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反思
2014-03-21鞠向玲
鞠向玲
关于85新潮,研究中国现代艺术的国际权威迈克尔·苏立文在《20中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一文中有一段论述:“它并非指称某个单一运动,而是多种方向运动汇集起来的澎湃大潮。艺术家们似乎倾心于所有新事物,尤其是能够与长期被隔绝的现代西方文化建立联系的新事物。”那么,这股思潮从何而来?其策源地之一——浙江美院,又是如何主动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学思想和学术高度的?我们从“85与一所艺术学府”学术研究展中去寻找答案。
关键词 85新潮 艺术学府
提起“85美术新潮”,美术界无人不知。而85美术新潮与一所艺术学府的渊源却少有人说得清楚。1985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始终围绕着学院发生并发展着,这一重要的历史特征与西方的艺术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彼时的西方,学院艺术已经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而在中国,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却大都与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国内众多的学院中,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浙江美术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与学院在80年代那种开放的国际视野和深刻的批判精神,以及其一直秉承的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着彰显这种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的基本动机,2013年11月22日,由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85与一所艺术学府”学术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将“八五”与学院的关系置入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展览聚焦于1985年前后浙江美术学院所发生的一系列艺术事件,以作品与丰富的文献资料展示80年代艺术新思潮在这所艺术学府中的发生与发展。
鉴于很多人对85美术新潮的理解过于简单化,无论是出于匡正这种简单化的理解,还是为了多维度地再现那场艺术思潮的历史成因,此次展览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旨在对历史情境的重构中探讨艺术运动的历史与社会意涵,在20世纪中国艺术现代性的整体脉络中梳理学院艺术及其艺术教育的力量。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所说:“将近30年过去,‘八五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来代表1985年前后的艺术新潮运动。这种表述在某些时候被用来指向反学院、反体制的意识形态思潮。这种表述让诸多研究者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中要么望而却步,要么主观臆断。显然,我们正是要剥去其意识形态化的衣袍,还原历史本身的可能性。历史是一个暗箱,多少真实发生的事被存入这个暗箱,需要以研究的动机去寻幽探秘、曝光显影,去再现当年学院的教学变革和思想滥觞的全面背景。‘八五的学院是‘八五的胎床,学院国际交流的背景,各种学术力量的聚集与动员,形成发自基层的民学思想;学院鼓励和尊重实验的精神传统使内部的抗争和论辩跬积而成变革的重要背景。正是这种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氤氲而成内在于‘为艺术战的学术蕴涵,始终支撑着学院的革命性力量,培养了生生不息的觉醒和变革的群体。如何彰显这种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并历史地关注其中的正能量,恰是我们将‘八五与学院的关系置入当代美术史研究的基本动机。”
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特别指出,从展览所梳理的文献和对各种艺术现象再度的研究,可以看到当年的浙江美术学院充满了学术思辨和争鸣的活跃气氛,从国立杭州艺专萌发的中国美术现代取向在学术精神层面上形成了内在的支撑动力,不同学科领域的视野拓展自然冲破了原有的教学法则,外来艺术观念更是激发了青年学子艺术实验的方式……对1985年前后青年美术群体汇成的艺术运动,以往的观察和评判主要聚焦于它的社会性成因,这个展览提示了一所艺术学府与艺术运动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对85美术新潮源起的片面认识,使研究中国当代美术史的目光更多从一般的外部条件转向内在的学术理路。85美术新潮的实质是美术上新的“思”潮,“思”从何来,“思”的文化逻辑是何种情状,艺术运动与社会变革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都值得再研究再认识。艺术学府如何站在当代文化的前沿,主动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学思想和学术高度,更值得关注和期待。
虽然一直以来对85新潮的论辩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既是一场艺术运动,也是一场文化运动,它所激发的是一种新的活力,也是一种艺术的希望。一如当年“浙江美院中青年教师画展”在前言中所表达的:“逶迤地前进总比原地踏步好,选择中的探索有闪光亦有徒劳,有成功也必然会有失败,这只是途中跬步,绝不是艺术的终端。”
可以说,85新潮的中坚力量都是来自于院校的,有学者认为,整个80年代的文化热都裹挟着涌动的艺术激情。不错,艺术家这一职业直到今天都被人敬仰着,以至演绎出了每年艺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惊人景象。然而,艺术何以由拥有天赋和梦想者心中的殿堂沦落为情非得已的升学下策之选呢?虽然这代表不了全部艺术教育的情状,但是这样的艺术教育现象,是值得反思的。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关注自我
“85与一所艺术学府”展览分为“历程”“论争”“突围”“新潮”四个单元,深入考察了1985年前后这所艺术学府内外的艺术意识和现实情境,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一幕全面展示出来。其中,“突围”单元以丰富的文献和作品呈现了1985年前后学院内部的一系列探索与实验,展示出“开放”与“解禁”是如何历史地将中国艺术的命运与学院主体的实验粘连在一起,学院的艺术家们如何以其创造、实验的精神,从种种因袭中突围而出,开辟出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
除了对那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的始末的全面解析,展览所呈现的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让人们了解到那场艺术运动中的新观念、新形式对传统的颠覆的同时,也将传统的艺术教育中衰败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旧有的教育模式面临着转型。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更容易引起艺术教育与艺术家关系的思考,那一时期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是今天的艺术家所不及的,同样,在艺术教育领域,艺术大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也是今人难以企及的,如被誉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 之一的赵无极说,“我觉得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你把你的心交给他们,要诚恳。”也正因为老一辈的“百年树人”,在现当代的艺术发展历程中,学院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家。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艺术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如果说85美术运动是为了求变、求新,打破政治上的束缚,获得艺术创作抒发个性的自由一样,今天的艺术教育,则面临着在异中求同的考验。当下的美术教育,早已突破传统的“美术”范畴,而兼容了影像、行为、装置、动画设计、新媒体等多种艺术方式。一切新内容以及今后可能再出现的新的艺术方式,都会自然地融入当代艺术教育中,并且受制于文化发展的引领。
