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期间舒适度评估及舒适护理

2014-03-24邹昌兰李治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ICU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生理插管气管

邹昌兰,李治(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ICU,湖北 荆州 434000)

气管插管是气管导管经声门置入气道内的技术,是以保证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的重要措施[1]。但这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在患者气管插管的过程中,会造成患者的痛苦,包括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如果在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给予正确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患者治愈率也有极的的帮助。因此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RICU收治的20例气管插管患者,年龄40~80岁,其中男14例,女6例。其中COPD 12例,重度肺炎4例,肺水肿3例,重症肌无力1例。住院时间4~45d。

2 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评估及分析

气管插管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比较痛苦,舒适度下降,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2.1 生理因素

1)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舒适。气管插管致咽喉部明显受压、咽喉干燥,使患者感到口干、口渴、有异物感、不舒适感剧增。

2)吸痰引起的不舒适。插管可刺激呼吸道照成气道内分泌物增加,堵塞气管插管气道,照成呼吸机气道高压,影响呼吸机的正常工作,所以在护理工作中须定时吸痰,但吸痰时患者会又感觉憋气、或是吸痰管的侵入照成患者呛咳。

3)限制体位引起的不舒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需长期卧床,加之为防止患者拔管而采取保护性约束使之不能自由活动,患者常会感到体位不适。

2.2 心理因素

1)沟通障碍。气管插管导管的气囊压迫声带,病人不能说话而导致的沟通障碍,进而患者的心理问题,出现烦躁甚至恐惧等心理反应。

2)孤独、恐惧等引起的不舒适。封闭、陌生的特殊治疗环境,家属又不能在身边守护,患者常感到孤独和恐惧。

2.3 社会因素

1)周围环境引起的不舒适。陌生的位置、封闭的环境、白炽灯管的照射、仪器的报警、其他病患的呻吟声和家庭经济负担及医疗费用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

3 舒适护理

3.1 针对生理因素的舒适护理

1)气管插管的舒适护理。护士在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的基础上,保持患者肢体的舒适性,要向患者解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争取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对于心情紧张不能耐受气管插管以及烦躁患者,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2]。

2)吸痰的护理。首先吸痰前应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告诉患者吸痰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应按需吸痰,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2~3min,选择合适的负压,并选择柔软合适的无菌吸痰管[3];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吸痰动作应准确、轻柔,时间不超过15s,持续吸痰时间不得超过3min。吸痰时需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纯氧吸入。

3)体位的舒适护理。每隔2h定时为患者翻身1次,对于极度消瘦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可增加翻身次数,保持患者床单位的整洁和干燥,对于肢体约束患者解释肢体约束的必要性,对于清醒且合作的患者,可适当解除约束。

3.2 针对心理因素的舒适护理

1)沟通障碍的舒适护理。耐心并柔和的向患者进行宣教,让患者明白气管插管的作用、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短期机械通气、神志清醒的患者采用点头摇头、眨眼、手势法等;对于双手能活动、有读写能力的患者,为其准备纸和笔,使用书写的方式与其交流沟通等。对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制作相关的简单词语卡片来了解患者需求,并细心观察和分析患者眼神、面部表情、口形和手势所表达的信息。

2)孤独、恐惧的舒适护理。向家属及病人解释为什么不允许家属探视的原因,并取得他们的谅解。主动关心患者,减轻其孤独、恐惧感。满足患者的需求,清醒患者,主动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情,鼓励他们克服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信赖感。病情稳定后允许家属探视,让患者感受到家属对自己的关怀,使其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3.3 针对社会因素的舒适护理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降低光和噪音的影响,在夜间,关闭大灯,使用床头灯或地灯;根据患者的需要,采用适宜的光线;护士应尽量做到 “四轻”,尽量调低监护仪的音量;各种仪器的摆放尽量避开患者的视线;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应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免引起患者的压力和恐慌[4]。进行各种操作时要有条不紊,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安全感;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让患者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在插管情况下,患者面临着痛苦的治疗,反复、恐惧和沟通障碍、疾病、环境等应激源,所产生相关生理和心理问题,若能及时发现,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护理,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增强信心,与疾病作斗争。因此,插管时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气管插管,不仅是使患者生理、心理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而且有利于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高艳敏.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J].护士进修杂志杂志,2011,26(21):2000-2001.

[2]王曙红,周建辉,邹爱丽,等.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及其影响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13-14.

[3]刘燕,虞献敏,曾玲.胸部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需求及护理对策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24-25.

[4]昝新华,郝近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舒适改变的相关因素探讨及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11-12.

[编辑] 一凡

猜你喜欢

生理插管气管
打破生理“平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