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综述

2014-03-25夏陆然

关键词:文库神话文学

夏陆然

2014年1月7日,“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隆重召开。丛书编委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神话学文库”(第一辑,以下简称“文库”)由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叶舒宪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该文库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文库”包括如下几类:第一,文选3部,《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中国神话学百年文选》(上下册);第二,译著6部,《〈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神话和律法的比较研究》、《凯尔特神话传说》、《苏美尔神话》、《洪水神话》、《日本神话的考古学》、《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个近东的共同体》;第三,专著7部,《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玄武神话、传说与信仰》、《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伏羲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山海经〉的神话思维》、《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第四,工具书1部,《中国神话母题索引》。共计17部18本。

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分为前后半场。前半场为新书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研究员主持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东风社长、人文分社冯晓立社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发来贺电),中国文联刘锡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昌仪研究员,“文库”主编叶舒宪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汤小青研究员等专家先后发言。会议后半场为专家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主持点评,资深出版家李人凡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楼家本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吕微研究员、户晓辉研究员,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陈岗龙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利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宪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唐卉副研究员等分别发言。会场气氛热烈,众位专家积极参与讨论,高度评价了“文库”的出版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一、“神话学文库”出版缘起和编撰过程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东风社长指出,集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三个国家级头衔的“文库”,对于一个地方高校出版社来说,既是责任,也是肯定。它承载着陕师大出版社的精品梦、品牌梦。“文库”出版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1987年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学》的推出。当年,刚组建的陕师大出版社凭借这两本书,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10年,陕师大出版社改制以来,借国家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已拿到7个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5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这对于网络数字冲击下的出版行业,尤其是学术文化出版来说,犹如雪中送炭。他认为,在目前国家大政策的氛围支持下,社科方面尤其是学术专著出版,正处在最好的机遇期。在这些国家级项目中,“文库”首当其冲,率先问世,故而意义非凡。今后,“文库”的编撰还将继续,预计会将总数推广到30~50种。刘社长同时还对“文库”的各位参编者表达了深刻的谢意,钦佩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敬业精神。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冯晓立社长从出版编辑角度,对“文库”一路走来的历程进行了回顾:2008年,陕师大出版社和叶舒宪共同参与“文库”项目的策划;2009年立项成功;2011年,“文库”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出版项目;2012年,获得国家出版资金;2013年,完成第一辑17种18册出版。对“文库”的内容与出版意义,他认为,“文库”不仅是中国神话学、文学人类学的重大成果,同时还彰显出海峡两岸神话学研究的互补,在国际人文社科领域将产生重要影响。从出版方式来说,“文库”突破了常见的文库或文丛在体制上整体划一的要求,做到兼收并蓄,包含了不同学科及不同方法的神话学研究著作。从社会评价来说,“文库”受到业界专家的广泛关注,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清华大学教授王宁、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黑龙江文联主席傅道彬、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华东师大教授方克强等知名学者,都对“文库”的出版给予了积极评价。陕师大出版社还将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会,在权威报纸上报道等形式,宣传推广“文库”。冯社长还展望了“文库”第二辑的规划,希望社方能和诸位专家一起,继续推动中国神话学研究的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昌仪研究员是《中国神话学百年文选》(上下册)的选编者。她就选编该书的动机和背景做了发言。《中国神话学百年文选》共130万字,分上下册。选编这部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再现中国神话学一百年来从发生、发展到走向成熟的历史。神话学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一种外来文化思潮,与中国本土的搜神志怪、民间俗艺的文化传统结合,从而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神话学。这部文选再现的是中国神话学的百年历史。选编的目的之二,是要向一个世纪以来,为中国神话学做出贡献的学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一砖一瓦地建造起中国神话学的大厦。这部文选,就是要向中国神话学的创建者和开拓者,特别是那些从中国神话学奠基时期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到世纪末,都有神话学论文或著作问世的世纪神话学家致敬。他们不只是中国神话学的开创者和耕耘者,也是中国神话和历史的见证者。本书选编目的之三,是起到继往开来的学术传承作用。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的一百多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神话学者。本书的选编,是要面向新世纪,迎接中国神话学新时代的到来。

