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道德建设刍议①
2014-03-25张郢吴卓雅孙予舒
张郢 吴卓雅 孙予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昌平 102249)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各种道德缺失的问题。加强学习道德培养、遏制学习不端行为等已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鉴于目前一些大学生学习道德的缺失,必须给予大学生包括诚信评价体系在内的约束,才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学习道德,更快更好地成人成才。本文在大学生学习道德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并结合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的建设提出对策,以便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推动大学生学习道德的形成。
一、目前大学生学习道德的欠缺及其原因
(一)目前一些大学生学习道德的欠缺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道德欠缺的现状,笔者以北京某石油院校为例,于2014年5月到6月,在互联网上对356名一年级本科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学习道德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课态度不端正。作为一名学生,好好上课应该是本职工作。但是有些大学生怀着在大学混日子的想法,迷恋网游,上课玩手机、讲话、睡觉甚至逃课。这其中,逃课是最严重的不端正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本科一年级学生当中,有11.2%的同学表示自己大学一年以来曾经逃过1次以上的课,其中必修课逃课率为2.8%,选修课逃课率则高达15%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大学生逃课已呈现日趋恶化的态势。
作业抄袭严重。调查结果显示,有21.5%的同学经常抄作业,35.3%的同学表示偶尔抄作业,甚至有“不抄作业的大学生不是好大学生”之说。[1]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等课的作业,抄袭现象具有普遍性。这种抄作业现象一直延续到高年级,甚至延续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中。殊不知做作业是大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大学生只为完成任务而去抄别人的作业,是一些大学生的学习道德欠缺的表现之一。
考试作弊时常发生。在报纸上、新闻中时常会见到“考试替考”、“考试枪手”、“集体舞弊”等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相关报道。[2]虽然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杜绝作弊行为,但是考生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在调查中,高达60%的同学表示考试中动过作弊的念头,其中21%的同学尝试作弊,成功的占6%,还有9%的同学表示经常作弊。
(二)目前大学生学习道德欠缺的原因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较大的转变,市场经济带给社会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但又导致整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2]整个社会诚信道德危机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高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到高校,导致大学生学习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学校尤其高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学习道德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片面强调“知识才是硬道理”,[2]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德育方面的教育,在学生心中没有养成重视学习道德的意识。到了大学,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没有真正落实对大学生进行学习道德的教育。相反,高校暴露出来的学术丑闻等使大学生耳融目染,更加轻视道德的养成。
大学生自我约束不够。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个体的发展不仅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个体主观因素的作用。大学生本身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在形成时期,自律能力较弱,自我约束力差,容易被环境所改变,容易发生各种学习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大学生学习道德欠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学生自我约束不够。
二、诚信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学习道德建设的作用
目前,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均有一套相对独立和较完整的评价体系。例如北京某石油院校对大学生考核均采用《某某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综合测评办法》。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学院根据各自要求制定补充办法或实施细则。虽然现有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但仍存在问题,特别是没涵盖学习诚信方面的评价。以该校地球科学学院为例,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考试分数比学习过程重要。现行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办法中规定,学生的总成绩由70%的智育成绩、20%的德育成绩和10%的体育成绩构成。学生学习成绩占主导,符合学生以学习为主的要求,但也存在不足,例如有的学生平时不学习,甚至逃课,考前突击复习考高分;有的学生为了拿高分,有时甚至考试作弊;有些学生平时连课都不上,把精力投入到专门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全国竞赛,通过竞赛加分就可以排到全年级优等生行列。这对那些平时上课认真学习,考试认真对待的同学而言,测评结果就显得不够公平。其次,德育和体育加分限制较多。从规定来看,在智育上的加分基本上不设上限,有多少就加多少分。而在德育和体育方面,规定只限加两项,而且德育的第二项加分需乘以0.2的系数。这容易让学生误解为学校不重视德育,致使学生不重视的自己道德行为。再次,对学生学习诚信和学习道德的评价体系还未形成。现有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对学生学习道德的评价几乎没有。大学生要想成才必须先成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其成才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能也不该被忽视,对大学生的学习道德的评价和约束必不可少。为此,有必要建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建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对改变大学生学习道德的欠缺具有以下作用:首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自我约束力。诚信既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更需要学生内在的自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学习道德诚信评价体系,通过制度上的约束,大学生学习道德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反复,能够逐渐强化大学生对学习道德的理解和体会,进而能够将外在的强制性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大学生诚信水平。其次,有助于改善高校校园学习环境。当前,高校校园学习环境出现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前述逃课、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甚至学术不端行为等都是因为现阶段针对这些违背道德的学习行为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惩罚措施。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学习诚信评价体系,明确学习道德规范的评价指标和标准,通过制度约束大学生学习行为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再次,有助于检验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途径和方式,对大学生诚信和未来学术道德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一方面能及时反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道德欠缺的行为,通过考核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诚信习惯;另一方面,从诚信评价体系考核的结果可以反映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发现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措施,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南.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度评价体系设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2]肖艳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