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运用的优与弊
2014-03-24邱家莲
邱家莲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前域文化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和趋势,而前域文化的核心就是全球的信息化、网络化。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种种优势以及教育者所误入的教育误区。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实现,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它的威力越来越不可限量,它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前域文化的权威代表。目前在我国,信息技术已广泛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但很多人简单地把信息技术当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和较为时髦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它已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志着教师的文化心态从师权文化向学权文化的转变。它从根本上改变着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选择的过程。教师把每位学生视为一个自由的个体,而电脑、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声音、文字、图像、演示、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让学生自行的选择接受,为现代的教育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育观已不再是一味的帮助学生补足差异,掌握基本知识了,而是为学生设计终身实用的培养目标,更多的考虑学生将来如何顺利的融入社会,成为一个自立的人。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掘他们的潜能,已成为教育者越来越关注的目标,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也日益显现出来。
首先,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媒介。
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电脑、internet、通讯网络无处不在,大到社会中使用的银行自动存取款机、商场导航机、自动售货机等,小到微电脑控制的家用电器、家用电脑、手机、多媒体设备等都是信息化技术的产业。如果学生不具备使用这些设备的能力,那他们将永远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排斥在外。他们具备了这些能力,也就打开了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信息设备获得知识、获得帮助。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促进新课程的更好开展,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课堂知识容量
国际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无垠的学习空间,教师登陆到网络中,可以获得图片、声音、视频等丰富的教育素材,将其应用到课件中,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让学生们亲眼见到难得一见的事物,让他们大开眼界。同时在网络中还可以获得最近的教育动态,捕捉最快的教育信息,有助于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收集科学的教育资讯,不断更新课堂的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模拟仿真的学习情境
我们不能将课堂搬入到社会中,却能将真实情境“请”到教室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去真实场地取景,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将一些抽象知识和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动画或图片,让学生看的真切,学得明白。
3.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互动性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较薄弱的内容进行强化学习。还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和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很多学生都有想学好电脑的愿望。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发这方面的潜能。
兴一利必生一弊,信息技术虽有无限优势,但它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使教育者会走入以下的误区。
1.将课堂教学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引入到一面屏幕、一个鼠标的误区
虽然信息技术好处很多,却不能把它作为课堂活动中唯一使用的教学手段,它应该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因为多媒体可看、可听,却不能让学生去真正感受物体。在学习一些演示实验时,有些教师把这些实验放在课件中播放。这样违背了教育规律,把直接感知变成形象观察,舍近求远,弄巧成拙。在上此类课时,应该选用传统的实物教具的方式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建构牢固的概念。还有些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摒弃了一切常规教学手段,课堂中只有一面屏幕、一个鼠标,不见板书,没有教具学具,忽视了让学生去亲身实践,这样的教学手段肯定是不科学的。
2.将信息技术视为专人负责的“高尖端技术”的误区
要把握信息技术,无疑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有些教师会产生畏难情绪,会有一种非我辈所属的自卑心理。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快、变化大、很多老师怕去学习,认为信息技术是属于信息技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其他人只要坐等其成即可,没必要去掌握着看似深奥的技术。有些老师上课所用的课件都是由专门负责电教的老师去完成的。这样的弊端是使用这课件的人还不会如何操作,在上课时遇到突发情况会不知所措,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有时制作者并不能领会使用者的意图,做出的课件南辕北辙,毫无用处。这样的信息技术是个人的行为,它不能推动整个校本课程的发展。课程改革后的教师们不但要具备精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才是新时代的教师。
3忽视教师使命,视信息技术为“万能教育者”的误区
有些教师认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的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逐渐丧失,学生可以在电脑中获得自己想知道的知识。在信息的海洋里应有尽有,教师的知识量与之相比相形见拙。可是教师的使命除了传授信息和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中的难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