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
2014-03-27居付娟
居付娟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时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要求,发展与新课程背景相适应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才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出路。而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策略;创新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提问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与创新是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提问教学的意义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单纯依靠传
统的教学模式了,而是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课堂提问是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法法,其创新发展将会在新时期展现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
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恰当的提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有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才能真正融入学习语文的情境中,只有给予肯定的赞扬,才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兴趣。初中生刚刚脱离小学自由松散的生活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而教师的提问能有效地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课堂提问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胆
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现状
1.学生自主性不足
对于语文学习,多数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加上课堂时间本来就有限,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提问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进而导致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习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自主性不足,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积极性和主
动性。
2.教师提问有问题
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把握时机进行提问,适时适量的提问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反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正常教学。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问题,尽管问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随意性、重复提问的情况,有时为了追求效率,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时间,没有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总之,教师的提问方式不恰当、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当前语文水平与思考能力,阻碍了语文课程的有效学习。
3.答案解析死板生硬
课堂上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解析过于死板生硬,当学生
答错时,教师会马上打断学生的回答作出评论,或者等到回答完后给出正确结论,这些都属于刻板的解析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课堂死气沉沉,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
1.加强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提问时注意加强所提问题的有效
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问题能够干脆利落地直奔主题。
比如,苏教版《石榴》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这句话,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提示,作者喜欢夏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从文章中看出作者到底喜欢什么?作者表面写石榴的口味,实际上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发问,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创新提问的方式方法
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在学生水平范围内,掌握提问的难易程度,加强引导,同时注意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比如,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适当转换角色,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给予足够的鼓励和信心。
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要学会聆听,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论回答得正确与否,老师都应给予鼓励与肯定,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提示和
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在加强引导的同时,多多聆听学生的见解与思考,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回答,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与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新思维、学习
积极性、自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主,提问作为师生间交流
学习的有效手段,应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教师应掌握好提问技巧,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学周刊:B版,2012(12):7-8.
[2]周翠平.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3(01):13-1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