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王派”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14-03-21杨穆佳
杨穆佳
【内容摘要】曲剧作为河南戏曲的第二大剧种,深受人们喜爱。当前,研究曲剧的艺术理论颇为欠缺,喜欢曲剧的人群也逐渐减少。作者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声乐艺术学习的爱好者,怀着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曲剧表演艺术的探究,为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发展民族歌唱表演艺术而尽绵薄之力,这也是每一位艺术从业人员理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曲剧 王派艺术 传承 创新
在河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活跃着许多地方剧种,其中曲剧是较有影响力的一个,其被誉为河南的第二大剧种。这个剧种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多彩的唱腔音乐,也拥有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以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这个剧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河南曲剧表演艺术家曲剧“王派”艺术的创始人王秀玲便是其中一位。
当前,戏曲理论匮乏,研究河南曲剧“王派”表演艺术的人也不多,作为一名从事音乐艺术学习的爱好者,本着对戏曲艺术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曲剧表演艺术的探究,势必能使老一代艺术家经过长期舞台实践积累出的艺术成果转化为新时期艺术发展的“助推剂”,使民族表演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曲剧发展概况
河南曲剧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的杂牌小调与清光绪洛阳民间歌舞踩高跷曲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高台,以擅长演出反映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三小戏”,如《兰桥会》《采桑》《周老汉送闺女》《狐狸仙闹书馆》等剧目,悲喜交加、富有情趣,获得了成功,深受百姓喜欢,殊不知这竟成为河南曲剧诞生的标志。抗日战争时期,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市县,直至安徽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在1940年,受战争影响,很多曲剧艺人流亡到豫南等地,以南阳为中心进行演出活动,有些班社被迫去山西、陕西、湖北等地演唱谋生。1947年,新生曲剧社在郑州演出时,由于政治原因,剧社被当局勒令解散。新中国成立后,曲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在河北、陕西、湖北等地也建立起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其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随着艺人团体的不断壮大,各地的剧团也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并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使曲剧在表演、唱腔等方面不断革新,既继承了传统曲剧的活泼和平凡,又吸收了京剧、昆曲、越剧的典雅和细腻,俗与雅的和谐统一,提升了曲剧的艺术品位。
二、“王派”艺术的创立与发展
河南曲剧传承人王秀玲所创立的“王派”艺术,也是在前辈老艺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不断根据时代发展,根据人们审美观的变化加以艺术革新和创造而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王秀玲曾带着“小曲子戏”从村野草台演进了省城,从省城演进了北京,演进了中南海,使河南曲剧唱红了中原,唱响了大江南北。如今,已有七旬的王秀玲仍在为曲剧艺术的发展而忙碌着。
(一)创立人——王秀玲
王秀玲是河南省著名的曲剧大师,是曲剧王派艺术的创始人。其幼年随父学唱曲剧,6岁登台,9岁主演《七仙女》一举成名,被人誉为“九岁红”。王秀玲从艺60余年来,主演过100多个剧目,成功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其在《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在《风雪配》中饰演的高秋芳、在《游乡》中饰演的杜鹃等最具影响力,观众称其为曲剧舞台上的“活林黛玉”“舞台美人”和“曲剧天使”。
若以行当划分,王秀玲当属河南曲剧闺门旦的代表人物。其表演细腻传神,唱腔甜美清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王派”艺术。聆听和欣赏王秀玲的唱段和作品,会使人清晰地感受到其形象的端庄秀丽、表演的灵动精巧、人物的聪明伶俐、唱腔的婉约明丽,“美、魅、娇、脆”等艺术特点。王秀玲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曲剧艺术的表演手段,增强了曲剧艺术的表现力,拓展了曲剧剧种的表现领域,为河南曲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王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06年,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新评出了河南曲剧“十大名旦”,这其中,有7位获奖演员出自于王秀玲的门下。近年来,更有越来越多的曲剧演员拜在王秀玲门下,潜心学习“王派”艺术和曲剧艺术。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多次获得过河南乃至全国曲剧大赛的金奖,是曲剧舞台上的主力军。以下对王秀玲的主要入室弟子做简单介绍。
1.刘艳丽:1985年毕业于河南南阳艺校,主攻花旦。曾在《屠夫状元》中饰演党凤英、在《六郎招亲》中饰演柴郡主、在《风雪配》中饰演高秋芳、在《五福临门》中饰演画儿等。曾荣获河南省戏曲大赛各类奖励,河南曲剧“十大名旦”之一。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戏曲表演学会理事等。
