调的应用型文学样式,通常悬挂于厅、堂前的楹柱之上。楹联由“桃符”演变而来,源于五代时期“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首幅对联,兴起于唐宋时期,其样式风格逐渐稳定,自清代起,它的创作与应用达到顶峰。楹联自有史以来就一直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反映着当时当地的民俗信仰、社会历史。在古徽州,在那些粉墙青瓦、极具当地特色的徽派建筑的楹柱之上,悬挂着众多楹联,如此丰富的物质遗存为我们本次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研究资料。徽州楹联作为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或表现作者淡然出世的生活态度,或规劝后世子孙立身治家之道,或言写徽州秀丽景致,无一不是徽州文化的瑰宝。

目前所能搜证到的最早的楹联始于五代时期,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第一本关于楹联的专门著述要追述到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该书收录了大量楹联,对于楹联的产生与发展的探讨,依然引人深思。而在文献方面,对于楹联进行的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楹联类别的研究。例如张孝凤在 《古镇楹联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以西递、宏村为例》一文中将楹联依据内容进行划分[1]。第二,对于楹联历史和发展的研究。张洪兴在《楹联文体之辩》一文中提到,关于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学术界一向众说纷纭,主要包括晋代说、南朝梁代说、初唐说、盛唐说、中唐说、晚唐说、五代说[2]。第三,关于楹联的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研究。柳红玲在《论楹联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一文中,论及楹联文化的社会效用主要包括教化作用、交际作用、提升文化品位的作用、装饰作用这四个方面[3]。第四,现有的对于徽州楹联的专题研究。例如《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价值》一文,以民族性体现徽州楹联对儒家文化的历时传承,以徽州楹联与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的紧密融合彰显其审美价值[4]。《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一文中从徽州古民居厅堂联入手,探究这一类楹联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5]。

如上文所述,徽州楹联的研究还有着很大的空间。本文试从徽州楹联的分类、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民俗学的解读。

2 徽州楹联的特征

徽州楹联的民俗特性既具有徽州民俗的一般特性,如传承性、集体性、服务性;同时也具有楹联自身的特性,如体裁的多样性、形式的丰富性、分布的广泛性。针对以上几点,现解析如下。

2.1 历时的传承性

徽州楹联的传承性,是指这一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徽州楹联的传承性是由它的功能来决定的,因为楹联作为一种精神内容的宣讲方式,履行着教化的职能,传承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不管是在传统徽州社会,还是时至今日,当地民众都离不开楹联的教化和熏陶。先辈们在生活、生产的过程中,累积了一系列的技能、知识、道德。教化往往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让民众在不知不觉的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徽州楹联虽然只是张贴在门前或者厅堂的楹柱上,但是却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例如楹联“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一联主要是说,保持品德和节操就像手执玉器一般需谨慎,多做好事积德行善胜过留给子孙后代大笔钱财。徽州人外出经商的过程中,推崇秉持诚信、勤奋谨慎的经商理念,世称“儒商”。徽州人经商有方,虽然积累了大量钱财,却更注重自己及后世子孙品德操守的言传身教。

2.2 题材的丰富性

在学术界有着对于徽州楹联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根据楹联所悬挂的建筑物或者其他物质载体来分,可分为民居联、祠堂联、庙宇联、古桥联、亭阁联等。根据楹联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四时联、言志联、哲理联等。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将徽州楹联划分为:风景联、言志联、治家联、格言联这四类。

风景联描写当地风景,状写诗情画意,是对当地景物的一种解释,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风景联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文学研究价值。“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这幅楹联是写西递之景,言写主人居住环境之优雅,如同白云深处的仙境一般幽静,又如同桃花源里一般恬淡。

言志联的出现,与徽州地区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我们所了解到的楹联中有很多表达自己宏伟志向、高洁的做人品格的诗句。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刘宗周的名联,“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意思是说,一个人无私无欲,就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如止水,如果为了惩恶扬善有话要说,那就要气如严霜,中正肃穆。

治家联的出现是在封建社会,家庭道德主要是依靠“孝”来维系,相应的延伸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道德规范。徽州人良好的品质,如宽容做人、行善积德做事、勤于诗书,这些也希望传承给子孙。有楹联云“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这一联是劝诫子孙与人交往、平时行事宽厚待人。

格言联是利用楹联做载体,将大量训诫灌输给子孙,旧时徽州人无论是读书人、官僚还是商贾,都愿意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拼搏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浓缩成精炼的文字,书写在楹联上,悬挂起来,供子孙观瞻,并激励他们将祖业发扬光大。例如楹联“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经商”一向是徽州人最为看重的事情,无论哪一种,子孙在外打拼只要有所成就,都能衣锦还乡。

