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国府管理危机的治理及其对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启示

2014-03-28朱燕颐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宁国府道德风险危机

朱燕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红楼梦》写于乾隆年间,正是从“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风险凸现,危机四伏。而《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没落进程,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是历史的必然。曹雪芹以历史和社会的独特视角,冷峻而客观地描写了这种时代变迁中的风险成因,危机形态和悲剧结局。

然而,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以中国式的智慧和隐喻手法,告诉我们,风险可控,危机可治。他通过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将这位干练泼辣而又精明强悍的“凤姐”以及精准“察症”、精妙“施症”的“协理”之术,给我们上了一堂智慧高妙、生动有趣的“曹氏”现代版风险管理课程,他告诉当下和后来的人们,一地一国,犹如一府一楼,不重视“内乱”风险管理和危机治理,必将导致“大厦将倾”的后果。[1]

如果用现代管理学去观察、梳理和分析,我们会发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写和体现的治理思想、治理原则和治理方法,已经揭示了一个组织或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危机治理上的一般规律。对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宁国府的管理风险生成及其转化

在《红楼梦》中第十三回的结尾处,曹雪芹写到:秦可卿去世,贾珍的妻子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而此时的宁国府正处于“事无人主,责无人负,人无人管”的“内乱”丛生境地。贾珍“唯恐各诰命往来,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1.1 “五乱”下的府内管理风险

在贾珍将宁国府交于王熙凤“协理”时,早已久察宁国府内部管理垢病的她,将其归纳为“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列专管,临期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的严重管理混乱状况,称为宁府“五乱”。如果从现代管理理论分析,则可以判断王熙凤已经辨识出“五乱”下的管理风险源。[2]

1.1.1 人口混杂,遗失东西。无论一家一府,还是一企一国,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如在宁国府这样的皇亲府园。主与仆、府内人和社会闲杂人,“人口混杂”,出入无禁,人不分内外,行不问许可,进无行甄别,出则无检查。一府竟成无人值守的公共场所。其“遗失东西”则是必然结果。而在宁国府,有些物件的遗失轻则财产损失,重则引来杀身之祸。可以看出,正是制度的缺失或缺陷,使人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这是制度风险。

1.1.2 事列专管,临期推诿。很显然,宁国府并非没有规矩,但专管者可以不尽责,并能够相互推诿而免责。这种有章不循、职责不清、纲纪松弛、诿责不究的现象,是机制风险。

1.1.3 需用过费,滥支冒领。需和用不相平衡,耗费过度,而且开支过滥,随意冒领,以使亏空频出,入不敷出,是财务风险。

1.1.4 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内部责任无大小轻重之分,报酬上苦乐不均,表现的是分配制度的缺陷,也是制度风险。

1.1.5 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说的是府内家人自身的毫无约束和自我纵容,有身份和脸面者不遵章守纪,作出表率,而下层人不求上进,自甘逐流,表现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行堕落,是道德风险,它的影响和危害最大,是重大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结论:宁国府的“五乱”由管理失当而生,潜伏着制度缺失和设计不当风险,执行和监督机制失灵风险,财务管控风险,而管理失当之根在道德沦丧风险。

1.2 风险的相互影响和系统生成

宁国府内管理“五乱”下潜伏的制度风险、机制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形成系统性风险。

1.2.1 风险间的影响。由于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缺失,在人员管理、门禁管理、物品管理和定额管理、预算控制方面无章可循、无凭可依,就有了“混杂、遗失”和“费用过度”的现象。但由于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关联性,当制度在有缺陷的运行机制上运行时,必然产生 “苦乐不均”和“滥支冒领”的结果。

1.2.2 风险间主客观关系。无论是制度风险、机制风险还是财务风险,都是客观风险,而道德风险则是人的意识风险,是主观风险。客观是转化的条件,主观是转化的内因[3]。在“有脸者不能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的主观行为下,它能把制度风险、机制风险和财务风险放大并促进其向危机转化。

1.2.3 统风险生成。如果把宁国府看作一个组织系统,那么当组织中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其它风险就是它的外部条件,会使道德风险恶化,而道德风险会加速整合客观风险,并由其为核心构成系统风险。所以当“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宁国府的“五乱”更准确地说是“内乱”和“自乱”,它把之前“四乱”整合成为府内系统风险。

1.3 风险的转化

任何风险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但风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既可以转化为危机,更可能转变为事件。

1.3.1 转化的内因。已经形成系统风险,且在道德风险的促进下,系统风险持续恶化。

1.3.2 转化的外因。在治丧期间,吊唁走动人员更加庞杂,事项更加繁重,用度更加耗费,而贾珍此时无暇顾及府内管理,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条,客观上造成了管理者缺位。没有关键人物进行风险控制和和危机治理,必然危机四伏。

