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祖国王时期朝鲜对清政策研究
——以“调粮令”事件与“世子猝死”事件为中心
2014-03-25贾佳
贾 佳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仁祖国王时期朝鲜对清政策研究
——以“调粮令”事件与“世子猝死”事件为中心
贾 佳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受华夷观影响,朝鲜对满清始终十分歧视,在双方确立宗藩关系后,朝鲜仁祖国王依然坚持反清政策,在双方事务中表面配合、暗中抵制。满清入关后,其对清廷的看法并未改变,对其政令继续拖延推诿,并将该政策延续至孝宗,“调粮令”事件与“世子猝死”事件即是明证。
清初; 朝鲜; 调粮令; 世子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双方的交流逐渐加强,中国学术界对中韩两国历史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都研究过清初中国与朝鲜的关系,近几年来大陆学者对该领域研究尤其深入,如王阳的《清崇德年间朝鲜质子问题研究》,李花子的《清初朝鲜国王入朝说》,陈放的《清入关初期与朝鲜关系论述》《清入关后朝鲜王朝反清与援清的矛盾论述》,王玉洁的《清入关前与朝鲜关系研究》,董琳琳的《清入关前与朝鲜间“刷还”问题研究》,石少颖的《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刘为的《试论摄政王多尔衮的朝鲜政策》,刘吉国的《试析1616—1644年朝鲜对明、后金(清)的外交政策》,崔景日的《明末清初朝鲜对明、后金及清的关系》,刁书仁的《李朝孝宗“反清复明”活动及其影响——兼论东亚“华夷秩序”的裂变》,宋慧娟的《皇太极四次调兵朝鲜简析》《皇太极三次审理朝鲜“横议大臣”案论述》,柳岳武的《清初朝鲜的“倭情报告”政策之研究》。大陆学者对清初中朝关系领域研究逐渐深入、成果众多,受篇幅所限,仅列举一小部分。这些学者多从宏观角度入手,以具体事例为辅对相关研究客体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出清初中朝关系的清晰发展脉络。本文试由微观案例着手,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活动来探查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由此对事件进行细致全面的剖析。即通过深入探析朝鲜抵制清廷“调粮令”事件和“世子猝死”事件来分析仁祖国王对入关后的清政府的态度,以期论述仁祖国王的对清政策并未因为清军入关就发生明显改变的事实,从而展示华夷观对朝鲜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夏化夷”常有,像朝鲜这样被“以夷变夏”实属罕见,对仁祖国王而言是奇耻大辱。受该思想影响,仁祖国王产生不甘为满清从属又无力抗拒满清命令的矛盾心态,导致他在双方各项事务中出现明一套、暗一套的行事方式,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时期使中朝关系出现了特殊的状态。
一、朝鲜的华夷观
儒家华夷观是传统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政治思想。华夷观将各民族划分为中华和夷狄两类。从政治上讲,中华属领导地位,夷狄需膜拜朝贡;从文化上讲,中华文明优越,夷狄粗陋落后。华夷之别主要是文化水平上的差异,并非血统问题。因此,如果落后的民族学习吸收了中华先进文化,则可成为中华的一份子。而中华如果被夷狄征服并学习夷狄的文化,则属以夷变夏。
朝鲜作为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就积极学习中华文化,并自认是中华的一份子。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朝鲜一贯坚持诚心事大,明朝时尤为明显。李氏朝鲜建立伊始,就对明朝上表以示恭顺,后朝鲜国王即位,必定先由明朝册封,每每岁贡,异常积极。在朝鲜君臣心中,早已将自己看成中华,把自己和其他蛮夷区别开来,而明朝对朝鲜也十分怀柔,在日本对朝鲜进行侵略时,明朝就曾倾全国之力帮助朝鲜。明末清初时的朝鲜大儒宋时烈认为:“我太祖高皇帝初定天下,文忠公郑梦周首建大义,辨夷夏、阴阳之分,背胡元而事真主。至于我太祖大王开国,高皇帝视同内服,恩礼周渥。我太祖大王,忠贞恪勤,如子事父。”[1]“他认为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如同君臣父子,朝鲜应始终如一地忠诚于明朝。”[2]宋时烈即朝鲜孝宗的老师,由此可知朝鲜上下对华夷之别的重视程度。明末时,女真族逐渐强大,努尔哈赤征讨周边部落,成为明朝与朝鲜的巨大威胁。他们开化较晚,文明落后,从传统华夷观来看,其当属蛮夷无疑了。
