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职教师 “深度结合,互利双赢”专业实践模式的构建

2014-03-24贾娟娟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安徽合肥2306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专职护理人员高职

贾娟娟(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目前,实践能力缺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高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1]。而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当前各高职院校把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工作环节[2]。我校以 “深度结合,互利双赢”专业实践模式为指导,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专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质量。

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带着任务下临床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程度、速度、范围和层次等[3]。学校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对教师工作岗位、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广泛进行宣传动员,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实践技能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对教师的个人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对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并取得相应的教学科研成果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外出进修学习、入编提拔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将护理专职教师内心深处的责任目标或成就目标挖掘出来,激发教师主动参与专业实践内在动力,形成 “要我专业实践”转变为 “我要专业实践”的良好氛围。

学校要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教师专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和利益。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授课内容、研究方向及教师个人需求建立多样化、个体化的专业实践模式,明确专业实践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让教师带着任务去临床,使专业实践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如对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在制订专业实践目标时,根据其所授课程,相对固定于某一科室,要求参与科室轮班,以全面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与各班护士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在实践内容上以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为重点;在实践方式的安排上采用全脱产形式,安排相对较长并且连贯的时间段如一学期或一学年。对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应以更新临床知识、提高科研能力为目标;在实践内容上除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外,更加侧重于对护理新进展、新业务及新技术的学习,熟悉临床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实践时间安排可较为灵活机动,可以采用 “边上课边实践”的方式,即教师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实践。教师专业实践过程中,采取 “临床导师制”,即建议医院选拔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年资的护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进行 “一对一”的结队辅导。期间教师要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和管理,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要主动地请教指导老师,在临床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积累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努力实现从 “书本型”向 “技能型”角色的转变。

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期间,学校职能部门要不定期到临床进行跟踪访问,并与临床一起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效果进行考核,从工作态度、出勤率、专业实践能力、工作效果等多方面考察教师的实际表现。对考核合格的教师学校将教师临床实践工作计入个人教学工作量,享有与在岗同级人员相同的津贴补助。近年来我校护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多次辅导学生荣获全省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

2 及时发现校内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收集教学资料,为教学改革做准备

为防止教学与临床的脱节,教师在专业实践期间应及时发现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及存在的缺失,为改进护理教学提供现实的依据与参考。因此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会、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熟悉护理不同岗位群的职责及能力要求,掌握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明确技能操作规范,并及时将获得的经验体会运用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如本人根据取得的实践经验,开发了以“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将书本知识通过临床工作任务的形式转化为实际的专业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的零距离接轨。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收集相关的临床病例和图片,日后可作为课堂教学鲜活的素材。同时要注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纳,为课堂教学增加新的前沿知识。如本人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接触到我省的助产新技术 “水中分娩”,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水中分娩的相关资料及新业务开展的技术流程,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开阔了学生视野,使教学能站在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

3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拓展专业实践的内涵,共同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

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专职教师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外,还必须拓展专业实践内涵,与临床护理人员逐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密切合作的机制,奠定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促进护理专职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如根据临床护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而教学经验缺乏的特点,我校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优势,多次针对临床带教老师开展教学方法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指导其利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医院护理部的高度赞赏。同时针对护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专职教师与临床护士合作开展课题审报、护理科研、论文撰写等工作,让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好地结合临床实际,更有效地为临床服务。我校护理专职教师在专业实践期间与临床护士合作成功申报了卫生局课题,撰写论文数十篇,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临床实践是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对于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职护理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4]。我校 “深度结合,互利双赢”专业实践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专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又实现了学校与医院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达到了 “利医院、利学校、利教师、利学生”的效果,可以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1]黄宏伟.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10(14):51-52.

[2]廖钦初.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思考 [J].教育与职业,2010(6):40-41.

[3]李成全.高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 [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8):86-89.

[4]黄弋冰,汪洪杰.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相关问题之探讨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47-49.

[编辑] 何勇

猜你喜欢

专职护理人员高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专职媒人的变化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