“文库”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研究员指出,大陆神话学学科一直限制在民间文学之下,这是对神话学的束缚。选编这套“文库”,就是要扭转神话隶属于文学的旧观念——神话并不应该仅仅被当成文学,而是应该作为文化最深层的根源而存在。他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受弗雷泽《〈旧约〉中的民间传说》(中译本已收入“文库”)的影响,从而开始了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引入。根据知网统计数据,“文库”最早问世的《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引用次数多达1300。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神话学研究不能再局限于文学领域之内了。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立项,“文库”中的8本译著隶属其下。在该项目中,神话被应用于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这参照了国际神话学前沿的研究范式。例如《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书,是美国古典学家于2010年出版的,能够代表对西方文明起源研究的最新认识。作者通过考古发现的金器、首饰上的神话叙事图像,来复原作为希腊文明前身的米诺文明。因此,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神话学也要发挥前沿和攻坚的作用。法兰西院士杜梅齐尔通过看似荒诞不经的神话讲述,来研究印欧民族起源的问题,从而寻找世界文化的源流和脉络。“文库”中的《日本神话的考古学》一书作者,是杜梅齐尔的学生吉田敦彦,他从事日本与印欧民族的比较研究。通过引进和翻译这些著述,除了能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进行接轨对话,还有助于拓展和建立中国自己的神话学理论。例如《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一书,是国内文学人类学一派尝试的新理论探索,其主旨是建立一个中国学者自己的文化文本系统理论。从一万年前的表现宗教崇拜、神话信仰的图像和器物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再到早期的文字经典,再到后世文学,乃至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蛙》,这其中有一个文化符号不断再造、重构和再编码的过程。应当把文化看成是自古到今都没有中断的生成符号的编码系列,而当代的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则自觉地追求编码,以提升其文化蕴涵。例如小说《芬尼根的觉醒》和《指环王》,其中的人名、地名背后都是神话时代的编码。后者被新西兰导演拍成电影后,更拉动了整个新西兰的文化观光产业。对西方学术研究、文艺写作、影视创作的前沿性探索,能够为百年中国神话学研究的薪火相传添柴加薪。叶舒宪还着重介绍了“文库”中所收的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他指出,在大陆看来是文学想象的伏羲、玄武、蓬莱神话,在台湾却是信仰与宗教,那里存留着明清两代留下来的玄天上帝庙宇等大量宗教场所,通过神话研究可以回溯到历史的深处,能够看到在一国两制下的华夏文明的根脉,同时,很多文化现象在大陆已经非常少见,在台湾却有所传承,因此,两岸神话学者不仅共享着文学遗产,还有着很大的学术互动互补空间,将来,“文库”还要继续拓展两岸学术与文化的交流与互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户晓辉研究员回溯了自己参与“文库”中两部译著的翻译过程与翻译心得。他在二十多年前读研究生时,就加入到《结构主义神话学》(第一版)的翻译工作中。当二十多年后这本书再版的时候,他觉得必须要重新修订译文。而由他与叶舒宪合译的《〈旧约〉中的民间传说》于2004年业已译完,后来又增加了大约十万字学术性的注释。他认为,这套书的推出培养了一批人,如他自己就是从开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胆翻译,到后来渐渐养成了对翻译的敬畏之心。而翻译事业除了版权问题以外,最重要的还是难以找到合适的翻译人才。他还认为,学术经典的翻译永远是不可代替,尤其必要的。他希望“文库”的后续编纂能够进一步加强系统性,将那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神话学经典著作更多地系统收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唐卉副研究员对户晓辉研究员的发言表示了赞同。她认为,翻译本身是很好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她从事日本文学与古希腊文学的研究,原本以为二者相差甚远,但通过翻译吉田敦彦的《日本神话的考古学》,她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她认为,该书从比较神话学的角度,解读了日本神话的起源体系、构造以及宗教意义。日本列岛与太平洋的海洋文化圈,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游牧农耕文化圈,以及北方狩猎文化圈相邻,其神话从古至今受到了来自各方文化的强烈影响,且与东南亚地区印欧语系的古老神话具备同一构造。书中指出,深刻影响日本本土文化的亚欧大陆游牧民族斯基泰人,曾经在黑海沿岸与古希腊进行过交流,所以不排除他们将古希腊神话的成分传到日本的可能性。书中不仅列举了日本神话中依然存在的大量的与希腊神话及欧洲其他神话相类似的因素,还通过分析大量的史前实物、民族志材料等,打破了传统的文本化的神话观念,将研究视野拓展到文字产生以前的时代。该书同时还强调了中国对于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认为中国文化是其众多神话的母体。作者告诫日本读者,应当认清自己的文化之根,认清文化多元的事实。