1.3.3 风险导致危机。系统风险下的管理缺位,其结果用贾珍的话说是在众多诰命吊唁时“失礼”和被人“笑话”。而以贾家这样的皇亲贵族和贾珍的贵胄身份,是无论如何在众多诰命面前失不起礼的,在封建社会皇家道德礼教的评判下,关乎贾家的形象声誉和兴衰荣辱。这个危机后果,贾家无论如何承担不起。

2 王熙凤 “规治”与“人治”并用的危机处置之道

王熙凤临危受命,在看穿产生“五乱”的根由后,以她的独特才干、精明的料事风格和强悍的个性特点,对宁国府内的风险和危机,施展了她“标本兼治”的“协理”之术。

2.1 欲治事,先制纲的“规治”之道

曹雪芹在十四回里对王熙凤建规矩、制纲常、立威信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来客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摊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摊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摊赔。”[4]

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王熙凤“规治”有以下特点:

按事设岗,周祥完备。王熙凤将宁国府治丧期间从“每日在里头单管人来客往倒茶”到“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按12类事项设立7个岗位,涵盖了治丧的重要事项和岗位,不留管理死角。同时对日常事项“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也进行了管理岗位划分。形成“事岗合一”的管理框架。

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对治丧期间的12类事项,7个岗位共计138名人员按班次进行分派,对日常管理的“上夜”和“守房”的5类事项进行明确分工。同时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了责任要求。建立了“事责相宜”的责任体制。

责任落实,强化执行。王熙凤十分清楚,在她处置宁国府危机的关键时期,中层管理人员徇情软弱、纲纪不张,她的“规治”是实现不了的。故她严厉告诫来升家的:“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体现她强力推行制度落实、执行延伸、责任传递的治理要求。[5]

严格监督,责任追究。王熙凤高度重视对规矩执行的监督检查。她要求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明确了监督内容,又规定了“立刻来回我”的紧急报告制度,使她在第一时间实施责任追究。严密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问责机制,保证了她的“规治”成效。

2.2 杀鸡儆猴,软硬兼施的“人治”之道

在对危机的治理过程中,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和严格纪律,确保危机迅速化解。否则,既可能失去危机治理的最佳时机,使治理付出更大成本和代价,又可能因危机转化成事件,而使危机治理变成事件处理,造成“礼数尽失”和“被诰命们耻笑”。王熙凤在贾珍授权“协理”一个月时间内,在治理宁国府积弊沉重的管理危机时,充分展示了她性格强悍、果敢犀利而又手段周到“治人”之道。[6]

2.2.1 杀鸡儆猴,整肃规制。对于宁国府内那些行为“豪纵”、“有脸者不服管束”的人能遵道义、守纲纪,让“无脸者不能上进”能识人人伦、思进取。在危机处置的关键时期,王熙凤的办法是“小题大做、杀鸡儆猴”,起到快速整肃规制、儆尤他人的目的。一个迎送亲客上的人未到,而且辨称:“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王熙凤祭起严苛的“家法”,她说:“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多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人了,不如开发的好。”当时放下脸来,喝令:“带出去,打二十板子!”,“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并且继而放开了说:“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众人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于是“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封建“家法”不足道,但在进行危机处置中,对于道德风险高危人群,在无法短期内重构价值标准和培育道德操守时,危机处置中抓住典型、果断处理可以起到“整肃纲纪、立信立威、化解危机”的阶段性效果。

2.2.2 软硬兼施、治心为上。王熙凤深知硬“家法”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惩诫和震摄作用,她更深谙恩威并重、笼络人心方是治本之策。她激励大家说:“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她在府中转悠,不时夸奖赞誉两声,施与一些小赏赐,关心他们的个人和家庭生活。适度的鼓励和激励以及人格尊重会产生敬重感和归属感,王熙凤做得周到,也做得巧妙。

3 宁国府的危机处理对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启示

3.1 企业管理与家族管理的相似性分析

在《红楼梦》中,尽管王熙凤精明强干,对贾府危机有深刻清醒的认知,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毕竟已是积重难返,最终贾府还是走上了崩溃坍塌的不归路。而贾府的家族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在进行企业管理时也可以借鉴家族管理的许多经验。

3.1.1 主导性。道德风险产生于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一般岗位人员,道德风险会产生“不能上进”的现象,影响日常的生产经营理活动。而对于董事会和高级经营团队来说,由于其出资者身份和经营者地位,是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的核心,对企业发展起作领导和主导作用。而当其出现价值取向、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风险时,就会出现“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管束”的严重后果,是企业的重大风险和形成系统风险的主导者。再好的规矩,得不到保障实施,也只是一纸空文。

