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歌唱发声中几个矛盾问题的再认识

2014-03-21韩秀琴

艺术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平衡矛盾

韩秀琴

【内容摘要】在声乐学习中会经常提及“靠前”与“靠后”、“高位置”与“深气息”、“打开”与“集中”等术語。文章针对这些听上去有些矛盾的问题,提出在声乐训练中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在对立中寻找平衡,熟练掌握歌唱时人体“乐器”的运动状态,实现位置、呼吸、共鸣的整体统一,从而保证歌声更加完美。

【关键词】矛盾 平衡 调整状态 整体统一

老子曾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和,前后相随。”这道出了世上万事万物在对立中获得平衡的道理,歌曲演唱也是如此。在长期的声乐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歌唱中各种因素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是对立统一的和谐存在,过于强调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破坏整体歌唱效果。这就要求歌者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在对立中找平衡,以实现位置、呼吸、共鸣整体统一,使歌声更加完美。

一、歌唱发声的“靠前”与“靠后”

在声乐训练过程中,声音靠前、靠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靠前”正确,还是“靠后”正确,到目前很多学派依然为此争论不休。在声乐学习实践中,有的教师强调要靠前,把声音打到眉心处,而且要找到所谓“面罩”的感觉。有的教师则强调要向后唱,努力使声音向脑后上方唱。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和把握。

笔者通过实际的演唱与教学,认为声音的“靠前”与“靠后”都不应该是绝对的,只应把其作为一种调节共鸣的心理感觉。通俗的理解就是:歌唱时一定要找到声音靠后、向上的感觉,且不要担心其客观效果是否靠前。舞台上,往往歌唱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是不一致的,靠后是歌唱中的过程或意念,靠前是歌唱者最终的结果或效果。

许多歌唱家这样描述:“别人听到是球般大的共鸣,而歌唱者感觉共鸣只有针尖般大小。”一个好的声音,应该是从喉出发,在软腭、舌的中后部和咽腔形成母音,经过舌尖、舌面、硬腭和唇齿等的阻气作用,形成字和各种音高,从口中送出。这时歌唱者的心理感觉好像声音不是平直地从嘴里推出来,而是穿过腭弓,先向前,再向上,从头顶向后上方飞出。换句话说,“靠后唱”是指歌唱者对声音走向的一种心理感觉,关键的技术是不能让声音“窝”到喉咙里。这样别人听起来,因为泛音共鸣产生的效果,传出的歌声并非靠后,反而是靠前的,且音色也会纯净明亮许多。

“靠前”与“靠后”是矛盾的表象,它们辩证地统一于歌唱发声过程中,跟射箭极为相似,越向后拉,拉得越得力,箭就射得越远。在歌曲演唱实践中,歌者要把“靠前”“靠后”辩证地统一起来,坚信歌唱发声是“靠后唱、向前传”。学习实践中我们可以“想象头部中间有一条垂直线,d2以下的音感觉垂直上升,d2开始向后上方移动,根据音高和母音的不同,其倾斜程度也有所不同,随着音高的不断上升,用心理上想唱到垂直线后边的方法,使母音变圆、变暗,声音感觉向上向后拉,使声音圆润、饱满”。①目前,声乐界依然有这样的认识,认为民族唱法是靠前的,美声唱法是靠后的。实际上,这是理解上的错误,简单地归纳都显得片面和笼统,现实中两种唱法,在意念上声音走向都是向后的,但听起来声音却都是向前的。正如沈湘所说:“好的方法其最后结果一定靠前。”②

二、歌唱中的“高位置”与“深气息”

声乐训练中常提及“声音位置”问题,现实中“声音位置”往往是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所谓“高位置”与“深气息”,其实质就是共鸣腔的调节、运用和共鸣位置的问题。即人体发声是靠气息带动声带振动发声,但这种微弱的声音只有通过人体共鸣腔引起共振,产生共鸣之后,才能变成或圆润、或明亮的优美声音。

概括来说,“高位置”与“深气息”还是一种歌唱发声时的心理感受,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常用这对词语,一方面讲高、讲“上”,一方面讲低、讲“下”,两者表面上对立,是歌唱发声中的又一对矛盾共同体。一般初学者为了追求声音高位置,认为努力地往头腔里唱,头部用力了就有高位置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另一方面,为了“深气息”,努力往下用力,往往导致呼吸状态僵持,发声困难。

