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CT诊断特点及作用探讨
2014-03-23陈志荣张向胜
陈志荣 张向胜
胃间质瘤CT诊断特点及作用探讨
陈志荣 张向胜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CT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机行平扫或增强扫。总结CT特点及临床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为单发,其中良性8例,恶性5例,交界性2例;良性病例中4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恶性病例直径大于5cm,且呈分叶状密度欠均匀,有转移及浸润。多发于胃体部。结论 CT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定性的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胃间质瘤;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受检测手段的限制,易被误诊为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或漏诊[1]。近几年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完善,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也逐渐提高。本文总结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间质瘤患者的CT特点,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胃间质瘤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9.7±5.9)岁;病史为1个月~1年,平均病史(7.4±1.6)个月;全部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不适,部分患者有呕血、黑便及腹部包块。
1.2 方法 采用16层螺旋CT机,行平扫或增强扫,检查前禁食6h以上,扫描前15~20min给予肌注山茛菪碱,口服800~1000mL温开水,充盈胃腔[2]。
取仰卧位,自膈顶至髂嵴水平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先行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前给予高压注射器,肘前静脉以3mL/s流量注射100mL造影剂,注射开始后于动脉期(20~35)s,静脉期(65~70)s时扫描,层厚、间隔10mm,较小病灶层厚、间隔取5mm。
2 结果
本组胃间质瘤患者全部为单发,其中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5例。瘤体最大15.2cm×10.4cm,最小1.5cm×1.3cm。良性病例中4例直径小于5cm,且呈类圆形,其余4例直径在5cm以上,呈现圆形,并且其中有5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楚,3例边界模糊,增强扫后7例呈均匀强化。2例交界性肿瘤中,1例密度不均,但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未见明显粘连及侵犯征,1例显示密度分布均匀,边界清楚。5例恶性病例直径全部大于5cm,且呈分叶状,其中2例密度欠均匀,内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一的低密度区,1例有囊变坏死,边界欠清情况,1例大肿块推移周围脏器,1例有明显肝转移,及周围脂肪浸润。
本组7例患者发于胃体部,3例发于胃窦部,5例发于胃底部,其中4例呈现向内生长,1例向外生长,并且全部在胃腔呈不同程度狭窄状。
3 讨论
胃间质瘤是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棱形细胞肿瘤,传统观点将其归为平滑肌源性肿瘤。但是近几年,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分子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临床广泛应用,证明了胃肠道平滑肌肿瘤是一种特殊的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虽然部分可伴有平滑肌及(或)神经鞘细胞的不完全分化,但不属于平滑肌瘤[3]。胃间质瘤是具有C-kit基因突变与KIT蛋白表达为生物学特征的独立的间质瘤,呈膨胀性生长,可向腔内、腔外或内外混合生长,从良性到显著恶性不等,但不少病理学者认为,胃间质瘤的恶性潜能较难预测,但一经确定,应行手术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对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4]。
胃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症状欠缺特异性,一般表现为消化道出血[5],易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混淆,同时还伴有腹痛、腹部可扪及包块,部分患者伴呕血、黑便等,恶性肿瘤可向肝脏、腹膜、肺等部位转移,较少向淋巴转移[6]。胃间质瘤多发于胃体及胃底,此与胃癌多发于胃窦部不同。
多层螺旋CT机具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7],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层平面重建可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查看肿瘤是否向周围组织转移或浸润,同时还可显示细小钙化,增强扫描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内部密度情况[8],可提高定性的准确度,也是目前发现、诊断胃间质瘤较好的方法,可减少误诊及漏诊。
本研究发现,胃间质瘤肿瘤多发于胃体部,其次为胃底部,胃窦部最少。胃间质瘤瘤体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一定关系,一般以5cm为界线,直径小于5cm多为良性肿瘤,CT呈类圆形,且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后均匀强化,无明显粘连及浸润,少见中心坏死情况。钙化不能作为判断胃间质瘤良恶性的标准;直径大于5cm多为恶性肿瘤,CT扫呈分叶状,肿瘤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多倾向于向腔外生长,部分肿瘤中心可见囊变坏死,及溃疡、出血情况,本组3例恶性患者肿瘤经CT扫发现囊性坏死;CT增强扫部分可见不均匀强化,且较大的肿瘤边缘模糊,有明显转移及周围脂肪浸润的征象,本组1例大肿块推移周围脏器,1例有明显肝转移,及周围脂肪浸润,经诊断全部为恶性肿瘤。总之,本组经CT检查定性与病理诊断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胃间质瘤的良恶性判断可根据肿瘤大小、肿块是否有坏死、肿块边界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进行判断,肿瘤越大,越倾向于向腔外生长,更容易发生坏死,肿瘤由小到大也是其由良性向恶性转变的过程,当然其定性诊断最终仍靠病理确诊。总之,CT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定性的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1] 徐化凤,徐青,李静,等.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4):709-710.
[2] 胡水琴,吴丛军,屈艳娟.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J].医学新知杂志, 2009,19(4):233-235.
[3] 叶泳松,尚晓静.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J].广东医学,2011, 32(15):2011-2004.
[4] 尹继磊,杨素君,刘峥,等.胃间质瘤CT诊断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35(7):1291-1293.
[5] 顾广红,李晓华,邹海军.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 2010,29(3):5102-5103.
[6] 张莹.胃癌与胃间质瘤的CT鉴别诊断[J].吉林医学,2014,19(5): 4333-4334.
[7] 何文辉,周永明,倪亚康,等.胃间质瘤的CT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12,45(1):38-40.
[8] 李成明,张瑜,祝青松,等.CT诊断胃间质瘤[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34(2):145-1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10
内蒙 750306 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放射科 (陈志荣 张向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