如果说当下美术界可有与85新潮之深远意义相比的历史现象,能否说是基础美术教育所进行的深入改革?或者美术学科连同艺术学升门类所获得的独立地位?抑或是当今的美术创作更加明显地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更或者说是美术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源数量,进而扩大了美术从业者的队伍?再或者说是美术作品形式的多样化达到了前所未有?显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答案。
今天的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市场的挑战。虽然培养优秀的艺术家与培养普通的艺术从业者之间并不矛盾,然而受制于体制及社会风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寻找一种新的有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才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真正任务。同时,相较于艺术创作、表演及实践的突出表现,艺术研究的衰弱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在学科领域,艺术学学科的自疑,在艺术学升门类后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声音,即对艺术学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关系上的怀疑。虽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在《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中给出了一定的解释,相信在没有彻底理清各学科之间关系前,这种自疑还会持续下去。
可以说,今天的艺术教育,正如85新潮一样,开始关注和反思自我,但还没有真正找到自我。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一个世纪。在这一个世纪中,这一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经历着起起伏伏的命运。然而,无论是被漠视,还是被重视,美育的崇高价值一直被世人所公认。在美育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被越来越强化的今天,艺术教育走上了一个让人无法不重视的台阶。今天,是否应该在艺术市场的激烈商业竞争中,让艺术教育的时代作为突显出来?
关键词 艺术理想 时代作为
对于艺术来说,与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规律。可以说每个年代、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关的艺术理想与社会意识。“做这个展,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姿态,我们要做什么呢?85新潮到底给我们什么能量?我们将这个展放在20世纪大历史背景下,呈现出85新潮的丰富性、矛盾性。我们不是为85新潮盖棺论定,也不是树立丰碑,而是勾连起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发展。”策展人高士明的一番话道出了此次展览的目的。85新潮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么大的历史功绩,而在于它的深远影响,它为艺术领域所带来的思辨和争鸣的氛围。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艺术家的作品展获得了空前自由,可无数作品展却显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和部分艺术家艺术理想的迷失。而85美术新潮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只考虑作品的形式、表现的观念以及反映的现实意义、哲学含义等,而较少考虑商业、市场等因素,他们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独特的价值取向。当时的作品可以说是完全理性的,纯粹是从自己的思考角度出发,根据艺术家自身的经验来创作作品。
很难说今天的艺术家不是从自身的理想出发来创作作品,因为作品的商业价值无法等同于其自身价值,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却可以合二为一。就如同艺术院校所培养的学生,真正具有艺术才能的,大多也可以胜任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极端情况除外)。艺术理想与创作者的生存质量并不冲突。
通过此次展览,在今日中国艺术的文化语境中,如何加强艺术的自觉、推动艺术的创新等问题呈现在学院艺术教育面前。其中所展开的关于当年的教学法则、艺术观念、学术思辨等的讨论,也提醒着今天的艺术学府理性思考,它们当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身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从非专业艺术教育角度来说,无数业内专家学者不断撰文呼吁中小学加强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大学增加艺术教育公共课程,而真正提高全民的艺术素养,却始终没能形成一定的社会风气。从专业艺术教育角度来说,当今的艺术教育,缺乏一种人文精神是不争的事实。艺术教育繁荣表象的背后,隐藏着多重矛盾:
首先是数量的激增反而助推了质量的下滑。中国艺术人才网发布的《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说,“在全国高考学生数量总体回落的大背景下,2013年艺术类考生人数却创新高,逼近百万,占高考考生10%。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70%因为就业不理想而改行,艺术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强艺术教育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艺术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课题。艺术教育无论是对普通艺术工作者的培养,还是对艺术家的造就,都在当今艺术史的发展中显得步履维艰。较之当年的85新潮,当今艺术创作的热情没有减退,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两者却在社会意识的变化中曲折发展着。
另一个问题就是,当今的高等艺术教育看似生机勃勃,而其步伐在某些方面显现出来的迟缓却是令人担忧的。“最近10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师人数已经从2001年的4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57万人。但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规定课时数的教学需求,目前中小学这一块,音乐、美术教师的缺额数还比较大。”2013年12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专职艺术教师短缺,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艺术教育质量、制约美育发展的一块短板。同时,他还指出,要“在美育机制创新上,采取突破性的举措,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艺术教育评价制度”。足见艺术教育改革的决心和重点。在教育改革即将“动真格”的历史节点,我们也希望艺术教育在这股改革的浪潮中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已经出现的一股艺术教育的热潮正在鼓舞着人们,让人们主动去迎接艺术教育的洗礼,包括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引导,如今天的美术馆的艺术教育、剧院的艺术教育、博物馆的艺术教育等,都让人们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艺术教育的春风。除去艺术教育资源不均衡等所导致的农村艺术教育条件欠缺,在很多城市家长的心中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让孩子接受一定的艺术熏陶,是会使其获益终生的。
今日中国艺术教育的时代作为,便是唤醒了全民艺术教育的自觉意识。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