二、清初中朝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特点
1627年,皇太极即位,为解决后顾之忧,他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最终击败朝鲜,迫使其与自己签订“城下之盟”[3]833,约为兄弟之国,确立起类似宗藩关系的半附属关系,史称丁卯之役。1636年,后金改国号大清,同时皇太极称帝,朝鲜对此坚决抵制,“时朝鲜国王使者罗德宪、李廓拒不叩拜”[3]1427。满清认为“尔以明为皇父,构怨于我,取明人之祸为己祸。”[3]1434“并暗中援助大明”[3]1431,于是再次攻打朝鲜并击败后者,史称丙子之役,“先由诸王贝勒偕已附之蒙古部落劝进,并告朝鲜,使预劝进之列。朝鲜忠于明,不肯从。太宗既改号,首伐朝鲜,灭其国,胁其君伏罪而复置之”[4]。战后双方签订《南汉山城条约》,自此清与朝鲜建立起完整的宗属关系。但是双方的关系是由武力征服为基础奠定的,朝鲜方并非心甘情愿,所以两者的宗藩关系不和谐。从政策上讲,满清对朝鲜进行严酷的压迫和剥削,在双方订立所谓“兄弟”关系时,满清曾要求朝鲜输送岁币,开互市贸易,同时还对朝鲜进行军事与政治上的严格约束。在双方确立正式宗藩关系后,朝鲜每年需向满清输送贡品,同时满清还多次要求朝鲜助粮助兵,这些政策大大加重了朝鲜的负担。“金国之压迫,逐渐加重,事所必至。朝鲜尝伺敌之颜色而加减礼物,此不可掩之行迹也。”[5]从文化上讲,朝鲜学习中华儒家文化时日已久,“华夷大防”的思想根深蒂固,自诩“小中华”,坚持“尊明事大”,虽然成为满清的藩属,但感情上依旧认同明朝,对属于蛮夷的满清十分歧视。
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迁都北京,但朝鲜仁祖国王并不因此承认清政府的正统地位,他追思明朝的情绪时常在臣子面前显露。“上曰:中原之人以大明之亡为痛耶?对曰:永乐皇帝之后裔有世袭太原郡王者,被执入都,父老多有携持而涕泣者云。上曰:三百年宗社,一朝丘墟,宜有死节之臣,而至今无闻,良可叹也。”[6]3735从此问答中可以发现仁祖对明朝的感情深厚,他心中深以“大明之亡为痛”,并对明朝是否出现“死节之臣”非常关注。他认为明朝的“三百年宗社”“宜有死节之臣”,没有“死节之臣”是十分不正常的。
“上引见大臣及备局堂上、三司长官,谓曰:今观大明之事,不胜痛叹。人有自北京来者,皆云无一人为国家死节者。岂有二百年礼仪之天朝,一朝覆亡,而无一人死节之理乎?”[6]3736“大明立国,最为正大,建文之时,死节者甚多,而今乃不然,良可怪也。”[6]3737
在仁祖国王的观念里,像“二百年礼仪之天朝”“最为正大”的明朝,死节之人应当数不胜数才对,他对明朝臣民为国“死节”的期待情绪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仁祖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在他发现没有多少人“死节”后,只好无奈地发出“良可怪也”的感慨。
同时,仁祖对满清的文化歧视是其产生反清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清入关后给朝鲜国王通文书,仁祖看过后说:“予观清使牌文,有诏敕三道,想其入中原之后,学得诏书之规也”[6]3739。其对清的鄙视之意,跃然纸上。在仁祖心中,清人本来就是化外之民,入关后终于文明了一些。但清朝这些小的改观并不能使仁祖扭转满清不开化的看法。他问文学李麳:“入关之后,九王措画,可以成大事耶?”对曰:“以臣浅见,何以知之。虽未知其果合于事理,而盖多决断之事矣。”[6]3734得到“多决断”非负面的答复后,仁祖不以为然,说“事虽决断,若不合理,则何足取也”[6]3734。以他看来,多尔衮身为蛮夷,即便决断,也不会如何合理,始终是不足取的。李麳回答说:“入关之初,严禁杀掠,故中原人士无不悦服。及有剃头之举,民皆愤怒,或见我人泣而言曰:我以何罪独为此剃头乎?如此等事,虽似决断,非收拾人心之道也。”[6]3734清政府的剃头政策使人心大失,但仁祖对清政府的统治出现这种情况毫不奇怪,因为在他的意识中,就蛮夷的文化水准而言,收拾人心这样的高难度行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之后他又对清政府的安抚效率进行了询问:“尔等出来之时,城中人心其已镇定耶?”对曰:“连经兵火,又值大旱,远近田畴,尽为兵马所蹂躏,城底数百里,野无青草,城中之人,相聚为盗,多有杀越夺掠之患云。”[6]3734