2.3 形式的多样性

楹联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艺术形式,通常长短不一。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因病去世后,曾国藩撰联挽之:“七旬耆宿,九到名卿,谁知屋漏操修,尚同寒士;四海直声,卅年佥德,足令朝廷悲悼,何况吾曹”。这是一幅挽联,古代的楹联在书写时是没有句读标点的,因此这幅对联算是长联。而一些短联上下联的字数则少至三四个字皆有可能。

书写方式对于楹联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古代书法家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为楹联的表达与创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幅对联是徽州地区的名联,十分有趣。书法家在写作这幅楹联时,刻意将“辛”字多加一横,“快”字少一折,寓意多一份辛苦,少一份休闲,才会多一份收获。下联“多”字少一点,繁体的“亏”字多一点,寓意吃亏是福。

2.4 分布的广泛性

从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起,徽州一府六县的行政区划已经完全形成。这一时期是徽州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徽州民俗发展最完备的时期。

休宁之汪村水口有关庙,并祀张睢阳,上有文昌阁,其楹柱上有楹联曰“威名满华夏真义士真忠臣若论千载神交合与睢阳同俎豆,戎服读春秋亦英雄亦儒雅试认九霄正义随奎璧焕光芒”。绩溪龙川胡氏宗族祠堂有一楹联云:“毓秀钟灵彩换一天星斗;凝禧集祉祥开百代文人”。歙县雄村书院正壁上题有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上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潜口有一座亭,名曰“善化亭”,亭中有联云:“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阴德无概方寸地上种出”。还有一联曰:“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无论徽州的行政区划有何改变,徽州的楹联依然遍布田间阡陌。

3 关于徽州楹联民俗研究视角的分类

依据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关于民俗学论著的划分方法,将徽州民俗划分为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这四类。徽州楹联本就是徽州民俗的物化表现,我们将从以上四种民俗学视角解析徽州楹联。

3.1 物质民俗视角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之道。徽州是典型的山区经济,林业资源丰富,以种杉为业,林业贸易十分繁荣。一些宗族聚居的村落对于盗砍林木的行为甚至颁布族规家法予以禁止。早在宋代,徽州就有了生女栽树的风俗,另外,蚕桑养殖的习俗也随之形成。徽州的农业经济习俗也十分重要,“郡之地隘,斗绝在其中,厥土刚而不化,高水湍悍而少潴蓄,地寡泽而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骤雨过,山涨而暴出,其粪壤之苗又荡然空矣。大山之所落,多垦为田,层累而上指,至十余级不盈一苗。刀耕火种,其勤用地利矣”[6]。可见徽州的地理条件十分严酷,百姓为求生存,同自然作斗争,十分不易。徽州楹联中不乏表现劝诫人们耕读为本的的例子,如“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耕曰读”,“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勤与俭”等楹联都能看出农林业发展在当地社会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徽州人多地寡的人地矛盾,尤其到了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人口繁衍更是超过了耕地承受的能力。为摆脱这种生存的困境,徽州人开始外出经商求生。徽州商帮的出现,又推动了徽州经商民俗。在一些厅堂中,主人会将自己经商、做人、交往的经验以楹联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交友应学人长,处世当克己短”,“少时饱经磨砺,老来不畏风霜”等楹联都写的是人生阅历的积累。另外,在一些供商旅沿途休息的茶馆门前会有这样的楹联“坐坐行行,尽是天地一过客;来来往往,都为名利而穷途”,颇有劝诫之意。

3.2 精神民俗视角

精神民俗指的是,在物质与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与意识形态领域相关的民俗事象。徽州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由个人的心理经验发展至群体的惯制后,世代传承下来,成为精神民俗,体现在民间信仰、民间伦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

徽州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主要分为自然信仰、英雄信仰、祖灵信仰、乡土神信仰。为这些神灵修庙建祠的过程中,也配备了楹联。在汪公庙前有这样的楹联:“作六州之保障,植万古之纲常”,这是对徽州民间信仰的英雄神灵生平事迹的肯定,也是后人的追思之意。另外,城隍神本是司战之神,后来逐渐演变为兴云降雨、保一方安定等多种职能集于一身的地方神灵,当地城隍庙中还有这样一幅对联:“举念时明明白白,无欺了自己;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徽州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儒学所推崇的忠、孝、节、义,也渗透到了徽州社会,且与徽州的宗族制相辅相成,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徽州楹联中有众多楹联正是推崇这种以 “孝悌”、“节义”为中心的价值观,例如:“敦孝悌此乐何及,嚼诗书其味无穷”,“三时茶饭诗书礼,满座师朋父子孙”,“惟忠惟孝,聪听祖考彝训;克勤克俭,先知稼穑艰难”等。

