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留白,让数学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4-03-21张春娣
张春娣
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问题提出后留白、在探究活动时留白、在评价时留白,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和更多表达的机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在问题提出后留白——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1.课前留白——预习介入,引发关注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若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并提前实践,课始时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秀一秀,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认识上的难点,有的放矢地都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执教《千克的认识》时,教师可课前提问:1.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2.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是1千克?课始,老师问:课前提的问题你们都思考了吗?学生都说思考过了。于是教师留出5分钟时间,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上来谈谈对1千克的认识。老师就在一旁静静地倾听:两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两袋500克的盐是1千克;20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1千克就是1000克,是两斤……
仅靠课堂短短40分钟的学习,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和感受是不深刻的,可见在新课前预习介入留出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问题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积累感性的生活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
2.课始留白——问题导学,点燃学习热情
课的导入就如乐曲的前奏,好的前奏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精心设计,课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在提问后微笑着等一等,留出片刻的白,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执教《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时,导入环节我这样设计: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成语,你知道他们是数学中的什么吗?接着课件出示成语:有始有终、有头无尾、无始无终。这时每个学生的眼睛都盯着屏幕,教室出现从未有的安静,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1分钟后马上有学生回答,并且表达得非常清楚:有始有终是线段,有头无尾是射线,无始无终是直线。“真是太精彩了!”我即时表扬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通过导入环节提问后的等待,我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思考状态,为后续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探究规律时留白——激活思维求异创新
1.在独立思考时留白——激活思维火花
独立思考时留白,就是留一定时间,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尽量创造条件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从而真正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揭示课题后,我请学生用自己需要的工具来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把发现填在报告单里,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自己看书。结果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自主探究中绽放:孩子报告单上赫然写着“用直尺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直角比较,发现长方形有4个直角”“通过度量和折一折,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上下和左右两条对边相等”“长方形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总结找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
教师并没有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去研究,而是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当教师发现学生已发现长方形所有特征后,再请学生交流发现,展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整个过程做到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让学生独立思考时留白,可以激活和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质疑、争辩处留白——激发探究激情
“疑”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是增长智慧的阶梯,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502-315,学生有两种答案,教师把答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197和187),有的认为197正确,有的认为187正确,老师做了一个停止手势说:“到底谁正确?我给你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巡视各组讨论情况,有些借助计数器帮助理解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十位是0要向百位借一,百位是1表示1个百就是10个十,10个十被个位借走1就剩9个十,个位2加上借来的10就是12,所以是187。有的孩子根据上一节课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利用知识迁移直接说出算法。
两种思路在学生的相互补充甚至适当争辩后脱颖而出,而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表达、思维碰撞后再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孩子理解每一步竖式的含义。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后,老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3.在困境中留白——挖掘思维潜能
困境中留白就是教师设计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稍等片刻学生思考不出来,教师不急着讲解,而是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静静思考,直至得出结论或想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留白设计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但又不肯深入思考的学生。笔者认为,深入思考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思维层次高的问题,让学生先碰壁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很有必要。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先请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以后马上有学生叫出来:“老师,这道题做不来。”“真的不能做吗?请不要急,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时间。”于是学生都静下来,进入深思状态,有些在观察数据特点,有些先确定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再算出一条边上的积,逐个进行尝试。2分钟以后有学生欣喜地叫出来:“张老师,我做出来了!”“噢,你做出了一种,再想想看,还有别的做法吗?”学生再次进入思考状态,教师继续巡视,发现有部分学生两种都做出来,于是我请学生停下来,暗自高兴地说:“刚才说做不出,现在又说能做,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学生跃跃欲试,小手高高举起,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很多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
现在的学生稍作思考觉得题目做不出,第一反应就是不会,不肯深入思考,智慧的教师要摸透学生的心理,请学生再看一看、想一想,多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评价时留白,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1.在即时性评价时留白——启迪思维畅所欲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必然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听觉思维能力强、反应敏捷的学生马上就会举手回答问题,这时老师千万不能急着评价,不然中下游学生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潜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把热情的鼓励送给他,给他以充足的时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思维过程,教师若能每节课都做到这一点,每一位学生都会变得大胆、自信,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精于分析、巧于解决问题。
2.在作业评价时留白——自由选择放飞想象
平时,教师在作业布置时都要求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希望达到一样的教学目标,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强、动作快,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弱、动作慢,动作慢的孩子还是要教师耐心去等待,用信心去期望。教师应设计一些多层次、弹性大、操作性强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留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想象力。endprint
