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症35例临床观察

2014-03-24肖治国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癌痛甘油阿片类

肖治国(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晚期癌症尤为显著,程度重、持续伴随是其特点[1]。癌痛是大多数患者最恐惧的并发症,对癌症患者应用镇痛药物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晚期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晚期癌痛进行有效止痛十分重要[2],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目前作为疼痛患者的治疗指南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开展了对晚期癌痛的治疗,硬膜外注射镇痛作为三阶梯后的第四阶梯,已更多的被临床所接受。现就我们采用硬膜外注射酚甘油破坏神经传导的方法,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剧烈疼痛,以及观察替代阿片类止痛药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共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2.5岁。均为晚期癌症患者,其中肝癌10例,胃癌11例,结直肠癌8例,子宫卵巢癌6例。疼痛时间2~4月,平均3.1月,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时间少于3周。

1.2 操作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签署治疗同意书。常规进食,肌注阿托品(afropine)0.5mg,哌替啶(pethidne)50~100mg。治疗前给病人开放一条静脉通道,先确定支配疼痛部位的上缘或下缘的神经根从脊髓发出的水平,选择相对应的间隙为穿刺点,最高为T7-8,最低为L1-2。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3~5ml。观察5min无脊椎麻醉征象且阻滞平面与疼痛范围一致,则再缓慢注入10%酚甘油,每次0.2~0.3ml,间隔5~10min。此时询问患者的感觉,并测定感觉减退平面,直至出现满意的效果为止。累计用量4~7ml,若疼痛为单侧,注药后置病人于背侧斜位与治疗床或手术台呈45°1h,然后平卧1~2h。如双侧疼痛,注药后平卧2~3h。及时观察呼吸、循环生命体征及阻滞平面变化。

1.3 镇痛效果评价

以患者疼痛感消失或疼痛明显减轻且不需服用止痛药物为有效,反之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注药后1.5h内均感原有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所阻滞区域麻木、无痛,有轻松感,总有效率100%。所有病例中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卵巢癌分别有4、5、5、5例因癌痛缓解明显而停用阿片类止痛药,分别占40%、45%、62%、83%。其余癌痛患者也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止痛效果满意,止痛时间平均达67d。治疗后患者出现肠胀气2例、尿潴留1例、下肢乏力3例,经对症处理治疗及卧床休息1周内恢复。回访病例中,5例恢复使用阿片类止痛药。

3 讨论

镇痛是晚期癌症姑息性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有效的消除晚期癌痛患者疼痛,减轻对镇痛药物的依赖,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酚甘油为苯酚甘油制剂,注药后苯酚从甘油中逐渐释放出来,然后发挥作用[3]。酚甘油为神经破坏药,可使神经细胞脱水、变性,导致神经组织的传导功能中断,从而达到长期镇痛[4]。通过对本组35例晚期癌痛患者椎管内注入10%酚甘油的临床观察发现:硬膜外注射酚甘油可有效的消除相关部位的恶性疼痛,短期效果尤为显著,临床效果满意,并且能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几率,对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患者均能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肠胀气、尿潴留、下肢乏力等,但可在1周内得到缓解或消失。因此硬膜外穿刺注射酚甘油是晚期癌症患者止痛、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办法。

[1]郭颖,郭志华.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晚期癌痛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678-4679.

[2]董迎春,孙卫红,谭长风,等.不同镇痛方法对晚期癌痛的有效性评价 [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084-7086.

[3]杨旅军,陈雄武.椎管内注射酚甘油治疗癌痛24例分析 [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3,13(6):465.

[4]董维猛.硬膜外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42例临床观察 [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100-102.

[编辑] 何勇

猜你喜欢

癌痛甘油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聚甘油的合成工艺研究*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