3.3 社会民俗视角

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将社会民俗定义为:人们在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群体事件之时形成的习俗惯制[7]。徽州社会民俗的特征是极为显著的:“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郡: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8]。可见,徽州的社会民俗主要体现在家庭内部结构、宗族自身秩序的严密统治上。

徽州传统社会中的宗族对徽州社会以及徽州人的影响深远,也形成了一定的习俗惯制。首先,徽州社会的强宗大族大多聚族而居;其次,徽州人十分重视家谱的编修;第三,徽州人重视人的生死、崇拜祖先神灵;第四,徽州的各大宗族在履行族权时衍生出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祠堂作为宗族活动的重要场地,在祠堂悬挂楹联多为倡导宗族的习俗惯制,例如:西递敬爱堂有联曰:“天经地义惟伦叙,伦明肫肫,孝慈友恭,纯心安止;帝典王谟以钦终,钦始秩秩,修齐平治,大道率由”。另外,朱村祠堂也有一联曰:“前裕后承,宗兆同乾坤悠久;左昭右穆,伦序并日月昭明”。这些悬挂于祠堂的楹联以“伦序”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秩序,强调了伦理教化。

3.4 语言民俗视角

徽州的语言民俗是指在徽州社会口语约定俗成、口口相传的一种民俗活动。徽州的语言民俗很有特色,无论是山歌、歇后语还是民间故事,都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民众的生活与社会变迁,记录人们的生活状况与喜怒哀乐。楹联虽然不是口头艺术,落在了字面上,但由于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早已跃然出纸面,成为口头传诵的文字的一部分。例如“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这些虽然是镌写在楹联上的文字,但在人们的口中,早已流传甚广,并不拘泥表现的形式。可见,楹联也为徽州的语言民俗提供了素材,而徽州的口头语言民俗,在日积月累的传承中,经过凝练,又成为了徽州楹联的重要内容。

4 徽州楹联的社会功能

4.1 教化功能

首先是“劝孝”的功能。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一书中提到“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同时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的社会,是无数私人关系构建成的网络,每一个节点附着着一种道德要素,因此,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存在了。黟县西递胡氏宗祠“敬爱堂”中悬挂着一个大大的“孝”字,这个字的书写方式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形态意象之美。右上方起笔转弯处,像是一个挽着发髻而仰面上视的书生,随后的一横落笔处,则像是双手抱拳作揖。而左起则像是一个进化不完全、不懂礼仪教化的成人。可见“孝悌”是儒家思想所宣传的核心元素,也是徽州社会宣传的重要之处。“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一”,“孝悌乃传家根本;勤俭是经世文章”等楹联都起着劝孝的作用。其次是为人处世的劝诫功能。徽州人在长期外出或入仕途或经商求生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与人交往、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以楹联的形式记载下来,留给子孙。例如楹联“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交以诚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等都写出了徽州人诚信立身、宽容为本的处世原则。

4.2 调节功能

楹联是讲究字词对仗、平仄和谐的文学样式。因此楹联本身是一种文字游戏,是古人闲暇时娱人、自娱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调节。楹联通过对汉字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包括字音、字义的转变,表达出繁多的意义,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而这种调节功能也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首先就风景类楹联来说,它们往往是景点的画龙点睛之笔,与景点相互交融,同时对景点起到解释说明以及升华提炼的作用,也增加了观景的乐趣。古黟县桃源洞有石刻的楹联曰:“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这幅楹联一写桃源洞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之景,使游人见之忘俗。又如有户人家门前挂着这样的楹联:“花气芝英敷五色,卿云湛露渥三宵”。全联意思为,华堂的周围,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居住的房子,被祥云瑞霭环绕。此联用词精妙,“敷”字将鲜花拟人化,似是主人所居的房屋是被鲜花晕染上花气的。“卿云湛露”意指高贵的露水,“三宵”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作者以仙境自比,也暗指自己品行的高洁。其次是调节日常交际的作用。古代文人在交际时将联诗作句作为社交聚会场所的游戏手段和娱乐方式,既可交流思想、锻炼才智,也可以烘托气氛,增加朋友之间的情谊。另外,遇到亲朋嫁娶、做寿之时,送上一幅楹联,也会一表自己的祝福;而遇见有人去世,送上一幅挽联,也可尽一尽自己的哀思。例如“东风舒比翼,皓月照连枝”一联,就写出了对新人得成比翼的深深祝福。最后是楹联在岁时节令时的调节娱乐功能。楹联作为一种流行的习俗广泛存在于民间,不管主人的文化程度如何,时逢岁时节令,都要贴一贴楹联。比如春节贴春联,是家家都要做的事情,与主人的文化程度无关,是为了增加节日氛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谷暖回阳律;年丰应瑞图”,“春风扇淑气;元日动初阳”等,这些楹联与当代社会中人们的春联充满着对新一年诸多方面的祈求相比,更显得脱俗。