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问题提出后留白、在探究活动时留白、在评价时留白,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和更多表达的机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在问题提出后留白——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1.课前留白——预习介入,引发关注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若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并提前实践,课始时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秀一秀,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认识上的难点,有的放矢地都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执教《千克的认识》时,教师可课前提问:1.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2.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是1千克?课始,老师问:课前提的问题你们都思考了吗?学生都说思考过了。于是教师留出5分钟时间,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上来谈谈对1千克的认识。老师就在一旁静静地倾听:两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两袋500克的盐是1千克;20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1千克就是1000克,是两斤……
仅靠课堂短短40分钟的学习,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和感受是不深刻的,可见在新课前预习介入留出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问题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积累感性的生活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
2.课始留白——问题导学,点燃学习热情
课的导入就如乐曲的前奏,好的前奏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精心设计,课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在提问后微笑着等一等,留出片刻的白,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执教《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时,导入环节我这样设计: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成语,你知道他们是数学中的什么吗?接着课件出示成语:有始有终、有头无尾、无始无终。这时每个学生的眼睛都盯着屏幕,教室出现从未有的安静,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1分钟后马上有学生回答,并且表达得非常清楚:有始有终是线段,有头无尾是射线,无始无终是直线。“真是太精彩了!”我即时表扬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通过导入环节提问后的等待,我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思考状态,为后续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探究规律时留白——激活思维求异创新
1.在独立思考时留白——激活思维火花
独立思考时留白,就是留一定时间,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尽量创造条件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从而真正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揭示课题后,我请学生用自己需要的工具来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把发现填在报告单里,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自己看书。结果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自主探究中绽放:孩子报告单上赫然写着“用直尺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直角比较,发现长方形有4个直角”“通过度量和折一折,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上下和左右两条对边相等”“长方形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总结找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
教师并没有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去研究,而是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当教师发现学生已发现长方形所有特征后,再请学生交流发现,展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整个过程做到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让学生独立思考时留白,可以激活和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质疑、争辩处留白——激发探究激情
“疑”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是增长智慧的阶梯,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502-315,学生有两种答案,教师把答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197和187),有的认为197正确,有的认为187正确,老师做了一个停止手势说:“到底谁正确?我给你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巡视各组讨论情况,有些借助计数器帮助理解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十位是0要向百位借一,百位是1表示1个百就是10个十,10个十被个位借走1就剩9个十,个位2加上借来的10就是12,所以是187。有的孩子根据上一节课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利用知识迁移直接说出算法。
两种思路在学生的相互补充甚至适当争辩后脱颖而出,而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表达、思维碰撞后再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孩子理解每一步竖式的含义。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后,老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3.在困境中留白——挖掘思维潜能
困境中留白就是教师设计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稍等片刻学生思考不出来,教师不急着讲解,而是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静静思考,直至得出结论或想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留白设计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但又不肯深入思考的学生。笔者认为,深入思考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思维层次高的问题,让学生先碰壁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很有必要。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先请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以后马上有学生叫出来:“老师,这道题做不来。”“真的不能做吗?请不要急,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时间。”于是学生都静下来,进入深思状态,有些在观察数据特点,有些先确定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再算出一条边上的积,逐个进行尝试。2分钟以后有学生欣喜地叫出来:“张老师,我做出来了!”“噢,你做出了一种,再想想看,还有别的做法吗?”学生再次进入思考状态,教师继续巡视,发现有部分学生两种都做出来,于是我请学生停下来,暗自高兴地说:“刚才说做不出,现在又说能做,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学生跃跃欲试,小手高高举起,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很多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
现在的学生稍作思考觉得题目做不出,第一反应就是不会,不肯深入思考,智慧的教师要摸透学生的心理,请学生再看一看、想一想,多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评价时留白,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1.在即时性评价时留白——启迪思维畅所欲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必然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听觉思维能力强、反应敏捷的学生马上就会举手回答问题,这时老师千万不能急着评价,不然中下游学生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潜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把热情的鼓励送给他,给他以充足的时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思维过程,教师若能每节课都做到这一点,每一位学生都会变得大胆、自信,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精于分析、巧于解决问题。
2.在作业评价时留白——自由选择放飞想象
平时,教师在作业布置时都要求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希望达到一样的教学目标,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强、动作快,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弱、动作慢,动作慢的孩子还是要教师耐心去等待,用信心去期望。教师应设计一些多层次、弹性大、操作性强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留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想象力。endprint
