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历史故事教育与校报的结合

2014-03-24祝宝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沈周唐伯虎校报

祝宝玉

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当今历史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读讲历史故事来实现,因为在历史故事中有着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学生在读讲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来自于历史故事中的正能量,从而增加了自身素养。以校报为载体,开辟专门版块刊登历史故事,是实现历史故事教育的一条捷径。

校报是高效益的教育手段。校报具有覆盖面广的优点。学者白川说:“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讲课,听课者仅几十人。校报印数虽然有限,但读者可达千百人,并将教育延伸到课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教育工作,扩大了教育面。”有这一优势,将历史故事教育与校报进行结合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教育工作是严谨的,要实现历史故事教育与校报的结合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素材的选取

教师(或校报编辑)在选取历史故事时要有一定的标准,而不能太过随意性。笔者认为,我们在选取历史故事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首先要具有历史教育意义,因为校报的读者是学生,我们选取的历史故事要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其次要适合校报的刊登,这就要求我们选取的历史故事要精炼,要具有可读性,真是实现它的教育功用。

二、结合的形式

选取历史故事之后,怎样实现这些故事与校报的结合是必须注意的问题。校报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载体,它不单单是历史课堂的延伸,而包括了校园新闻宣传、师生作品、德育熏陶等多个层面。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历史故事与校报的结合,必须开辟一个历史故事专版。

校报的读者多是学生,那么办报者要认真调研,开展问卷调查,去了解学生想读什么样的故事,喜欢什么样的形式。只有得到第一手反馈资料,才能办好校报,结合好历史故事。笔者通过调查,从学生那儿得到以下信息:学生喜读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强于外国的故事,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外国故事学生在接受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喜欢形式生动的校报,这一点非常关键,校报必须生动起来,而不能太过死板;学生有参加校报编辑的夙愿,所以我们在办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

为了增强两者结合的效果,我们还应适时开展读历史故事征文,历史故事演讲比赛,历史故事专题讲座等活动,达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笔者现举一例: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唐伯虎潜心学画》这一历史故事就非常适合刊登在校报上,它179字,内容精炼,可读性强。通过这一则故事可以教育学生要谦逊做人,脚踏实地做事,不能骄傲自满,目空一切。

学者宋积新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应该掌握大量书本外的知识。”我们在校报上刊登历史故事,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同时也希望学生“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让历史故事与校报结合起来,这一尝试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沈周唐伯虎校报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图卷
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卷
对牛弹琴
沈周油画作品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唐伯虎赞画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唐伯虎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