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隐睾症中的应用评价

2014-03-28葛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隐睾阴囊睾丸

葛雪莲

小儿隐睾症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泌尿畸形之一。新生小儿中发病率为1%~7%[1],出生后睾丸仍可继续下降,但6个月以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隐睾症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前的超声诊断和定位,对于制定手术方案,特别是临床难以触及到的隐睾症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经随访及手术证实的46例隐睾症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旨在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隐睾症的超声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10/2013-1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功能科超声检查隐睾症46例。年龄2~15岁,平均(5.0±1.5)岁;双侧隐睾9例,单侧隐睾37例,其中右侧隐睾17例,左侧隐睾20例。

1.2 诊断标准 一侧或双侧阴囊内未探及睾丸回声,于腹壁、腹股沟区、阴囊根部及腹腔前壁、膀胱周围、腹膜后等区域及或未及异常团块状低回声[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隐睾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4岁以下;(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先天性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异常引起隐睾发生者。

1.5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的E8、飞利浦公司的HD11等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要求患儿饮水使膀胱适度充盈。检查前使患儿安静,仰卧位,必要时呈立位,充分暴露下腹部及外阴部。首先探查阴囊情况,确定阴囊内无睾丸组织回声后,将探头置于腹壁、腹股沟区、阴囊根部及腹腔前壁、膀胱周围、腹膜后等区域依次多切面进行扫查。观察隐睾的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活动情况,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内血流信息,并与正常睾丸进行比较。

2 结果

本组46例患儿中,超声探及隐睾42例,4例未探及。共发现真性隐睾54个,超声诊断50个,其中腹沟管部41个(双侧隐睾均位于腹股沟管部),阴囊上部3个,腹腔内5个,可滑动型1个,并经手术证实,检出率93.5%。有4例超声未能探及隐睾,经手术证实2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腹腔内近内环口处,1例位于腹股沟疝囊内,其中误诊1例,将腹股沟区淋巴结误诊为隐睾。另有1例可回缩睾丸,未行手术。46例隐睾症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46例隐睾症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比较(例/个)

本组46例患儿有5例合并单或双侧腹股沟疝,3例合并单侧睾丸鞘膜积液,2例合并单侧精索鞘膜积液,1例合并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超声探及隐睾最大者约28 mm×12 mm×18 mm,最小者约8 mm×4 mm×6 mm,与手术所见隐睾的大小基本相符。腹股沟管部及阴囊上部型隐睾声像图显示为一椭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境界清楚,包膜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外形常等于或小于正常睾丸。探头挤压时部分隐睾有明显的上下活动度。腹腔高位型者,多在适度充盈膀胱后显示,声像图显示为一椭圆形或类圆形等或稍低回声区,境界清楚,包膜光滑,内部回声欠均匀,部分可见点状或条索状高回声。发育较好的隐睾可见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频谱为低阻力型动脉频谱。发育差的隐睾一般无血流信号。

3 讨论

睾丸下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胚胎发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包括胚胎期分化、睾丸形成及从泌尿生殖嵴移到腹股沟,第2阶段为腹膜鞘突及腹股沟管发育,第3阶段即睾丸从腹股沟下降至阴囊中,第3阶段主要是由激素控制[2]。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底部。隐睾症的发病率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在未成熟出生胎儿中发生率可达30%左右,在成熟足月胎儿出生时约3.4%,而至1岁时是0.7%~0.8%。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与睾丸引带的牵拉、腹内压作用、附睾发育以及内分泌的影响有关[3]。分为可回缩的睾丸、真性隐睾、异位睾丸和无睾畸形。可回缩的睾丸在青春期以后一般睾丸位置、大小正常,生育力同正常人,一般不需要治疗,而真性隐睾又可分为腹腔内高位型、腹股沟型、阴囊高位型和滑动型隐睾。

单侧隐睾以右侧占多数,双侧隐睾占10%~25%。隐睾70%位于腹股沟部,20%位于腹膜后,5%位于阴囊上方或其他少见部位[3]。本组病例双侧隐睾占20%,右侧隐睾占36%,左侧隐睾占44%。其中15%为腹腔高位型,78%为腹股沟型,6%为阴囊高位型,1%为其他型(1例可回缩睾丸和1例滑动型隐睾)。本组病例中单侧隐睾以左侧占多数,未发现异位睾丸和无睾畸形,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小儿阴囊上部型和腹股沟型隐睾,解剖位置表浅,隐睾往往发育较好,超声易于探及,必要时配合立位检查,诊断率较高。合并腹股沟疝时诊断相对较难,主要原因是隐睾可随腹股沟疝还纳入腹腔,即使为难复性疝,亦受疝内容物及肠管气体干扰,不易显示。腹股沟管部发育较差的隐睾需与腹股沟淋巴结相鉴别:腹股沟淋巴结活动度小且质地较硬,可见到皮质和髓质及其淋巴门,部分淋巴结彩色多普勒可见有血流束自淋巴门进入再呈树枝状分布。在外力作用下,腹股沟隐睾可滑动,有酸胀感。小儿腹腔内高位型隐睾容易受肠腔气体干扰,且易同腹腔淋巴结、肠管等结构混淆,并且部分患儿因隐睾发育不良而导致隐睾体积甚小,常无特殊回声,因而检出率较低。发育较好的腹腔内高位型隐睾往往在适度充盈的膀胱周围被发现,有球体感,有光滑边界,不受肠蠕动影响。本组腹腔内高位型隐睾共8个,术前超声仅正确诊断出5个。

异位睾丸和无睾畸形临床极为少见。如常见部位未探及睾丸应注意异位睾丸可能,应进一步探查下腹部皮下、会阴部、大腿根部内侧、阴茎部或另一侧的腹股沟、腹膜后等,以减少漏误诊病例。不可轻易诊断无睾畸形,应结合CT、MRI及腹腔镜等检查方式作进一步诊断。

隐睾的精原细胞数量少,生精小管周围纤维化,使生精能力下降,严重者导致不育。生精小管的退变、萎缩,也容易引起恶变[4]。隐睾的位置越高,在阴囊以上的位置时间越长,睾丸的损害越大。隐睾病人睾丸在2岁以前就有曲细精管和间质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及明显的生精损害。同时隐睾作为不良应激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因此,隐睾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及时手术。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安全、经济、重复性好、无创伤性、相对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隐睾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对小儿可重复定期检查,监测隐睾的大小、位置变化,对临床应用激素治疗和疗效追踪观察及术前定位和术后随访有很好的价值。

[1] 郭万学.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62-1163.

[2] 岳林先.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4-347.

[3] 黄澄如.实用小儿泌尿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4.

[4] 王正滨,唐杰,杨斌,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9-310.

(收稿日期:2014-01-14)

猜你喜欢

隐睾阴囊睾丸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隐睾严重可导致不育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小儿隐睾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用超声定位28只犬隐睾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
阴囊潮湿是怎么回事?
睾丸小是否会引起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