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问题提出后留白、在探究活动时留白、在评价时留白,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和更多表达的机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在问题提出后留白——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1.课前留白——预习介入,引发关注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若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并提前实践,课始时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秀一秀,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认识上的难点,有的放矢地都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执教《千克的认识》时,教师可课前提问:1.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2.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是1千克?课始,老师问:课前提的问题你们都思考了吗?学生都说思考过了。于是教师留出5分钟时间,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上来谈谈对1千克的认识。老师就在一旁静静地倾听:两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两袋500克的盐是1千克;20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1千克就是1000克,是两斤……
仅靠课堂短短40分钟的学习,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和感受是不深刻的,可见在新课前预习介入留出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问题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积累感性的生活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
2.课始留白——问题导学,点燃学习热情
课的导入就如乐曲的前奏,好的前奏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精心设计,课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在提问后微笑着等一等,留出片刻的白,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执教《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时,导入环节我这样设计: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成语,你知道他们是数学中的什么吗?接着课件出示成语:有始有终、有头无尾、无始无终。这时每个学生的眼睛都盯着屏幕,教室出现从未有的安静,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1分钟后马上有学生回答,并且表达得非常清楚:有始有终是线段,有头无尾是射线,无始无终是直线。“真是太精彩了!”我即时表扬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通过导入环节提问后的等待,我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思考状态,为后续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探究规律时留白——激活思维求异创新
1.在独立思考时留白——激活思维火花
独立思考时留白,就是留一定时间,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尽量创造条件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从而真正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揭示课题后,我请学生用自己需要的工具来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把发现填在报告单里,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自己看书。结果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自主探究中绽放:孩子报告单上赫然写着“用直尺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直角比较,发现长方形有4个直角”“通过度量和折一折,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上下和左右两条对边相等”“长方形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总结找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
教师并没有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去研究,而是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当教师发现学生已发现长方形所有特征后,再请学生交流发现,展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整个过程做到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让学生独立思考时留白,可以激活和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质疑、争辩处留白——激发探究激情
“疑”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是增长智慧的阶梯,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502-315,学生有两种答案,教师把答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197和187),有的认为197正确,有的认为187正确,老师做了一个停止手势说:“到底谁正确?我给你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巡视各组讨论情况,有些借助计数器帮助理解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十位是0要向百位借一,百位是1表示1个百就是10个十,10个十被个位借走1就剩9个十,个位2加上借来的10就是12,所以是187。有的孩子根据上一节课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利用知识迁移直接说出算法。
两种思路在学生的相互补充甚至适当争辩后脱颖而出,而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表达、思维碰撞后再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孩子理解每一步竖式的含义。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后,老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3.在困境中留白——挖掘思维潜能
困境中留白就是教师设计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稍等片刻学生思考不出来,教师不急着讲解,而是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静静思考,直至得出结论或想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留白设计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但又不肯深入思考的学生。笔者认为,深入思考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思维层次高的问题,让学生先碰壁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很有必要。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先请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以后马上有学生叫出来:“老师,这道题做不来。”“真的不能做吗?请不要急,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时间。”于是学生都静下来,进入深思状态,有些在观察数据特点,有些先确定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再算出一条边上的积,逐个进行尝试。2分钟以后有学生欣喜地叫出来:“张老师,我做出来了!”“噢,你做出了一种,再想想看,还有别的做法吗?”学生再次进入思考状态,教师继续巡视,发现有部分学生两种都做出来,于是我请学生停下来,暗自高兴地说:“刚才说做不出,现在又说能做,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学生跃跃欲试,小手高高举起,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很多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
现在的学生稍作思考觉得题目做不出,第一反应就是不会,不肯深入思考,智慧的教师要摸透学生的心理,请学生再看一看、想一想,多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评价时留白,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1.在即时性评价时留白——启迪思维畅所欲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必然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听觉思维能力强、反应敏捷的学生马上就会举手回答问题,这时老师千万不能急着评价,不然中下游学生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潜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把热情的鼓励送给他,给他以充足的时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思维过程,教师若能每节课都做到这一点,每一位学生都会变得大胆、自信,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精于分析、巧于解决问题。
2.在作业评价时留白——自由选择放飞想象
平时,教师在作业布置时都要求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希望达到一样的教学目标,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强、动作快,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弱、动作慢,动作慢的孩子还是要教师耐心去等待,用信心去期望。教师应设计一些多层次、弹性大、操作性强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留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想象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