那么如何获得“高位置”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首先,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形成良好的气息支持,在音高、音色、音量发生变化时,确保气息协调、平衡;其次,要保证口咽腔的充分打开、后咽壁的挺立和喉头的稳定,这就是歌唱练习时常说的“张开嘴”,带动各腔体贯通,有助于获得头腔、胸腔共鸣;最后,要确保起音柔和,不可因为“深气息”而无节制地冲击声带,要保证气息流畅、发声器官动作平滑,从而保证声音灵活自如。要做到以上几点,平时要注意科学训练,坚持用闭口m或开口n练习哼鸣,锻炼对气息的控制,感受喉头的打开与稳定,努力找到头腔共鸣,训练时努力想象气息对声带的“抚摸”,这是一种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坚持用母音u练习,打开头腔共鸣的通道。此外,声乐训练时常用低头、弯腰或边下蹲起立边发声的方法辅助寻找声音的高位置也是十分有效的。“想要得到高位置就要提起软口盖、抬大牙和颧骨等,提起上面是为了打开牙关,解放下巴、舌根一带的紧张力,找到声音的焦点。”③

而“深气息”更是一种感觉上的描绘,就是想象用意识、力量、感觉来呼吸,做到深吸气就可以打开喉咙,找到呼吸的支点,使横膈膜下降,带动下腹腔产生向上的压力,形成歌唱发声需要的呼吸状态,这是保持良好歌唱状态的必要条件。

总之,不断反复的训练是获得“高位置”与“深气息”的前提,对于民族唱法也好、美声唱法也好,都是必要的。

三、喉咙、腔体的“打开”与声音的“集中”

歌唱艺术是发声器官与其他器官相互配合协调动作的结果。人体“乐器”即发声器官必须要经过严格训练,不断完善人体乐器,才能获得最佳声音效果,唱出优美的歌声。喉咙、腔体的“打开”与声音的“集中”是声乐教学过程中又一对矛盾统一体。

声乐教学中常说的“打开”是指共鸣腔(喉、口咽腔、鼻腔等)随着音高的变化不断调节形状,特别是根据声带振动频率的变化,达到对声音的强化和美化,必须做到各个腔体相互贯通,产生理想的共鸣。“打开”除了口腔和咽腔的张开,还包括胸腔及两肋的张开,这些都是歌唱发声最为关键的共鸣部位。关于“打开”训练,有很多十分成熟的训练方法,总结起来,最容易被感受和体验的方式包括“打哈欠”训练法、“微笑”训练法、“闻花”训练法、“母音”训练法等。其中最关键的是学会正确呼吸,正确使用共鸣腔,克服“提喉”的常见问题。在歌唱发声练习中常用比较容易打开的“a”“ao”“u”等音练习打开的状态,但是在唱一些闭口音的时候,也同样要求打开喉咙,小舌头抬起,竖起后咽壁,舌头放松。因此可以这样说,“打开”的训练,就是人体“乐器”歌唱时形成合理状态的训练。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钟·萨瑟兰谈到打开喉咙的感觉时说:“我想应该是喉咙里没有东西的感觉,如果我感觉喉咙里有任何东西,我就知道自己唱得很糟糕了,打开喉咙对我来说是一种完全放松的感觉,我感觉注意最多的是让下巴往下掉。”④

所谓声音的“集中”也是声乐教学中采用的保持正确共鸣方法的理解。它既是对声音音色的感觉,也可以说一种歌唱技术技巧。追求有整体感的声音,必须做到声音的“集中”。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认为:“为了集中(或关闭)效果而进行的操作,一定得在硬口盖部分由上唇和眉下的这部分肌肉去做。”⑤训练中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正确的歌唱呼吸,而打开喉咙、口咽腔等共鸣腔体是最关键的前提。只有做到打开腔体,才能使声音集中在声音通道中运行。所以说,这是意识控制,更是技术操作,歌唱者只有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打开”和“集中”才能做到位。所以大家常说,没有“打开”就没有真正的“集中”,只有参与发声的器官与意识的调节配合得当,才能使声音集中,才能获得宏大的音量、宽广的音域、圆润的音色,即有整体感的声音来诠释完美歌曲,引发听者共鸣。

声乐训练中,除了以上谈的几对矛盾外,歌唱中还有很多需要平衡的力量,如紧张与松弛、真声与假声、呼与吸、咬字与吐字等,都是相对而又统一的。歌唱发声训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深刻认识到平衡的重要性,科学有效地调整歌唱时发声、共鸣腔体的运动状态,才能保证歌唱的声音更加完美。

注释:

①刘朗.声乐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②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③苏向丽、王贵敏.歌唱发声中的对立与平衡[J].艺术教育,2007(8).

④杰罗姆·汉奈斯,黄伯春.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歌唱之四——钟·萨瑟兰谈歌唱[J].人民音乐,1991(7).

⑤周晓燕.声乐表演艺术文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猜你喜欢

平衡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神秘的汀娜
对一道杠杆的平衡试题的探讨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李显龙谈南海争议玩“平衡”
架桥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