二、叶舒宪30年学术成就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研究员对“文库”的出版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了主编叶舒宪研究员的学术成就与矢志于学的精神。他指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神话,都与历史纠结在一起,神话学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改革开放之后,袁珂等老一辈专家学者做出了垦荒性研究,而当前,以叶舒宪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人类学一派学人,不仅继承了过去的神话学研究传统,还积极引入世界神话学、考古学、民俗学和艺术史方面的交叉视角,在方法上提出四重证据法。“文库”在神话学史上的承前启后意义和开拓意义都值得肯定,而它的成功面世与叶舒宪研究员的30年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文库”对整个中文学科发展的推进作用值得期待。

“文库”编委会成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在贺信中说,对“文库”在北京举办出版发行会表示热烈祝贺。它的出版,是中国文学人类学和神话研究的盛事,也是新时期以来高校中国文学专业实现多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与方法探索的新成就与新契机。主编叶舒宪积30年研究成果,打破传统研究范式局限,将神话提升到人类文化基因和民族集体梦想载体的高度。“文库”表明,神话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智慧源泉和文化创意资源,也可以成为文明探源不可忽视的独特门径。因此,“文库”的出版不仅给国内人文学科研究注入了新视野、新资源,更新和拓展了现行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知识构成,更促成了研究格局和研究视野的转变,有利于引领和推进中国人文社科的发展,提升其在国际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文联刘锡诚研究员指出,中国神话研究从1902年起步,至今共出现四个高潮:一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批学术大家,引入了一大批西方著作,他们的学术遗产是后人研究的重要课题;二是抗战的40年代,各个大学迁移到祖国西南后方,开始将少数民族神话引入学术研究,这是神话学视野的一次重要变革;三是80年代中国神话学会的成立,《神话—原型批评》等一批学术著作的出现,以及袁珂等老一辈专家坚持不懈的研究,共同促成了新时期神话学的蓬勃发展;四是21世纪初,神话学进入改革的新阶段,一大批外国的神话学新理论与本土研究推进扩展了神话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叶舒宪努力使神话学从民间文学的框子里走出来,这是一种正确的主张,因为神话本来就不是完全的文学,而学者对神话的阐释历来也不纯是文学的。由于早期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神话学的都是作家,而不是理论家,所以他们更看重神话是文学的源头。刘锡诚研究员对叶舒宪以开放的心态、历史的眼光、多种的范式的学术理念拓展神话学表示赞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研究员认为,近年来,神话学研究不仅在理论、方法论上推进了民族文学研究,更多的是提示人们关注民间的活态文化传统和信仰系统。神话学研究和民族文学研究有着割不断的天然联系。她在关注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同时,也保持着与该学科的联系。在她看来,神话学研究就是叶舒宪学术生命的延续,而叶舒宪和出版社同仁们有着很高的学术激情,他们在推出这套书的过程中,也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文化策划能力。这套书不仅有助于学术繁荣的推进,也有助于青年学人的成长。“文库”中体现出的老、中、青学术团队的搭建和发展,也是非常具有学术眼光的。她还认为,神话学研究看似简单,其实对于研究者整体的研究能力,包括理论思维、哲学素养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所以对于青年学人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另外,在这套“文库”中,可以看到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巨大的资源宝库,那些生动的、活态的文学传统还在延续着,文学人类学与民族文学继续合作的空间确实非常广阔。她期待民族文学的维度能在“文库”的后续出版中,扮演更多的角色。最后,她表示,民族文学研究所及《民族文学研究》刊物都会继续跟踪,持续关注文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发挥好平台作用。

