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2014-03-26刘译阳蒋丽艳
刘译阳,蒋丽艳
(东北师范大学 图书馆,长春 130024)
近年来,图书馆更加注重泛在理念的发挥与运用。泛在理念作为一种新时期图书馆的运行理念,已经开始逐步表明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特征及前景。在泛在理念的引导下,图书馆移动信息化的优质服务已经呈现出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的发展趋势。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在于图书馆的泛在化服务将逐渐改变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力争将传统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逐步带入到一种更加主动和积极的优质服务环境之中。用户获取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便利程度呈现出更加方便、快捷的发展趋势,能够真正的实现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这个大家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
1 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
1999年,时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馆长Keller提出,积极构建泛在图书馆。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概念的角度来说,主要意思就是到处的、处处的、无所不在的、普遍存在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是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而不断的健康发展起来的,也是现代的图书馆主动服务读者的主要目标和要求,进一步的延伸信息服务能够到任何的地方和任何的时间。近年来,关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诸多研究成果已经呈现出不断涌现的发展趋势。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在泛在理念下能够使得广大的用户充分的应用诸多的信息化设备,实现随时随地最大限度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动态的通过和采取集成的、有线的、无线的、宽带的等诸多方式,及时的迅速的提供更多相关的优质信息。
1.1 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特征
有的学者认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在泛在形式下,能够最大限度的随时随地获取诸多领域的信息。其主要特点就是,提供全方位的、全天候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对于信息的查询更加方便,获得的信息更加及时,对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来说,必须举办多种信息资源的开放性,能够更加方便广大读者获取信息,呈现出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更高级的发展形态;能够有效的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实现无缝的、动态的、交互的融入到信息化交互之中,最大限度的延伸到一切有读者和用户的场所和地方;能够有效的实现让用户在不管任何的时候、任何的地点,均能够通过和获得任何信息化图书馆所拥有的、所掌握的任何的信息优质资源。
1.2 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
从目前存在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客户端服务模式、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WAP网站服务模式、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短信服务模式。这几种模式目前都已经比较成熟。
通常认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在泛在理念下具有较为典型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网络化特征,通过和采取互联网的方式作为坚实的基础,充分的借助和利用泛在理念下的网络方式,有效的向广大的用户和读者最大限度的传递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资源。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全天候特征,能够有效的为广大用户和读者尽可能多的提供更多的全天候的24小时的不间断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已经完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及地域的等诸多领域的限制。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开放性特征,除了能够为特殊的读者和用户,积极的提供更多的基于密码保护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之外,还能够有效的保障全球读者和用户更加平等的使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的免费资源。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多格式特征,可以采取更加动态的发展方式,以及更加没有间隙的方式,进一步的传播出去完全不同种类和类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诸如,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文本、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PDF、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图像、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音频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视频等诸多信息。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多语种特征,可以在较为广泛的范围之内,通过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图书馆的信息化用户,努力提供出更多语言支持。同时,具有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全球性特征,为全球范围之内的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
2 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泛在理念下的移动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最为有效的、最为科学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方式和渠道,也是最能够直接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方面。但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过程之中,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甚至也存在着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一系列亟待积极的问题,诸如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相对单一,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建设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对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必须进一步的拓展服务的覆盖范围,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也有待于真正的充分发挥作用,以期能够达到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进一步的彻底解决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已经开始成为社会学界研究的焦点和关注点。
2.1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覆盖面小
我国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出生于2003年左右。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主要存在和运用在诸多的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之中,而在公共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之中则较少运用,甚至在地方公共图书馆之中,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基本没有获得运用。因此,下一步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必须紧紧围绕“全覆盖”的服务发展目标,高度重视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将地方文化发展和建设列为服务过程之中的较为重要的发展主体。
2.2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单一
从目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具有单一的服务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目前存在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主要形式就是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客户端服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WAP网络服务以及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短信服务简单的三种模式,相反,国外图书馆中已经成功实践过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在我国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运用之中还没有完全开展。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建设的门户网站中的数据等关键环节还没有完全达标,经过多年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于大部分的地方公共图书馆来说,已经具有了属于自身特色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网站。但是,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功能的开拓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部分的图书馆门户网站均是采取简单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网上预约、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书目查询等诸多简单查询和服务等功能,不能完全达到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对于门户网站在数据储备等方面的起码要求。
3 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对策策略
3.1 加强移动信息服务理念的宣传
建议进一步强化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理念的宣传,将其作为对于现代化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和美好愿景的进一步揭示,充分的表达出一种全面的期待改变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现状的美好愿景。采取多种的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进一步延伸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内容,采取手机、IPAD等诸多移动媒介和服务终端的形式,加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综合性建设。
3.2 加强门户数据网站建设
建议建设更加开放、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门户数据网站,借助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进行和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外宣传以及社会良好形象的充分展示,坚持对内积极的收集和集成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建立起定期发布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坚实平台,最大限度的提供出更多的优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以期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能够始终顺应广大读者的现实需求。借助和充分利用我国目前正在发展的“三网融合”,能够进一步加速推进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进程,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关联数据定期发布等诸多行之有效的平台构建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种类繁多、服务多样、信息丰富等诸多特征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门户网站,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更便捷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努力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图书馆平台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资源充分保证。
3.3 开展多样化的移动信息服务
建议积极的开展多种多样表达形式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让广大的读者或者公众可以通过广播的形式、电视的形式、音像的形式、电影的形式、出版的形式、报纸的形式、杂志的形式、网站的形式等诸多完全不同的媒介形态以及业务融合的形式,能够进一步的获取来自图书馆优质信息服务。借助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化传播的诸多形式和诸多平台,除依靠比较传统的信息传播的纸质形式、声像形式之外,还可以更加关注基于互联网络的发展形式,诸如GSM、GPRS、4G等多种媒体技术作为主要的传播平台。
[1]刘云英.泛在图书馆与移动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280-283.
[2]陈清文.论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变革[J].嘉兴学院学报,2010(6):117-121.
[3]李钧民.移动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研究[J].河南科技,2011(4):26-27.
[4]段宇锋,王舒君.关于泛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2(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