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2016-11-23代静
代静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在师生共同活动中让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使他们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问”的突破口。通过设置参照物,进行比较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逐步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又训练了学生细致、辨识的分析能力,从中学会比较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问”的突破口。
一、“问”应该把握的准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这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课堂上的“问”应把握四个准则:
1.主次分明。
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以下情景: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环套一环,一问追一问。笔者以为,关键不在于所提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做到主次分明。
一堂成功的课,教师一定清楚地知道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在执教《风筝》时,把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来领悟文章的多重主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提炼出两个关键问题:“课文中一对兄弟因为风筝而产生了冲突,那么他们各自对待风筝的态度是怎样的?齐读三、四小节,体会他们当时各自的心情。”这样构成整堂课的主框架,使得整堂课重点突出,要点分明。同时,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再设计几个二级问题。这样的设计使课堂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接受起也感到有梯度,有扶手,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2.虚实要相生。
课堂“实”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方向,因为它能体现教师宏观把握的功夫,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了解的基础上的。“虚”问题的产生则可以体现出教师引领学生、点拨启发的水平,重要的是它能体现教师备课深入的程度,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心理和教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只有虚实结合,课堂才能既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又有随机的点拨,师生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
3.高低要错落。
有经验的老师在提问时,还会注意高低水平问题的比例,力求使设计的问题兼顾学科各类能力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实使提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起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4.顺序有先后。
无论是“虚实”还是“高低”,众多的问题要以一定的顺序呈现,但这个“序”并不是由低到高直线发展,因为问题的难度与高低水平并不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安排问题的顺序时要作这样考虑:一是问题排列要遵循文本阅读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小说的阅读应紧扣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组织问题,从感悟语言到感悟形象,最后理解主题。二要以实问题为主干,虚问题为枝叶;以高水平问题为旨归,以低水平问题为手段,虚实穿插,高低错落,适当铺垫,环环相扣。
二、“问”要讲究策略
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尤其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激活文章中全部的话语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发现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就这些因子向作者提出问题,寻求作者的解答,从而发展与作者独立对话的能力。
1.在平常处激活。
学习《背影》时,教师要求学生朗读第一段,在这个关键性语句中寻找关键词。学生却根据教参编制的教辅资料回答,笔者感到很不满意,就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是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不是其他向外貌或体态或品德之类呢?要求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可是,学生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于是,我要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还是没有发现,再继续朗读一遍,直到第三遍,有学生举手了。
2.在质疑中激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非但要教会、教懂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只有学生会问问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养成主动探索的态度和精神。
3.在比较中激活。
古诗词的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印象非常深刻:为了上出《天净沙·秋思》的神韵,“我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诵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看插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此问一出,学生的思考自然就有了具体的对象,方向立即确定,他们的思想、智慧和思考力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设置“图文比对”这一环节,是不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进行诗歌鉴赏,而是在解决画面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围绕着解决画面的问题转,课堂所调动的是学生的生活意识。
可见,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讲课的突破口。通过设置参照物,进行比较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逐步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又训练了学生细致、辨识的分析能力,从中学会比较研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瑞欣,《说文解诗》,白山出版社,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