3.1.2 整合性。由于规为人立,岗为人设,事由人做。当企业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出现道德风险后,他会对既有制度缺陷、运行机制不畅、管理行为失控、监督机制缺位形成的风险主动整合,导致制度虚设、机制失灵、管理失效、监督瘫痪的后果,最终形成以道德风险为核心的系统风险。

3.1.3 衍生性。这是道德风险的特性所决定的。它的衍生产品就是不断在已有的风险上衍生出新的风险。如宁国府的道德风险会衍生出礼教风险,而现代企业管理层的道德风险会衍生出法律风险。

3.2 企业危机管理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危机是由风险转化而来,是事件的前兆,如果出资者、管理者和员工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管理风险意识,就可能从源头上防范和掏危机产生的根源。宁国府的风险由制度风险、机制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构成,而现代企业的风险远不止这些,一些企业出现的决策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从风险等级、形成层级和转化成危机的后果看,都远高于宁国府的风险。

对风险的管理是企业常态管理行为,而治理危机则是企业极端管理行为。无论是从动员企业资源、消耗财务成本、引起内部动荡和消除危害影响看,注重对风险的管理是源头治理的思路,管理更温和,效果更持久。试想,如果宁国府在一开始便是规矩严明、职责清晰的,哪里还需要王熙凤的大力整治?宁荣二府最后的崩塌衰亡,看似是因查抄所致,其实这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3.3 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对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快、狠、准”三点:“快”即机构健全、制度健全;“准”即措施得当、人才使用得当;“狠”即执行力和监督要跟上等

3.3.1 建立风险管理体制。企业风险管理的自主意愿者是资产所有者或出资者,他们既是风险承担者,也是危机后果的接受者。所以对风险管理的领导主体和最高层级是股东会或董事会,如宁国府中的贾珍。要建立董事会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企业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和提出控制建议。也要建立监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起先监督。要高度重视企业企业常态风险管理,在管理层中设立风险管理业务部门,负责企业日常风险管理,并整合财务、审计、法律、监察等资源,构建以出资者为主体、内外部共同管理的风险管理体制。

3.3.2 采取有力措施,人才使用得当。宁国府的“内乱”,一个主要功能原因是内部失控,既无制度也无监督。内部控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制度,企业既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原则建立企业重大经营管理制度,也要针对重大决策建立规范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要重视建立重要和关键业务不相容监控措施。在王熙凤治理宁国府的过程中,对那些“豪纵”、不服管束的“有脸者”,采取小题大做,杀鸡儆猴的办法,迅速收拢人心,让府内众人明白她立下的规矩是不可动摇的。而在任命和分配任务时,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都非常清晰。

3.3.3 完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是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风险决策和管理风险。风险辨识是基础,王熙凤看穿宁国府“五乱”,给我们上了一堂风险辨识课。企业要以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为主体,建立常态的风险辨识制度,并形成企业风险源报告。企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对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风险管理意见。董事会以风险承受和运营绩效均衡性原则,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决策。最终管理层实施风险管理行为。这是保证机制有效运行和责任落实的关键。

3.4 “规治”与“人治”在现代企业危机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理方法,只有融会贯通的思想方法。在治理危机时,王熙凤做得很出色,也给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危机治理以启示。

3.4.1 重点和一般关系。 在治理危机中,要高度重视处于危机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人物,尽可能迅速果断处置。对一般因素和广大群体,要找出共性点,综合管理。王熙凤在治理宁国府时,第一件事便是立规矩。同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果不事先立好规矩,并让员工明白规矩是不可动摇的,那么之后的管理工作即使再严密也无济于事。

3.4.2 治标与治本关系。在风险管理和危机治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人既提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既是风险生成的主观因素,也是危机治理的主导因素,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是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强有力的乖风险管理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也同等重要。这也是王熙凤“规治”与“人治”兼用给我们的启示。通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标本兼治,才能实现风险管理和危机治理的长久效果。

对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现代企业,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无处不在,引发的危机、事件标致灾难性后果教训深刻。企业要实现道学发展、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危机治理。从宁国府的风险生成根由到王熙凤“规治”与“人治”兼用的危机治理之道,给现代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构建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实施危机治理以重要的启示。

[1]王淑萍.浅谈王熙凤的管理才能[J].管理与财富,2009,(2):115.

[2]吴淑芳,冯兆忠.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管理艺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45.

[3]李元卿.王熙凤的“治乱”管理艺术[J].现代营销·经营版,2007,(12):75.

[4]甘建明.王熙凤、薛宝钗的管理艺术[J].化工管理,2005,(7):60.

[5]冯卫卫.从《红楼梦》中探析成本管理[J].管理观察,2009,(16):276.

[6]王莉华.王熙凤的管理范式[J].作家·下半月,2009,(3):65.

猜你喜欢

宁国府道德风险危机
浅论秦可卿出身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停电“危机”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危机”中的自信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贪欲还得制度管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