仁祖在问话中先询问清廷可否“成大事”,之后再询问行事是否合理,最后关注了清廷安抚效率。“成大事”或许可用武力,但行事合理与否、民心是否能够安定则跟清廷的执政能力息息相关。从这些问题的设置可知,仁祖从心底看不起清政府。在他心目中,清人是十分野蛮的,只能依靠武力统治,对治国一窍不通,必定最后大失人心且闹得无法收拾。清军入关则属于以夷乱夏,而朝鲜作为“小中华”自然不甘心为蛮夷藩属,因此仁祖屡次称病不迎接清使,对清政府的要求也拖延推诿。
三、调粮令事件
清军入关后并未建立起后顾无忧的天下,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粮食,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正处于饥荒状态的京城。“明朝畜积甚富,而尽为流贼所取,余存者皆积年陈腐之米而已。”[6]3734明朝在京师的粮食储备被流寇洗劫一空,同时“又值大旱,远近田畴,尽为兵马所蹂躏,城底数百里,野无青草”[6]3734,天灾人祸并行,京师粮食匮乏到政府连朝鲜人员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给京师地区带来巨大灾难,“清人或饲其马,或自食之,而胡俗多以肉酪充饥,我国之人则才吃数匙,辄腹痛数三日矣”[6]3735。“而公私储积,荡然无余,芻粮俱乏,人马饥馁,自衙门给以若干里料米,糠土居半,触手作屑,不堪糊口,食辄腹痛。”[6]3735可见,当时京师粮食已经紧缺到了朝鲜人质需要吃糠土充饥的地步。同时京师米价飞涨,民不聊生,“比闻北京消息,则皆言米价极贵”[6]3736,“南方路绝,漕运不通,燕京米价极贵,斗米值银三钱,柴草之难,比来尤甚,且闻衙门之言,则累十万兵经夏留屯,既失农事,秋捧无计,所食陈米,亦且告罄,世子馆所料馔柴炭等物,不得不减去。员役料馔,无以支给,以门外菜田二十五日耕折给馆所,诚极闷虑”[6]3737。京师饥荒本来就已经十分严重,清政府“十万兵经夏留屯”的错误政策最终造成了“秋捧无计”的局面,使饥荒更加难以控制,致使“斗米值银三钱”。
在这种情形下,多尔衮要求朝鲜运粮入京,陪同世子在沈阳为人质的随从记载“郑译以衙门意来言北京运粮事,若过今冬则不如不送,便竭力实行以生大邑,则必有喜事云云”[7]156。郑译即指翻译人员郑命寿,该人向世子传达运粮命令,言过冬则不如不送,可见缺粮情况急迫,同时还说粮食运到则“必有喜事”,言下之意是想以放世子回国为诱饵让朝鲜尽快送粮。朝鲜方人员迅速将该信息带回国内,“臣自沈出来之时,郑译谒於世子,且言前日所送之米不多,世子曰:然则当如岁贡之数耶?命寿言:何必如是之多乎?命寿出,世子言於臣曰:冬前先送五千石,春来又送五千石,必充万石之数,可充其欲,须以此意启知于大朝”[6]3735。对世子传达的清廷运粮要求,仁祖的态度是“上默然”[6]3736。
作为清的属国,朝鲜在宗主国要求时理当迅速反应,将粮草凑齐,即刻送往北京,更何况粮食送到世子有可能顺利回国。可仁祖并未如此。对他来说,北京地区的饥荒必然会增加清政府的统治难度,这正是他最愿意看到的情况,因此他并未有任何调粮动作。次年,清政府又传来命令“北京运米二十万石,不可不准数入送,而若过七八月,则虽亿万石,终归于无用云”[6]3742。北京缺粮,十万火急,清廷给朝鲜下达了二十万石天文数字的调粮令,并且严令期限,必须在七八月前运送。经过朝鲜臣子的讨价还价,最终将数量改为十万石,“勉副诸大人之意,罄竭公私储蓄,以充十万之数”[6]3742。即便如此,朝鲜仍然丝毫没有表现出要运粮的态度。北京粮需迫切,最终不得不温言于朝鲜,“粮饷一事,虽不称皇帝本意,国王遣中使备陈物力不逮之状,俺等亦念本国事势,当一依本国所定,还告于帝。若到五六月则难以行舟,七月以后则虽亿万石无所用,需趁其前输运”[6]3744。可见当时北京饥荒情况的严重性,指令中再次提到“七月以后则虽亿万石无所用”,其对粮食的需求已经异常急迫。在清政府“急於星火”[6]3746的运米令催促和对世子归国日期临近恐怕生变的心态下,朝鲜终于有了动作,“一月之内,整备米船调发沿海之民,以冲水手”[6]3746。但是在粮船启程后,速度却极慢,“韩巨源曰:龙将欲知运米之事矣。上曰:海路甚险,未知今已得达否也”[6]3749。面对清廷的质问,仁祖用“海陆甚险”来推诿,但以朝鲜之前对满清运粮运兵屡屡拖延迟缓的表现看,恐怕也有主观延迟的原因。
“乙酉十一月癸亥,谢恩使金自点如北京,到深河驿驰启曰:道遇运米差事员金瀅,问纳米之数,则未纳者将五万石。”[6]3753“朝 鲜 国 遵 谕 解 白 米 五 万 七 百 八 十 余 石至。”[8]顺治二年10月壬午日运粮船在出发半年后终于到达北京,但带来的粮草并非十万石,仅有五万石之多,朝鲜只以清廷要求的半数运送,也可见其对清政府调粮令的抵制。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清国回咨,责以追纳”[6]3753。但朝鲜并不在意,对清政府追纳粮食的要求消极应对。清政府最终不得不自己找台阶来下,“尔国凶荒,人将相食云。再运之米,尽数豁免”[6]3753,这条指令固然有北京已经脱离灾荒与朝鲜经济困难的因素,但朝鲜对清政府指责不加回应,想必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世子猝死事件
