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肝强肾益气活血方治眩晕症验案两则

2014-03-24袁湘萍荆州市中医医院门诊部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髓海桃仁补益

袁湘萍(荆州市中医医院门诊部,湖北 荆州 434000)

眩晕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且易复发,据缓急分别采用平肝、熄风、潜阳化瘀等法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患眩晕症多年的患者采用补肝强肾益气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整理病案如下。

1 病案1

患者女性,56岁,2012年10月就诊。自诉50岁停经后即出现头晕不适,耳鸣如蝉,继而眼干口干,头目胀痛,腰膝酸软乏力,遇烦恼郁怒时症状加重,既往多以更年期综合症进行服药治疗无明显效果。查患者血压正常,表情急燥痛苦,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舌边可见瘀斑,脉弦细。辩证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治则当补益肝肾,平肝熄火,活血化瘀。方用黄芪20g,葛根20g,白芍15g,木瓜15g,当归15g,川芎15g,狗脊15g,甘草10g,桃仁15g,红花10g,钩藤30g,菊花15g,7剂,水煎服,日3次服用。二诊头晕、头痛明显改善,查舌红苔白,脉平,嘱其继续服药7剂以巩固疗效。停药后继续以葛根粉做食疗调养。半年后随访病证无反复。

按语:患者为更年期女性,易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致肝阴耗伤,久成虚劳。肝乃风木之脏,若肝肾日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虚阳外越,阳亢于上,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继而出现一系列阴虚阳亢之证。方中用黄芪补肝气以行气血,当归补肝养血,白芍、甘草、木瓜酸甘柔肝,葛根生津解肌,狗脊强肾壮骨,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钩藤、菊花平肝滋阴,诸药配合,共奏补肝强肾益气活血之功,使阳生阴长,取得良效。

2 病案2

患者男性,73岁,2013年1月就诊。自诉有颈椎病10多年,受凉和体位改变时易出现头晕,近半月感眩晕日久不愈,腰膝酸软乏力,少寐多梦。查体,面色?白,舌淡苔白,脉弱尺甚。辩证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治则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方用熟地20g,枣皮15g,山药15g,杜仲10g,枸杞10g,菟丝子10g,牛膝15g,酸枣仁30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7剂,水煎温服。日3次。二诊头晕症状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续服14剂。复诊舌红苔白,脉平,嘱其注意颈部保暖,适当运动。

按语:患者年老体虚,肾阳虚损,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致头晕、失眠、多梦。方中熟地、枣皮、山药滋阴补肾,杜仲、枸杞、菟丝子补益肝肾,牛膝强肾益精,酸枣仁养肝安神,当归养血,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诸药配合,补肝肾以壮阳气,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诸证向愈,效果良好。

3 讨论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邱峰等[2]对以眩晕为主诉的367例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导致眩晕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很少。西医一般是对症处理,可暂时缓解眩晕症状,但患者病情却极易反复。中医对眩晕的论述最早见于 《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素问·至真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不仅可以平肝熄风,潜阳化痰治其标,还可以滋肝补肾,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治其本。笔者在临床所见眩晕患者病程长,病久必虚,故以补肝强肾益气活血之法对其进行治疗,通过标本兼治,取得满意疗效。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 [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97-302.

[2]邱峰,戚晓昆.神经内科门诊367例有眩晕主诉患者的病因分析 [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5):350-352.

[编辑] 一凡

猜你喜欢

髓海桃仁补益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桃仁和酒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嘴唇干裂用桃仁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