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
2014-03-25李宏波张忠家
李宏波 张忠家
专业建设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时期自学考试改革的切入点,也是自学考试发展的主线,关乎自学考试制度的盛衰,是自学考试适应社会需要,保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这一重要环节的核心,就是其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因此, 审视和思考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 对改进与加强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工作,提高自学考试专业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紧贴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能力,[1]以更好地发挥完善自学考试的考试功能和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价值取向内涵
价值一词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通常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价值取向是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问题,是对价值的定位及认识。[2]不论何种形式的教育,价值取向都是需要纳入考虑的首要问题。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对教育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3]如果以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活动展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话,价值取向无疑决定着如何定位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何种价值取向,就会有何种培养目标。但是目前国内已有研究鲜有涉及自学考试价值取向研究,甚至于自学考试“价值取向”概念尚未明确。关于自学考试教育价值取向的探讨,不妨先从考察学者们对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开始。有学者认为,(教育价值取向)“是主体对教育价值的选择或倾向”[4],也有学者从高等教育角度论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教育选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5]李攀在综合对比多家界定后指出:“学界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义上,看法颇为一致,即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教育主体在选择教育活动时的某些倾向或选择。”[6]应该说,这个概括是较为中肯和准确的。此说法的教育价值取向涵盖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价值主体,也就是说应该考虑价值主体的立场与视角;第二,表现为立足于需要之上的选择;第三,表现为一种倾向性。
对自学考试的价值取向而言,既要考虑到其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其独特性。一般论及教育价值主体的研究中,多将教育者的身份作为主体,但是在自学考试体系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自考生对自己专业的选择和希望获取的教育效果,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自主性和选择权的,因此,其价值主体不仅有教育者,还应该包括自考生群体;进而言之,自学考试教育本身有什么发展需要,自考生对自学考试体系有什么诉求,也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价值取向申发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专业建设本身作为自学考试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工程,因而在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中,这种价值取向就应该是:自学考试主体(教育者和自考生)的价值诉求(需要)对专业建设本身提出的要求,以及自学考试的价值取向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二、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几对范畴
教育领域对于价值导向问题,一直存在着这样几对范畴的争论: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工具本位与育人本位,实用本位与理想本位,知识技能本位与道德本位。这几对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有所重合,但维度又有所不同,故亦不可等而言之。社会与个人侧重于价值主体维度,工具与育人侧重于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维度,实用与理想侧重于对教育及其地位对待态度维度,而知识技能与道德则侧重于教育结果维度。应该说,这几对范畴是二元对立思想影响下思维模式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思潮和社会现实状况的不同,人们在价值定位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无疑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那个高端人才极度缺乏的年代,自学考试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充当了社会工具的功能,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这个意义而言,其价值取向为社会本位、工具本位、实用本位、知识技能本位并无可厚非。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自考生个人的价值诉求和受教育需要,还有客观上对受教育者心灵和道德上的有效教育结果,但是总体而言,个人的、育人的、理想的、道德的价值是屈居于社会的、工具的、实用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之下的。时过境迁,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社会形势又非上世纪初同日而语,高学历人才膨胀贬值,自学考试面临新的挑战,而过去那种社会的、工具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已经显出种种弊端,因此,这种情况下,自学考试的价值定位需要重新考虑。
这种重新定位,首先需要我们打破过去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做非黑即白的选择和对于不同选择上纲上线的处理态度,既不能像过去运动口号式的“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亦不可矫枉过正,使价值取舍重心完全偏向个人诉求。事实上,不管在任何时候,价值的定位事实上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处于两个对立范畴(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工具本位—育人本位,实用本位—理想本位)中间的一个点上。我们对于这种定位的原则,也并非机械地使之刚好落于二者在分量或在几何意义上的中心点上,而是合于时代情境的适当点又有所偏重。这并不意味着以一种价值取代或排斥另一种,而是要谋求二者之间的妥协和统一,也就是价值一致。比如说,对当前自学考试的专业建设,我们需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同时也应该适合于自学者的需要,如果能在专业的选择上,既可以解决自学者较为迫切的职业需求,同时这种专业人才也是社会所急需的话,那么这种定位就刚好在社会和个人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这个点不一定非要在两方的正中心,但一定是一个价值的重心所在。
三、面向变革的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价值取向
经过上述分析,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在价值取向上至少明确了一种合理定位的原则,但是原则只能具备规定性,却不具备操作性。专业建设是一个有待于实践操作的工作,因此,其价值选择也应该通过专业建设彰显出来。
专业建设要向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相融合的方向转变。社会和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定位,是互相促成实现而非对立的。如果时代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自学考试可能还依然以社会需求为本位,追求实用的工具价值;但时至今日,高学历人才已经显得过剩,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对教育的诉求已经不如那个时候那般迫切,对于自学考试而言更是如此。自学考试不必自告奋勇地担当无谓的责任,倒是可以从自考者的教育诉求出发,全面推进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走出传统的学科型专业和课程模式,[7]真正办好针对自考者的教育。从某种意义而言,教育系统所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是刻意的社会本位却无疑对个人的诉求形成了压抑。专业建设如果能更加观照自学者的需求,创设有利于自考者个人发展、职业生涯和能创造幸福生活的专业,同时观照社会对急需人才的培养,那么,其对于当下的社会而言,也是对社会矛盾的消减,其社会价值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中,亦能得到充分的彰显。
专业建设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不可忽视。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进入一个“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时代,实用主义的哲学占据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影响下的教育),以至于今天的教育往往以学生成就——其实也就是其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所掌握社会财富的多少论成败,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优良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塑造。这种风气导致的结果是拜金主义的盛行。人们为了追求这种外在的成功筹码,无所不用其极。这不能不说是以前功利的工具价值导向的弊端。在今天,我们在极为强调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良好人格和美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有必要在道德教育上增加分量,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构建独具特色的自考校园文化,以提高自考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自学考试的育人功能。
专业建设应该有更为长远的价值定位。诚然,自学考试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改革,度过难关,但是这也仅仅只是一个眼前的矛盾,如果不能放眼长远的话,那么在可以想见的将来,依然可能诞生迫使其进入历史博物馆的社会变革,所以,面向未来的价值定位是必要的。自学考试在发挥其学历教育、培养人才的实用价值的同时,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发现和扩展自身的价值范围。这个机遇就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全面发展。这些因素,使得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成为时代潮流和需求,而且这也恰恰是自学考试可以加以利用,且是比规模庞大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更容易整合的因素。从长远来看,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大大扩展了教育的时空的存在感。自学考试不必因为其自身当前的社会地位,而将自己视为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人一等,而应该积极定位自身的优势,看到在不远的将来,自学考试教育体系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不仅仅只是培养人才,而是面向全人类的福祉而展开的伟大事业。如此,则在立足现实的情形下,有更为长远的价值定位。这也应该是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中的应有之义。而其在操作层面,应该积极整合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功能强大、内容浩瀚的助学平台,包括发展和完善传统形式的社会助学体系、社会化的咨询服务体系,以使学习者、学习资源和助学者在虚拟校园中形成有效的远程助学服务体系,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是当前自学考试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坚雄,黄秀斌,欧春华,等.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2]王春美,闫彩英,等.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生产力研究,2001(6).
[3]冯建军.向着人的解放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林飞,李晓东,等.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传承,2009(3).
[5]周美玉.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9(1).
[6]李攀.30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制度价值取向研究述评[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12(4).
[7]戴家干.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学发展[J].教育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