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与公积金制度的经济分析

2014-03-24朱雪梅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济分析

朱雪梅

摘要:本文通过对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职工住房消费效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会导致住房消费低效用和住房分配低效率,而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实现住房合理消费及消费资金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住房实物分配制度 公积金制度 经济分析

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简介

在国家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之前,国家针对城镇居民实行的是个人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是指由个人工作所在的单位或所属组织为其及家庭分配或安排住房,住房的产权是属于国家或提供住房的单位,而个人只获得使用权。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个人建立公积金账户,通过法律和政策强制个人及其工作的企事业每月以工资比率缴纳住房公积金,只能用于个人购房或偿还房贷,也可以此为担保可获得银行优惠利率的公积金贷款用于买商品房。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和实行初期,有力地推动当时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

二、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分析

(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经济分析

图1说明了在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之前和之后职工总体消费效率情况。A曲线代表了在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之前,职工住房消费无差异曲线情况;而曲线B代表了在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之后,职工住房消费无差异曲线。显然,曲线B的效用高于曲线A的效用。 即U(B)> U(A)。

如图1所示,在实行分配制度之前,职工的可支配收入限制了预算。职工的消费决策依据自己的偏好。也就是说,预算线LA与曲线A相切于E1,切点E1既是最优化消费点,又是租房消费帕累托(Pareto)效率点,这是职工消费预算内可以获得最大效率的点。在实行分配制度之后,职工拥有了一个实际的住房收入,这也增加了他的总收入,该增加值为职工住房的价格。同时,职工有了额外的一次性收入并且只能花在住房部分,这就导致预算线将会向上移动,形成了一条新的切线LB,由于住房分配制度强制性的特点以及只能用来住房消费,不能用来转移、租房或者其他用途,这就导致实际消费和消费最优点呈现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预算线LB和曲线B相切于E2,因为E2是帕累托点,职工得到合理的待遇并且职工的期望也得到了满足。第二种情况,实际上第一种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实际的消费值要比帕累托点低(如点E3)。 这表明,从职工的职位、职称、工作年限和工作表现等方面考虑,职工没有得到所应该得到的住房,或者职工分到的房子要比应该得到的房子小。这种情况导致职工减少了住房消费和增加其他消费,其总的结果是降低了总的消费效用,即U(B) < U(B)。 第三种情况,职工实际消费的情况要比帕累托消费点高(如大于帕累托点,E4)。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增加了住房消费和减少其他消费,其结果是消费总效用的下降,即U(B)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分析

图2表明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之前和住房公积金建立和使用后职工住房消费效用的变化。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之前,假设职工收入总额全部用于消费,它构成了职工消费预算线LA,并且与无差异曲线A相切于帕累托点E1。在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后,职工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建立公积金资金,职工的可支配收入每个月相比以前都是下降的。然后新的预算线LB与无差异曲线B相切于帕累托点E2。当职工提取公积金用于购买或租用房子时,职工对住房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因为相当比例的资金由政府补贴或企业补贴,在限制性的新预算线LC内,根据无差异曲线C,工人可以选择满意的住房帕累托点E3。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使得职工可以从政府或者企业获得资金补贴进行住房消费,使得职工的总体消费更加有效。

(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经济公平方面的优越性

在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下,绝大多数单位分房采用积分排队的办法,这种办法往往带有本单位的随意性。而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后,按职工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各算各的补贴,各进各的帐户。在职工购买自己的住房时,由本人决定是否动用自己账户内的资金,这样从分配体制上防止了住房分配上的不公。以天津市政策为例,在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工购买房改房每平方米需1485元(以天津市2002年房改成本价为例);购买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需4000元(以天津市为例)。不管是购买房改房,还是购买经济适用房,作为职工个人的经济负担是一样的。大体的原则可以理解为:按房改成本价购房,每平方米虽说只需1485元,但这种购房不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购买经济适用房,虽说每平方米需要4000元,但是在这4000元中,减去1485元以外的部分,是一分为二由职工双方的单位来帮助的,通过发放职工住房补贴来实现。因此可以说,只要不超标要房,两种购房价格,职工个人负担,实际上是一样的。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无论在经济性方面还是在公平性方面的优越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已经完全被住房公积金制度所取代。但是每种制度总会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我国的住房管理者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住房发展改革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建立国民住房保障和分配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参考文献:

[l]姚珍玲.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曹国安.西方国家的住房保障体制及其启示[J].中国房地产,2003(6).

[3]田野.转型期中国城市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经济分析
三步检验法的司法适用新思路
浅谈经济分析中弹性的应用
水利基建投资的完全经济效益的相关分析
基于法律的经济分析评判方法的几点思考
从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治理水平
不动产权利登记制的经济分析及应用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质量在铁路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的经济分析
滨城区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