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免疫球蛋白佐治小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
2014-03-28王胜辉李传金窦冉
王胜辉,李传金,窦冉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阵发性喘憋、呼吸困难,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中毒性脑病等并发症。本院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未见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06/2013-06永城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小婴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3个月32例,~6个月28例;合并心力衰竭10例,呼吸性酸中毒6例,肠炎8例。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6个月,平均(4.3±1.2)个月;合并心力衰竭6例,呼吸性酸中毒3例,肠炎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6个月,平均(4.3±1.1)个月;合并心力衰竭4例,呼吸性酸中毒3例,肠炎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第一次发生喘息的初治患儿;(3)年龄1~6个月;(4)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支气管异物、原发性肺结核、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等。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抗病毒、平喘、化痰、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观察组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静脉滴注,400 mg/(kg·d),连用3 d。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连用3 d。
1.6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血氧饱和度,记录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咳嗽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2)好转: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减轻,肺部啰音减少;(3)无效:治疗1周后,体温无下降,咳嗽喘憋、呼吸困难无减轻或加重,肺部啰音无减少或加重[2]。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n(%),n=30]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n=30,d)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大约80%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 d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2~4月龄婴儿由于母源性抗体不断减少,而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尚未成熟,是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并导致严重病情的高危人群[3]。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炎症反应性疾病,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尤其好发于1~6个月的小婴儿[4]。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50%~70%的毛细支气管炎可反复喘息,甚至发展为哮喘[5]。病毒对气道除有直接损伤外,还可造成免疫损害。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产生多种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造成气道炎症反应,引起气道的高反应性,导致婴儿喘息,甚至哮喘的急性发作,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同时引起Th1/Th2亚群功能失调,细胞分化异常[6]。病毒作为抗原,可引起IgE分泌增加,导致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发生[7];可导致半胱氨酰白三悕释放增加[8];这些细胞因子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毛细支气管炎对婴幼儿危害较大,易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研究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说明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分析其作用机制是,人血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1)人血免疫球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可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中和抗体,增强单核-巨噬系统清除功能,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加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2)人血免疫球蛋白中存在IgE抗体,同时可以抑制IgE合成,降低血清IgE水平,抑制炎症细胞趋化,阻止炎症细胞激活,控制喘息急性发作;(3)人血免疫球蛋白可抑制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损伤,抑制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产生,抑制Th2细胞活化为Th1细胞,使Th1/Th2亚群功能恢复正常,阻止气道炎症反应发生[9];(4)人血免疫球蛋白是提纯的单克隆IgG,其成分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进入人体后,可提高患儿血液中IgG水平,增加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重症感染者补充人血免疫球蛋白能迅速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和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展,提高治愈率[10]。
综上所述,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2002.
[2] 唐丹,苏培媛,梁萍,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78-79.
[3] 彭才静,刘恩梅.全面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从病毒学特征到防治现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59-261.
[4] 邹丽萍,张松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CAM-1和RANTES检测的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81-183.
[5] 朱萍,邹丽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CD40L的表达[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5):354-356.
[6] Legg JP,Hussain IR,Warner JA,et al.Type 1 and type 2 cytokine imbalance in acut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6):633-639.
[7] 王峥,刘长山.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和预防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3):126-129.
[8] 安小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及尿白三烯E4水平的临床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272-273.
[9] 辛加龙,曾双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1):30-31.
[10] 李社会.丙种球蛋白及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佐治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7):693-695.
(收稿日期: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