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阅读,生命的阅读
2014-03-27王霞
王霞
以前的阅读教学非常简单,将学生置于一间阅读室内,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学生像放牧于草原的羊群一般,随意啃食地上的青草。老师则坐于其间,和学生同读同坐,一坐就是两节课,只管播种,不管收获,还美其名曰“大阅读”“师生同读”。这样的阅读课学生喜欢,老师也喜欢,但效果如何呢?这在我的脑中悬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实践了一个阶段后,我觉得这种随意性很强的阅读形式是我阅读教学上的盲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急需完善,便大胆地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效果很好,在这里写出来,与各位老师共斟。
一、同材料阅读,有本可依
每一次上阅读课前,我都精心备课,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或打印,或抄写,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同材料阅读,做到有本可依。这种阅读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形成序列,自成体系,并且常常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读、写的有效统一。
我曾经让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美文欣赏——《黄山松》《黄山绝壁松》《寂寞红柳》《一棵酸枣树》《石缝间的生命》《历练后的飞翔》……先是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师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的生命体验与教师的人生经验进行激情碰撞,从而产生“悟”的火花,文本的精华在碰撞中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撼动了生命个体的潜质。
既而,老师抛出作文话题: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师法自
然……结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群情激越,沉寂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似一座休眠火山从睡梦中醒来,喷吐着绚丽的火焰。有的学生激动地说:“自然界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辛勤的蜜蜂,采取百花,方能酿成佳蜜。”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学习折喙断羽的鹰,经历过炼狱般的磨炼后才能获得重生。”“我认为蜘蛛最伟大,没有翅膀,却将网织在空中,捕食飞行的小虫。”“还有一种小鸟,单凭嘴中衔着的一根树枝便能飞越太平洋……”
学生的思路一旦打开,便不可遏止,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便写成了,这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绿色阅读。
二、进入文本,转换角色,与文本交谈
课文犹如一道佳肴,需要我们用心品尝。只有入情入境,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有许多文章,学生未曾有过相同的人生体验,故而品析起来颇有难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叶圣陶也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怎样才能让学生“悲伤着作者的悲伤,幸福着作者的幸福”呢?又怎样才能让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牵引学生进入文本,定位角色,在文本的情境中细细体味。例如,閱读《那种幸福戛然而止》一文时,我边读边流泪,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痛失爱子的母亲。当看到臭臭的爸爸在埋完臭臭的小身体后伤心地在床上打滚时,我已泣不成声,口不能言。再看看我的学生,一个个眼似仙桃,面如赤兔,欷歔声响成一片……那一节课,我只说了一句:“孩子是父母的命呀!”结果如何呢?一篇篇感恩父母的佳作令我甚感欣慰。其中有一个名叫怀爱玲(化名)的女学生流着泪写了一篇文章,献给自己已瘫痪多年的母亲,文章的名字叫《滴水藏海》,已经在《滨州日报》上发表了。这篇文章又一次牵引出了每一位孩子来自心灵深处的
泪花。
三、进行探究式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的魅力在于阅读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启发性和思考性。在和学生读名著《水浒传》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十几分钟《水浒传》的电视剧,具体情节是:花和尚鲁智深不守寺规,吃肉喝酒,扶贫济弱,帮助弱小和尚,大闹五台山。然后,再让学生读原著中的相应情节,对比之中,学生找出了几处不妥的地方。电视剧导演私自改动了原著中的情节,其中改动最大的是原著中鲁智深欺负弱小和尚的情节竟改编成了花和尚打抱不平,帮助弱小和尚,替他们出头。我班的“快嘴许”抢先说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花和尚鲁达身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侠胆义肝,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有好汉气概;但他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生性鲁莽,欺负弱小,不守寺规等,把他的缺陷美化,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不丰满的感觉。”一向争强好胜又爱拽文弄墨的何玉凯(化名)也不甘示弱:“俗话说得好,没有皱纹的祖母最可怕,没有遗憾的过去无法链接人生。就是咱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相貌上的缺陷。比如:貂蝉有狐臭,杨贵妃体丰怕热,西施耳朵小,昭君厚脚板……”“俏鸳鸯脸上有雀斑!”“酣湘云醉卧芍药丛,有失大家闺秀的检点。”“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有失淑女之仪!”……在酣畅的谈论与交流中,文学作品中的缺陷美在学生的心湖中升华,学生懂得了艺术的魅力在于真实。
绿色阅读,用生命进行阅读——走进文本,入情入境;走出文本,着我之色,抒我之情。在这里,生命与生命进行着碰撞,情感与情感进行着会悟。走进我们的绿色阅读,享受生命的律动!
参考文献:
沈小红.让绿色阅读走向语文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3).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