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2014-03-25叶紫周凯
叶紫 周凯
(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我国社会风气的需要;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党内仍然存在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有待完善和党风廉政建设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等问题;应该采取多渠道吸纳人民群众参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打击腐败力度和充分吸取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等措施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促进中国的发展而努力,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党遇到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若要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形势,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党必须先要完善和发展。这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使然。
改善我国社会风气的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与道德修养,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党风对民风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作用。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风决定民风,党风好社会风气就好,党风不好社会风气也会受影响。廉洁的党风有利于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党风不好,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就会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使社会道德水平下降,败坏社会风气,整个社会风气就会变坏。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风气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不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蔓延开来,反腐倡廉至今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有些腐败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还在一些党政机关蔓延。要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必须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党内仍然存在腐败现象。尽管中国共产党出台了各项政策、纪律和法律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打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也逐步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有些地方打击腐败行为不力,对腐败分子没有一点威慑,导致有些腐败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有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得还不够好,以权谋私、贪污贿赂、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甚至贪赃枉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一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甚至欺压群众;大官大贪、小官巨贪等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因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因此,目前党内仍然存在腐败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
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有待落实。目前中央及地方出台各项规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规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但制度的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制度成为摆设,未得到有效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在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监督,或者因监督者职责不明,监督者权力不大导致监督不力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监督主体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大,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没办法进行监督。这些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不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
三、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
加强党的领导,多渠道吸纳人民群众参与。当前要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积极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同时,由于党风廉政建设是社会与群众的共同事情,党风廉政建设质量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多渠道吸纳人民群众参与。从目前我国社会腐败现象来看,权力是腐败的轴心,体制机制的缺陷、制度管理的漏洞是腐败的主要根源,因此我们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在坚持国家职能部门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腐败行为的同时,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为党风廉政建设贡献一份力量。[3]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党风廉政建设之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这已一再得到证明。
加大打击力度。要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必须坚决打击腐败分子,特别是要严肃查办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影响全民创业的案件,坚决查办滥用权力、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坚决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把查办大案要案、惩治腐败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人要依法治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风廉政建设需要相关的制度作为基础,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不断减少以权谋私的机会与空间,着力在构建制度防线上下功夫。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环节和问题,重点督促职能部门细化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理清集体权限与“一把手”权限,避免在重大事项上“一把手”说了算,从制度层面防止以权谋私的发生。要重点落实好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治制度成为摆设。同时,要着眼于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廉政建设的制度。
加强监督,改进监督方式,提高监督质量。要在构建监督防线上下功夫,加强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重要事项的监督,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把监督、评议的权利交给群众。把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结合起来;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以警示他人。
充分吸取其他国家有益经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党风廉政建设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要找到其中的共同点,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当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让他国的经验在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作用。[4]
党风廉政建设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近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了社会的整体发展。我们必须针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使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根本性好转。
参考文献:
[1]蒋志娟.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能力与水平研究[J].学理论,2013(16).
[2]李黎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难点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10).
[3]吕红梅.论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4]熊芳.大学文化与大学内涵发展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