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27喻涛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微课应用

喻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通过实例说明微课在导入新课、突破重点和难点、建构知识网络、演示实验等环节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生物教学;应用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缩而短小的课。它是以微视频(50 M左右大小,时长一般5至8分钟)为核心组成教学内容来完成特定教学小目标的教学材料。因此,“微课”是在PPT、Flash等技术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幕课等新概念的迅速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的需求。微课作为支撑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和新型的教学资源,日益受到全国各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将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其扮演其独特的角色,从

而提高教学效率,有它的优势和好处,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来谈谈体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作为序曲,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就会使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以激情和兴趣,让学生以最佳学习状态进入所学内

容,就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在刚上课之际,播放一段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的微课,就可以有效聚焦学生关注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一个符合主题情境的教学情境,并搜集筛选资料将其制作成微课。

例如,在教学《胚胎工程》时,可以先播放视频《多利羊的诞生》视频来导入新课,同时提出问题:多利羊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过程应用了什么样的工程技术?通过让学生自学视频内容来了解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生物圈Ⅱ号》的微课,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在教学《人类遗传病》时,可以播放视频《“人体的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视频中展现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灿烂的前景,让很多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变成了可能。这样导入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搭建平台,突破重难点

高中生物学的内容大多以微观领域为主,很多生命现象、生

化反应、代谢途径等,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学生也无法深刻感知,而微课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直观形象,从而降低了认知难度,为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条件。

例如,在教学《细胞增殖》这节中,增殖的具体过程是一个较难理解、较难记忆的知识点,若在课堂中直接通过教师讲解和课本的简单呈现,显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来演示细胞增殖过程的具体变化,配以文字解说,让学生在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反复观看视频,认真领会其中要义。这样,课堂得以延伸,可以说突破时空局限了。同理,在《神经调节》中的“兴奋的传导”是一个难点,同样可以用微课录制兴奋在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和突触内递质的释放过程,配以老师的解说,学生就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递质—膜电位变化”这条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从而准确理解兴奋的传导机制。诸如此类,《基因表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NA的复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内容都可以制作形象逼真、动态直观的微课,使微观问题宏观化,宏观问题模型化,这样有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三、建构知识网络,厘清结构体系

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将生命系统作为认识对象,与初中生物课以具体的生物为认识对象有了本质的区别。因此,应当以系统论的思想观念来统领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有序性,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运用微课建构知识网络的教学尝试中,应充分地利用视频特写、递进回放、慢动作、图像滞留、交互性和智能化等特点,找到概念间的异同与内在联系,将原有的知识系统与新知识进行整合与内化,从而建构知识网络。例如对有机物中蛋白质结構的构建,应按“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化学结构及其形成→空间结构”逐层顺次展开,并注意图文结合。对待内涵丰富的概念如基因应控制教学的顺序、节奏和层次,以旧带新、构建关系图式,从而完成概念的同化。

在此,微课不仅充当查明学生知识结构、呈现教学内容、建构理论模型、梳理知识脉络的有效途径,而且它也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或者作为课堂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用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促使教师转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咨询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的学习者。

四、演示课堂实验,填补实验空缺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由于教学课时、实验设备、时空条件、实验效果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内容在教学中无法让学生动手完成或教师演示完成。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用动态的画面演示实验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现象结果,从而填补实验的空缺,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是来源于水而不是来源于二氧化碳。这个实验要用氧的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设备比较复杂,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不能做。有了微课,就可以有效地动态模拟美国科学家普宾与卡门当初的实验,再现水的光解及氧的生成过程。像这样的实验还有《基因工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等,微课都可以将实验材料与物像放大,将操作方法与程序适当放慢,增加实验可见度。甚至一些宏观层面的实验,如《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等等,同样可以借助微课来录制

完成。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方面应用,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当然,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拆分成许多微小教学片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防止形而上学的技术泛滥;二是微课的制作与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备此项技术,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课后反复学习微课的硬件设施;三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微课,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但微课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口传面授的课堂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已经初见成效。但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有效实施,并与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相整合,进而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仍需要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证案例来推行、来完善。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02).

[2]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教学,2014(05).

[3]秦玉莲,胡晓军.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06).

[4]徐盼.不同翻转形式的课堂教学效果比较.中学生物教学,2014(09).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微课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