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的经济分析

2015-12-24马梦歌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分析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马梦歌

摘  要

义务教育制度属于现代教育制度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而逐渐延长教育年限已然成为全球各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大量国外经验证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是完成国内经济实现有序快速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以及处理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案。本文从选择性激励视域研究,提出在全力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整体经费的投入比例,是实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可行性选择。

【关键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经济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实力的稳步增强,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早已变成了社会普遍公需,然而,这却也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链条中的非常弱势的环境。当下,无论是为了整合国家投资结构与路径、推动经济发展转型,以及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必要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投入比例,以期在未来尽快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最终为实现我国家经济与文化富强昌盛提供扎实的教育基础。

1 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含义概述

高中阶段教育不仅是链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决定性桥梁,也是为社会输送知识技能型务工者的关键环节,可以说,高中阶段教育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以及给高等学校输送出色人才的双重任务,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高中阶段义务教育主要是说把“高中教育”归并至“义务教育”的区域之中,换言之,便是把现今的九年义务教育扩展至高中,以期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有着明显的含义区别。前者是指国家对学龄儿童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以及能力所普遍实施的基础性教育;后者则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其最明显的属性在于,义务教育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一种普遍性教育。

2 当前实施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现状

2.1 入学制度方面

一直以来,中考这一制度在我国高中招生的选拔制度中扮演着受当前中的总要角色,其最大特征就是中考分数是判定一个学生是否有机会入学的决定标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缺少入学的均衡性。在这其中,又有一些有着负面影响的招生模式,例如,指标到校模式、保送模式、特招生模式等。

2.2 收入制度方面

在收费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实施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变异性收费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其中,典型的就有收取自费生高额的入读费、高价售卖高中入学名额、利用办实验班等形式向学生实施高额收费。各类巧立名目的高中教育的高收费现象,也直接将部分没有能力承担高额费用的学生排除在外,也让很多家长不由自主地陷入到择校选择,在家长节衣缩食送孩子进入条件较好的高中时,极大地提高了家庭的心理负担与经济压力。

3 实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经济分析

3.1 年限的影响

毫无疑问,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政治环境因素等多种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然而,在这其中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无疑还是最大的。而经济因素里面,又可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即人均GDP比例、公共教育支出占整体GDP比例。

前者在某些方面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通常意义下,人均GDP数值愈好,则可解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愈好,表现国家可以承担的教育经费也就更好,可以承担更长年限的义务教育;后者则直接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对于发展教育的重视程度,换言之,在国家层面上这是决定性的标准。显示比例愈高,就表说明国家可以承担起的教育经费也就愈高,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规模对于义务教育的年限也有相当的影响。其基数愈大,则表明受教育人口愈多,在相同的教育经费的基础上,政府可以负担的教育年限也会比较低。

分析得知,我国的人均GDP相对于西方很多义务教育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高中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在经济上而言,重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仍然需要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强。

3.2 公共教育支出分析

我国201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占GDP4.3%,虽然终于“破4”,但只要对比全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就可以发现,比最低地区的平均值还要低。显而易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投入比函待提高。

按照国际口径权衡,国内财政总收支占GDP比例远远超过国内口径的计算结果,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收支的比例确实明显低过国内口径的计算结果。这种交错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财政收支投入对教育的不重视,这也全然取决于政府收支管理的规范水平,还有政府对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重视性。

纵观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往往在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后,还会不断地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进而提高国家的研究能力,以实现社会对人才、科技创新的需求。一言蔽之,加快教育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从能力还是需求上分析,最快时间内普及国内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已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有点重大的现实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的年限提升到高中阶段是实现教育公平,妥善处理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存在问题的可行性路径之一。因此,要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就必然要提高政府对于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经费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渐减免该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费用或其他费用。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理应成为国家教育发展中优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德显,赵迪,徐雁.公共教育支出视角下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可行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01):70-81.

[2]姚剑虹.义务教育扩展到高中阶段的经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06):179-183.

[3]樊北芳.高中化学必修阶段基本概念教学中与义务教育阶段衔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中学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猜你喜欢

经济分析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基于法律的经济分析评判方法的几点思考
从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治理水平
不动产权利登记制的经济分析及应用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