出版专家李人凡先生谈到了自己与“文库”的一段机缘,只是由于各种外部因素,他与这个出版项目失之交臂。对此,他感到非常遗憾。陕师大出版社能够出版“神话学文库”,是非常具有学术眼光的,他感到非常高兴。值此机会,他谈到当下出版界的现状。他认为,出版社提高硬件设施和福利待遇都只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能为社会留下有价值的出版物。出版社不仅是从事出版的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讲,还与培养专家、学者有着很深的联系,如果可能的话,应能够推动一个学科或一个学派的诞生。社长或总编要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与人格魅力。学术的繁荣离不开出版,出版的繁荣也离不开学术的中坚力量和新生力量,以及老而弥坚的老专家。他继而指出,“文库”这类的学术出版物未必能够立即获得市场效应,但是它一定会带来很多的衍生价值。现在流行的文化产业、文化附加值等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经过埋头深入研究后才能获得。当下很多出版人没有耐性读书、审稿,这样的出版是很有问题的,出版界应该回归扎实的学术态度。

中央美术学院楼家本教授认为,中国神话是中国人的梦与魂,从中可以感觉到巨大的开发空间,特别是在当下更加需要真善美的时代,神话更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而真善美里面最重要的哲学和美学则需要艺术家去表现,使之有更大的广泛性。他指出,“文库”的构成非常好,不仅能够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还进行了文化间的比较,为未来神话价值的开拓提供了更广阔的蓝图。他还认为,对中国神话的开发是当前时代和社会所亟需的,它应当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在1987年设计中国神话邮票时就发现,全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神话,所以,中国神话集中了每个地区与民族的整体文化,除了要表现在书本中,还要回归于社会与民众。神话不仅是梦想与憧憬,同时也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一种真善美的体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于中国神话学会的建议,夸父逐日神话元素已经出现在鸟巢内的点火仪式上,但是其若能更大范围运用,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样,一定会获得向世界展现中国神话的更好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研究员指出,上世纪80年代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学》两本书中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经典,对中国神话学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文库”的出版,是当下神话学发展的一个标志。他认为,叶舒宪主张神话不只是文学,而与历史、民族史有着特别的关系,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早期古史辨派等疑古,将很多不可证的上古史划归为神话,从历史中删除;而今,有些人想要将这些内容恢复入历史,比如五帝历史等,实际上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神话与历史的关系是一种曲折的关系,而不是一一对等的。作为一名民族学者,他感到遗憾,那就是对于炎黄、尧舜这中国两大神话学说没能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它们与民族史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另一个遗憾是,目前的神话学研究对于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联系没有弄清楚,有多少是中国独特的神话,而又有多少是与西方相联系的,都没有弄清楚。《日本神话的考古学》一书的研究内容,对中国神话学研究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他希望,“文库”的后续会更多地关注这样具有世界体系大视野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吕微研究员对叶舒宪与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所取得的优秀成绩表示祝贺,对“神话大于文学”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将各种学科带入神话学,的确拓宽了神话学的道路,“文库”也集中体现了编者这样的学术风格与学术主张。他认为,在传统社会的神圣性走向世俗化的同时,也存在世俗社会神圣化的现象,《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一书中就有所体现。民间文学是一种生活化的文学,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胡塞尔就曾说,生活世界和理论世界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同样也可以说神话是包括在民间文学中的,也就是说神话是日常生活基础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神圣的部分。另外,“文库”特别关注的是古典文化、文明起源,以及与人类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希腊神话不只是单纯的文本,只有把它放在语境概念中,才能看清它的本质是王权神话。而他本人所关注的起源,不是过去单纯的文学起源,而是一个语境化的起源。起源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上追溯的起源,一种是将日常生活的基础视作起源。马克思正是把一种时间化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空间中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对时间的空间化。认清了生活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点,就抓住了本民族最有起源意义的东西。所以,当下的文化研究、田野研究,要追溯到生活最基本的存在的层面,它正是存在的起源。“文库”今后若能够按照这种思路扩展范围,就可使神话学进一步介入到现实中,能够吸引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学人,而不是造成隔阂。最后,他觉得“文库”的面世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还应当坚定地走下去。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陈岗龙教授的发言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回忆了与叶舒宪一同交流考察的过程,认为叶舒宪执着的治学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的学术眼光是值得年轻学者学习的。