在满清对朝鲜发动丙子之役后,出于进一步控制朝鲜的考虑,满清方面要求朝鲜国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以及宗室大臣之子入沈阳为人质。这种政策一方面是要控制朝鲜的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培养世子亲清的思想,以便在世子即位后改善满清与朝鲜宗藩关系的考虑。在世子即将去沈阳时,仁祖国王对他说“勉之哉,勿激怒,勿见轻”[6]3755。国王希望世子自我勉励,不要见轻于清人。但世子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闻世子去时,有人纳数十匹棉布,而世子以为受之无据,则讲官皆以必受为请云。此虽塗听,处事如此,则殊甚不美”[6]3599。仁祖国王认为世子应当“必如苏武之吃苦,而后乃可也。饮酒居处,欲如常时,则岂不谬哉!”[6]3603可知,仁祖国王希望世子到沈阳要多受磨练。但皇太极与多尔衮则希望世子能够向亲清的方向转变,因此对世子比较优待。
据《昭显沈阳日记》记载,世子刚到沈阳,九王多尔衮即送其“毡幕一围”[9]431,皇太极送其“毡帐二,牛八头”[9]431,后多尔衮多次馈送世子各种物品:“进烹肉及果数种”[9]432、“送牛一双”[9]433、“九王送獐一”[9]434,世子也经常回送多尔衮物品:“世子以文鱼大口、鱼干、雉等若干送于九王”[9]436,“送米二石、太一石、牛一头、药果一对于九王”[9]440,“世子送粮饼等物于九王”[9]444,“世子送米十斗于九王”[9]457。相关资料中类似记载极多,世子在这种环境下注定无法安于贫困。“世子既久处沈阳,一听清人所为,出入于田猎戎马之间,所亲狎者皆武夫厮卒,专费讲学,惟事货利,且以土木之役、狗马之玩为事,贻讥敌国,大失所望。”[6]3747对于世子在沈阳嬉戏游乐的表现,朝鲜国内人士都十分失望,仁祖国王也非常不满。“初,世子在沈阳时,作室涂以丹艧,又募东人之被俘者,屯田积粟,贸换异物,馆门如市,上闻之不平。”[6]3750世子作为人质到沈阳,居然能潇洒娱乐,“狗马之玩为事”,招募“东人”帮其屯田,还“贸换异物”,以致“馆门如市”,与此同时,同作人质的凤林大君却生活艰苦。对比之下,很容易让人产生世子已经成为亲清派的观念。
因此,在清廷准许世子东还时,仁祖国王却满是怀疑。送世子回国本是好事,但朝鲜君臣却对清廷此举的真实用意进行激烈辨论,仁祖国王认为“九王年少刚愎,其意何可测也”,且对方“舍重取轻”的行为不能让仁祖国王放心,更何况联系世子在沈阳的优厚待遇,不能不让他认为清廷放世子东还有政治上的阴谋,因此他在与右议政徐景雨谈话时再次问道:“清国此举,果出於好意,而无别情耶?”[6]3739可见仁祖国王始终在思索清廷主动归还世子的“别情”究竟如何,他对满清仍然放心不下。
对世子东还的情况,多尔衮给出的解释是“未得北京之前,两国不无疑阻。今则大事已定,彼此一以诚信相孚。且世子以东国储君,不可久居于此,今宜永还本国”[6]3738。虽然多尔衮如此说,但并不能打消仁祖的疑虑,最终世子在归国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死了,“世子东还,未几得疾,数日而薨,举体尽黑,七窍皆出鲜血”[6]3750。“从仁祖国王诛杀世子嫔妃、遣返多尔衮送给世子的宦官宫女,接着立凤林大君等举动来看,世子被毒杀是有预谋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铲除亲清派。”[10]如此可知,仁祖国王不仅自己反清,还希望将反清的政策延续到下一代国王,因此疑似亲清的世子才被毒杀,而明显反清的凤林大君则被立为世子。凤林大君的老师是极度强调华夷大防的大儒宋时烈。凤林大君在沈阳做人质时就立志反清,他曾作诗云“恶龙何敢及天人,自愧无谋到死滨,此日哪堪燕质泣,何时复观汉仪新,心悬凤阙频惊梦,齿切龙庭厌见春,为此庙堂枢密地,昔时髯妇尚冠巾。我愿长驱十万兵,秋风雄阵九连城,横行蹴踏天骄子,歌舞归来白玉京”[7]17。关于朝鲜世子的改立问题,清廷虽存有疑惑,但最终不得不应允,“朝鲜国世子袭封,查有兄终弟及之例。今其国王李倧请以次子李淏承袭,相应以淏袭封”[8]顺治二年11月已未日。
凤林大君在即位后也确实全面继承了仁祖国王的反清思想,其庙号为孝宗。他为了雪耻复仇,重用反清大臣金尚宪、宋时烈等,自己也多次提倡“北伐”,为实现“反清复明”的大业而不断努力。他还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通过重整军队,改良武器装备,同时与反清势力联系,来寻找反清的机会。甚至连日本这样侵略过朝鲜的国家,孝宗也试着努力跟他们联合反清。朝鲜的反清思想存留时间极长,甚至到了肃宗时期,朝鲜仍然偶尔考虑“反清北伐”。
