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4-03-26许宏彬
许宏彬
【摘 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为情感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言激情、以境生情、以情动情,多方面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类基础学科,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语文教学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以文表情”的优势,用浓郁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和影响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
情感教学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旅途中充满生命活力的部分。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过程包括:语文教学中的以情施教;语文教学中的寓教于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三个环节。情感是语文学习形成兴趣和动机的力量,教师应特别注意以情激情、以境导情、以语传情。寓教于乐的基本涵义是“乐学”,需要教师激趣引趣、情感陶冶、教学互动。语文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情感共鸣。而要达到情感共鸣,要经过三个层次:整体感知、深入体验、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抽象的道理化为学生具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在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应力求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其二,教学过程中要寓情于理。语文情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要热爱教育的对象;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融;要注重对学生评价的情感要求。用情感构筑语文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解读、感悟文本,将语文课堂构建成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让课堂永远充满生命的绿色。
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带着感情讲课
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教师就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细心地体味感情,必须吃透教材。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情感融入教学当中,引发学生的共鸣,使教学情境进入最佳状态。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要准确地再现课文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这样有利于教学中随时把握和调控自己的教学感情,有利于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一般来说,语文教学的基调以平实、稳重、温和为主。平实、稳重和温和,比较接近学生的审美习惯,比较符合学生听课的心理要求,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情感情绪比较持久稳定,教师不至于太过心理疲劳。当然语文老师也应该根据所教课文和学生当时的情绪状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基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就应当扣住父子亲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这一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
三、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预先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创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要达到这一状态,一是要运用教学导语,创设情境。二是要借助音乐,烘托气氛。三是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尽可能运用电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真实场景。例如教学白居易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通过一段反映雪域高原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白雪歌》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场面和战士戍守边关的艰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情感美、景物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因此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陶冶来实现的。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提高其审美感知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教学理论框架,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手段,在重视语文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悟性、个性和审美性、实现读书、作文与做人相统一,使学生的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符合,相接轨,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