第二,叶舒宪二十多年前的《神话—原型批评》与《结构主义神话学》对中国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等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现在,“文库”又将中国的原创论著与国际神话学理论的翻译引进结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价值。他同时也认为,中国的汉族神话、少数民族神话,以及国外相关神话都是打通的,所以“文库”的后续可以考虑把国内少数民族神话学的成果翻译过来,将古典的、国际的和民族的神话学研究三者结合起来,以使神话学走得更远。第三,他建议把外国神话学理论中重要的经典著作更多地翻译过来,比如杜梅齐尔的研究,国内介绍不多,却十分重要。另外,他还希望“文库”后续的作品可以将中国神话学、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学与东方各国的神话学结合起来,使“文库”的规模不断扩大。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的神话研究谈起,肯定了叶舒宪三十多年来对国外理论的引介,为神话学研究跳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做出的努力。叶舒宪借助《神话—原型批评》中的理论,逐步打通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之间的学科界限。他的《中国神话哲学》中很多基本的哲学观念全是从神话中得来的。这样就把神话学扩展到哲学领域里,逐步扩大了神话学的影响范围。陈连山教授指出,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是中国神话学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五四”时代,中国过分看重西方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观念来观察人文、历史问题,从而造成了偏差,但是上古时期,人们似乎并无历史和神话之分,直至司马迁时代,他把心目中真实发生的历史和超自然的那些部分区分开来,其后,历史越来越独立,17、18世纪后完全独立,直至现代神话学把神话和历史完全区分开来,但是研究古典神话还是要还原到神话与历史没有截然区分的历史情境下。另外,《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一书主张,应从功能上来判断一个文化现象的性质,而不只是从内容和情节上来划分,那么,中国的书写历史与西方的神话在社会中都起着同样的宪章作用,从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开始,就认为神话与历史的功能一样,因此二者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打破的,而叶舒宪要做的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就要把神话和历史之间的界限打破,而其所需要的考古依据,则可以等待考古学家的发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利慧教授认为,“文库”的出版,是中国神话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套神话学丛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神话学的建设,从理论、方法、研究的范例上,都为中国神话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还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引导、启蒙、开拓的作用。“文库”的编者和来自海峡两岸的作者队伍都是一流的,其中的译著也都是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经典著述,所以说“文库”是学者们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国际性经典和本土最新成果的一次交融。“文库”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具有开放性。在方法上,它既包含古典的神话学研究方法,比如说文献考据、比较研究、母题索引等;同时,它还包含着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说《文化符号学》中的理论,以及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对现代口承神话的研究等。关于自己主笔的两本书,她指出,《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充分地吸收了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打破古典神话的研究范式,试图展示神话不仅在文明探源当中起作用,还呈现在今天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在一个现实、生动的日常生活中被讲述和传承。另外,她同意叶舒宪“神话不仅仅是文学”的观点,但也强调神话依然是当下人们正在讲述的一种艺术,有其内在的结构。《中国神话母题索引》就是要彰显出那些相对稳定的内在结构,深化人们对于神话内在结构本体以及中国神话自身特点的认识。同时,该书还相当于工具书,可以和汤普森的母题索引做对照,凸显中国神话中的特别因素。对于陕师大出版社,她感动于他们敬业的态度和优秀的素质,比如《中国神话母题索引》这样索引类的书不一定会有好的市场,但出版社却不计得失,慨然出版,从审稿到用纸都花了特别的心思。她期待能和陕师大出版社有着更多的合作。最后,她还建议“文库”的二三辑能够提高本土性、原创性著作的比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宪昭研究员表示,神话和人类的命运是紧紧结合的,人类找不到历史的时候,就会从神话中寻找自己所要得到的东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就是从神话中走来的,因为神话就是丰富的生活。有人说,过去的人民和祖先进行对话的唯一渠道就是阅读神话。今天的人民生活在这样一个让人感到丰富多彩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有很多是不可知的,所以从广义上讲,他们也是生活在一个神话的世界中,而且,人类最后的归宿也应当是归到神话中,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神话研究非常有必要,非常有价值;同时,它需要人才,需要成果。叶舒宪和陕师大出版社结成金玉良缘,最后形成了这样中外合璧的丰硕成果,值得敬佩。他希望自己能够加入进来,将自己的研究纳入“文库”的下几辑中。

总结以上观点,专家们基本一致的看法是,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学术价值上,“文库”都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最卓著成果之一,标志着已逾百年的中国神话学步入了全新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更新了中国神话学的研究理论,还提供了汇通多种学科的研究范式。这次“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对“文库”的有力推广,也是对中国神话学研究现状的一次大检阅。

猜你喜欢

文库神话文学
东方神话
我们需要文学
专家文库
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文库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神话谢幕
专家文库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