清军入关后虽然夺得大明天下,但并未摆脱蛮夷的身份,朝鲜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一向坚持华夷大防,“尊周思明”“反清复明”的思想根深蒂固,朝鲜一向自诩“小中华”,完全看不起尚处“蛮夷状态”的满清,朝鲜在清军入关后产生的思明情绪,固然有对明军支援抗倭的报恩思想,但对明朝的文化认同和对满清的文化歧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兼之满清在双方确立宗藩关系后对朝鲜实施掠夺剥削的政策,更增加了朝鲜对满清的仇恨。从调粮令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仁祖国王对清的仇视并未因为清军入关发生明显的改变,他始终在寻找机会进行拖延推诿,即使到了不得不运送粮食的时刻,也要把粮草减半并竭力延期,可见仁祖国王在对清指令上的不配合到了何等的地步。世子离奇死亡和改立凤林大君的事件可以清晰看出仁祖国王不只自己反清,而且还希望自己的继承人坚持反清大业,坚持与满清的不配合政策,因此疑似亲清的世子归国即被毒杀,而有着明确反清倾向的凤林大君则被改立为世子,这从侧面也可以证实仁祖国王对清政府的抵制态度始终如一。
[1] 宋时烈.宋子大全[M]//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第108册.汉城:景仁文化社,1999:391.
[2] 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J].史学月刊,2004(6):47。
[3] 不详.满文老档: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0:833,1427,1434,1431.
[4]孟森.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4.
[5] (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9.
[6]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林基中.沈阳日记[M]//燕行录全集:第27章.首尔: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
[8]不详.清实录[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9]林基中.昭显沈阳日记[M]//燕行录全集:第24章.首尔: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
[10]王阳.清崇德年间朝鲜质子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33.
(责任编辑:李晓梅)
On Korean Policy towards Qing in Injo King Period Taking“Tune Food Order”Events and“Sudden Death of Prince”Event as Focus
JIA Jia
(School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1,China)
With the view of barbarous Chinese,Korean always looked down upon the Manchu.After the two sides established vassal relations,Injo king still adhered to the anti-DPRK policy,with affairs on the surface but boycott in secret.After Manqingruguan,its view on the Qing court didn't change,the decree continued to delay its prevarication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policy to Xiao Zhong,“tune food order”events and“sudden death of Prince”event were the proof of that.
early Qing;Korea;tune food order;Seiko
K249.205
A
1674-0297(2014)05-0104-04
2014-03-09
贾佳(1990-),男,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