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思考
2014-03-27董奋
董奋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哑巴英语”是现今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因此,通过探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方法,思考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英语
在英语教学四项目标听、说、读、写中,口语的训练是强调最多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由于应试教育本身所带有的目的性,教师从主观上容易忽视课堂上的口语训练。再者由于课上的时间限制,教师经常把教学计划中的口语训练时间让位于说、读、写等其他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是初中英语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如何既完成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他们提高口语水平呢?
针对本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我们教研组对初一、初二年级共计60位学生做了一份抽样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如下:
1.农村中学英语口语的现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口语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现在所用教材中口语教学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大提高,但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都舍不得花大把时间在和应试考试不太相关的知识上,而学生也因为考试中口语所占分数不高而忽视口语。
2.学生对自身英语口语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口语交流水平低;词汇量不够;有些学生害怕其他同学的嘲笑,而不敢开口说英语;课后学生也没有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只会读,不会讲,造成“哑巴英语”现象。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探讨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营造富有英语学习氛围的课堂环境
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作为老师应主动营造出富有浓浓英语学习氛围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展开交际活动。例如,在牛津英语8B Unit 2单元中,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世界著名景点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介绍景点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景点的了解,再适当地将当地的美食、人文、典故穿插其中,学生的兴致变高了,对这些景点的认识也加深了。英语教师应该多动脑,多搞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老师将活动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应用口语,带给学生一种想说英语、会说英语、说好英语的动力。
二、合理利用教材,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话题
学习源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听课状态,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说英语的机会,多选择一些有趣的情景使他们有说英语的愿望。英语课堂上的活动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师生问答、学生间的合作、现场采访等,都能让学生参与到说英语的活动中。比如,在讲“What do you think of...?”句型的时候,我用自己穿的一件新衣服引起大家的注意,问他们这件衣服怎么样,随后我向学生展示了杂志——《上海服饰》,让学生对杂志上模特的服饰进行评价,并让他们选出他们心中的最佳服饰。大家在发表了自己看法的同时,所學习的新形容词也就在无形中被引入了,还能够扩展一些课外词汇。针对课文中出现校服这个词汇,让学生讨论了他们对校服的评价,学生提出了改进校服设计的方案。课后学生设计了小报,设计自己所喜欢的校服。这样的讨论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寓教于乐,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开展各项课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要学好英语仅靠每周几次的英语课是不够的,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也是很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读和说都是语言技能,两者相辅相成。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我利用早读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读英文”的氛围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年级举办了英语沙龙活动,排练了英文短剧,并对表演成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周一次的学校英语社团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或畅所欲言,或观看有趣的英语小短片。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内外相结合,相得益彰。
作为一名普通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多种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
而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让学生爱上英语,更爱上说英语。
参考文献:
[1]何林松.谈英语听说能力训练[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09.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胡博,王莹.谈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1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