2.孙玉香:1980年毕业于郑州戏剧学校,从事表演工作至今。主攻花旦、闺门旦、青衣。她的唱腔优美,吐字清晰,表演细腻大方,如《风雪配》中的高秋芳、《双玉蝉》中的曹芳儿和吕碧云、《清江秋水》中的秋水等。获得过河南省首届青年演员汇演表演一等奖、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银屏赛金奖、中国第六届“映山红”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河南曲剧十大名旦(之一),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3.张兰珍:毕业于河南南阳艺术学校。主攻闺门旦、青衣,兼演小生。善于塑造不同身份,年龄、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曾在《惊蛰》中饰演桂玉娟、在《阎家滩》中饰演左桂兰、在《盘夫索夫》中饰演严兰贞、在《五女拜寿》中饰演元芳等。曾获得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河南省曲剧“十大名旦”等奖项及荣誉。
4.李卫红:1988年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主攻刀马旦、花旦,先后在曲剧《风雪配》中饰演高秋芳、《秦香莲后转》中饰演紫云、《拾玉镯》中饰演孙玉姣等。曾获河南省第二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二届曲剧演员大赛表演一等奖、第十一届“香玉杯”艺术奖、河南曲剧“十大名旦”等奖项及荣誉。
另外,还有如张晓红、乔兴娥、杨环等众多曲剧名家都是王秀玲的得意门生。如今,王秀玲的入室弟子都学有所成,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为曲剧艺术的发展不断努力着。
三、发展与创新《风雪配》
原版《风雪配》由于是老艺术人传演下来的,因此在情节设置、戏剧冲突、人物心理开掘、情感揭示等方面都比较薄弱。而其之所以又能成为一出很有影响的剧目,自然离不开王秀玲的付出。凭着剧中“装箱”“洞房”两场戏,王秀玲就能把这个剧本并不成熟的戏给唱红。有句老话说“戏在人唱”,确实如此。
2010年5月8日晚,河南省人民会堂上演了新版曲剧《风雪配》。河南省曲剧团已演出了60年之久的优秀传统剧目《风雪配》改编的新版《风雪配》首次上演。
(一)故事结构的调整
早在2008年,王秀玲的得意门生李卫红目睹了自己的老师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其思想产生了巨大震动。于是,李卫红下定决心,要尽快把王秀玲的经典剧目《风雪配》学到手,完美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在王秀玲的支持下,李卫红请来了各方专家,一起讨论新版《风雪配》的修改方案。达成共识后,才开始动笔修改。新版本除了保留原剧本最精华的“装箱”“洞房”两场戏外,对故事的结构进行了梳理。从第一场的“会文”开始,新版本的“高秋芳”便出场了——
“笑吟吟来到了绣楼之外,
装做个小丫环送上茶来。
叫二老在家中备下酒菜,
我自己选郎君才称心怀。”
短短几句,就把一个向往美好爱情的怀春少女的急切心情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通过“会文”,父亲和县太爷为高秋芳选中了“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学有才学”的“颜俊”(剧中颜俊是钱青角色冒名顶替的)。
(二)雪地场景的增加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在新剧中新增加了“雪地”一场戏,让受骗后的高秋芳在得知内情后,一气之下跑出了洞房。钱青无所适从,抓起椅子上的披风追了出去。随后,在钱青道明事情的缘由后,高秋芳被他的正直和善良感动了,并接受了这位才貌双全的穷书生。
至此,一段美好姻缘有了更深的感情基础,比起原来的一面之交两人就和好的情节更加合理,更加感人了,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突出了“风雪之缘”的主题,让剧中一号人物高秋芳有了更大、更多的表演空间,人物也更加丰满,更加真实可信了。
排练过程中,王秀玲一次又一次地深入排练场,一边看弟子排练,一边思考,然后及时把想法告诉大家,对于新版本中的一些精彩处理,她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其他改进
除了李卫红外,王秀玲的其他弟子在继承王派艺术的基础上,也对其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和新演绎。如王秀玲的弟子刘艳丽就在继承原版《风雪配》的基础上,对《风雪配》做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使全剧的结构更为紧凑合理,让舞台充满了青春气息。王秀玲也曾在其舞台艺术生涯60年纪念活动中,肯定和赞扬了刘艳丽的继承与发展,并说:“十年磨一戏,好戏就是这样磨出来。”
新版《风雪配》在河南人民会堂演出后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说明李卫红对“王派”剧目的继承和发展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河南省曲剧团领导说:“新版《风雪配》的推出,既是献给《风雪配》一剧的诞生地、首演地最好的贺礼,也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河南曲剧的又一次很好的宣传和弘扬,更是对河南曲剧‘王派艺术的极大推广与保护。”
结语
在曲剧发展史上,涌现过许多大家喜爱的艺术家,并且都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散发着艺术魅力。几十年来,河南曲剧经历了复苏与低迷、坎坷与辉煌,一路走来,如逆水行舟,坚忍不拔。虽然现代社会上有许多人对戏曲艺术有一定偏见,喜欢曲剧的人群也大为减少,但笔者认为,对任何艺术形式的了解、熟悉都要有一个过程,或许一开始不懂,但通过一步步的熟悉、研究,自然而然就会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笔者也是透过探究曲剧“王派”艺术而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演员的一句唱、一个念,能很准确地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这一点,也是一名民族声乐艺术研究者在以后的声乐学习和教学中亟待解决和重视的问题。不仅戏曲表演艺术,很多声乐表演艺术还有待于继续钻研。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并为弘扬和振兴民族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民族歌唱艺术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