4.3 规范功能

在马林诺夫斯基对于风俗的定义中,则认为风俗是“一种传统力量而使社区分子遵守的行为方式”[9],楹联正是通过对“礼”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宣讲起到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作用。

我们现在的体验,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与过去有关的知识。过去的形象一般会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因此,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作者保罗·康那顿提出,即使在新的经验中存在着尚未被检验的特征,他们也必将类似于已有的、现已存在的一些特征[10]。控制了一个社会的记忆,就可以决定权力的等级。徽州楹联中所蕴含的对于大到封建体制内,小到宗族内部等级观念的规范,在历史长河的传承中已经变成了当地人们的记忆。而身居高位的统治者,也利用这些记忆控制等级秩序。当时的社会规范已经决定的社会秩序,该如何在民间维护并施行下去呢?楹联在这个层面就作为维护社会规范的一个道具而存在。徽州有一个祠堂门前挂着这样一幅对联:“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诗书朝夕,学问性天”。此联意为对上孝敬、对下慈爱,才是享受人伦的和睦之地。勤学苦读才能领会儒学的精髓。此联在书写时,“问”字多一点寓意多问一点,学问更精进一步。该联以“慈”、“孝”和“人伦”作为主要的宣传点,这三者本身就是当时社会的规范,规范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宗族的伦理。

4.4 维系功能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农民聚落而居的原因依然适用于徽州地区:第一是因为小农经营的经济模式使然,每户人家耕地面积较少,住宅和农场距离较近;第二是因为水利上的合作将人们聚在一起;第三是为了安全因素考虑,人多的情况下易于保卫财产;第四是兄弟在继承祖上遗业的时候,使得人口在一处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形成了相当大的村落[11]。这或许可以从经济的层面来解释徽州宗族维系功能的强大,但依然是不够的。

“父母在,不远游”,也许是解释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说法。宗法制的核心以及衍生的一整套社会规则才是维系宗族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钱财可以随身携带,父母可以接去徽州以外的地区奉养,但是自小形成的、绵延数代人的文化观念才是维系社会安定的定海神针,若缺少这种观念,必定人心思变。对于本地区的信任的情感不同于对于契约的信任,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11]。这种需要自小教育的文化观念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的,徽州地区崇尚读书识礼,儒家经典中不乏宣扬孝义的内容。联句作诗的大多是熟读这一类诗书的文人,他们写作的内容自然也深得其中精髓。如有楹联云:“万石家风惟孝悌,百年事业在诗书。”这幅楹联的主要意思是说,就算是万石之家,家风也不过是讲究“孝悌”二字。就算是家业承继百年不衰,主要的还是在“读书”二字上做根本。联中“孝悌”、“诗书”这两个词语写出了维系徽州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的良方。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上联说的是:家族兴旺百年不衰,原因不过是积德行善。下联想要表达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徽州地区一向有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说法,可见读书在徽州地方社会的重要。楹联的创作讲究对仗、用词,因此,楹联几乎可称作古代文人垄断的一种文学体裁,且越是名人名联,越是受到赏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写的楹联当然深受自身教育背景的影响,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所共同反映的内容。这些内容,正起到维系宗族社会功能的重要作用。

5 结语

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通过对多个原始部落的考察提出,“习俗在经验和信仰方面都起着一种主导性作用,并可以显露出如此众多殊异的形态。谁也不会以一种质朴原始的眼光看世界。他看世界时,都会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的剪裁编排……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的观念和准则”[12]。徽州楹联与徽州当地林业经济、徽商习俗、精神信仰、宗族社会、地方语言等民俗习惯紧密契合,真正反映了徽州社会人们共同的观念和准则。徽州楹联是一种物质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所传播的内容以及精神内涵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它在徽州社会中,教化一方百姓,维系社会安宁,规范社会生活,调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2005年,楹联习俗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楹联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对于古徽州楹联的挖掘研究工作,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1]张孝凤.古镇楹联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以西递、宏村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张洪兴.楹联文体之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柳红玲.论楹联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4]王琼.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审美价值[J].文史博览(理论),2009,(3).

[5]李建萍,余艳艳.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嘉靖)徽州府志·卷二·风俗[M].

[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8](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一·泛叶记·故老杂记[M].

[9]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0.

[10]保罗·康那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

[1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4.

[12]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上海:三联书店,1988:5、18.

猜你喜欢

楹联徽州民俗
冬季民俗节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民俗中的“牛”
徽州绿荫
民俗节
孔府的年节楹联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