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作乐苦中甜
2014-03-27刘聪
刘聪
摘 要:《电工基础》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薄弱,畏难情节较重的大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主要是探讨通过将生活和多样化实验引入该门功课的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电工基础;兴趣激发;生活实验
一、生活情境类比教学,化难为易
《电工基础》中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单一的强调概念学生有时候不仅无法理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众所周知该门课程本身是来源与生活的,所以用生活来服务于该门功课的学习,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能切身感受的生活情景类比,来帮助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可使学生感觉学习起来较轻松,并能感受到触类旁通的学习乐趣。例如:在讲授电流、电压、电动势时,可以用水流、水压、水泵做形象的比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自然的规律使水流在没有外力的作用时,在水压的作用下总是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移动,而低水位的水如果想到高处,则必须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从而保证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致使“水流”能不断循环。进而说明电流(水流)是指电荷(水分子)在电压(水压)的作用下,由高电位(高水位)有规则流向低电位(低水位),而低电位(低水位)的电荷(水分子)又通过电动势(水泵)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低水位)移到高电位(高水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在讲述电容器充放电原理时,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电容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为化解这个学习难点,可以将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和水槽的蓄放水的过程相类比讲解。
二、注重演示实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演示实验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实验现象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变为更为具体和形象实验现象,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历,为学生对新知识、新规律的掌握打下基础。同时丰富的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索和总结的能力。一般而言,我将演示实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物演示实验,一种是利用多媒体软件演示实验。
实物演示实验主要是针对可操作性强的,实验现象较明显的实验。实物演示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互相协调能力,調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求学热情。例如:在学习讨论纯电感电路中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时,可将灯泡与线圈串联接入交变电流,线圈的连接分两次,一次是线圈匝数较少,另一次线圈的匝数较多,灯泡出现由亮变暗的现象,当调节输入交变电流的频率使其逐渐升高时,观察到灯泡由亮变暗。学生观察到灯泡的明暗变化时顿时异常兴奋,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回答灯泡由亮变暗现象说明什么:说明了电路中电流在变化,即电路中电流在由强变弱。最终的出结论:线圈的自感系数大时,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即感抗大;交流电频率增大时,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也增大,即感抗大。
然而有些实验在现有条件下根本无法进行,教师用语言也不易表述实验现象,或者即使用文字表述但是凭空的图景也难以被学生想象。还有些实验,实验过程时间很短,学生用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实验过程或现象。对于这类实验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演示。多媒体演示实验其优点就是可以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并通过现象的演示来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在饱眼福的同时调动其学习兴趣。
三、学生动手实验,化被动为主动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我们可以将理论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理论,这样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乐趣。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理论指导,然后再用理论解释现象,这种“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愉快动手中发现规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更能深刻理解理论内涵,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以上一些生活情境和各种实验的引入,让学生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身临其境的学习,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该门功课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对于学生对于该门功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黄秀萍.浅谈如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职业技术,2009(3).
[2]孙希.浅谈《电工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网友世界,2012(24).
编辑 乔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