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汉至隋唐北方民族史》为例谈高校历史教学改革
2014-03-21程嘉静
程嘉静
摘 要:古代的北方民族史,由于涉及到许多的民族,并且我们所看到的典籍大多是以中原的政权为主题来记述的,少数民族历史记载显得零散而含糊,要把这门课上好,就需要清楚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多媒体;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67-02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鉴于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即以以前发生的事为教学内容,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激活教学过程。吉林大学文学院王剑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中指出,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重政治史与经济史,轻文化史。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而对于古代的北方民族史,由于涉及到许多的民族,并且我们所看到的典籍大多是以中原的政权为主题来记述的,少数民族历史记载显得零散而含糊,要把这门课上好,就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一、准确的课程定位
高校历史学科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首先应该明确课程的讲授对象、课程的课时数,课程性质(基础课还是选修课),结合本校历史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比如赤峰这个地方地域优势比较明显,研究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以及蒙古族文化都是特色的教学方向,也是赤峰学院要打造的特色,而《秦汉至隋唐北方民族史》是专业选修课,又针对的是本科生,所以课程要选一些比较典型的专题进行讲授,并且注重和现实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不是不分主次,逐一讲授,这样就导致宽而泛,个个都讲,结果就是每个都讲不深入。针对这些专题,选择典型的史实进行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体现学术和通俗相结合的原则
授课太深奥会导致学生昏昏欲睡,讲授太浅显又不符合大学的教学指导思路。想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就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学术方面而言,教师要用不断更新的信息不断充实教案,扩充教学内容,把学科最前沿的成果和动态及时地传授给学生。诸如一些学者的观点,针对某一问题不同学者的不同见解,都是教学所要谈及的内容。就通俗方面而言,教师要把所传授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着实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电视栏目,比如《百家讲坛》,在其经过了一段探索之后,终于在2005年由于北京市社科院的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大获成功而找到突破点:即传播传统历史文化知识。邀请能说的名家,选择好话题,把话题说透。而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照本宣科,有时候甚至老师自己都不明白书本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也没能真正的读懂历史的某一领域,所以深入浅出的去讲授就是一个大问题。通俗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和知识的广泛积累的基础上,在没能真正理解透书本知识时,讲授出来的东西只能和教材大同小异,做不到通俗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听课和看书是一个概念,所以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为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必须把学术和通俗相结合。王立群教授的《汉代风云人物》和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均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讲授方式。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知识的逐步网络化,对于教学的要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讲授课程时还只是采用传统的板书进行讲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平时接触的影视资料也较多,如果老师只是停留在口口相传的层面上,必然导致课堂的生动性缺乏。同时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概念、年代和数字,尤其是北方民族的制度、生活、习惯上的一些特殊性,一些专有的名词不太好把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又无法准确地口头表达,这个时候多媒体就显得更加必要。诸如大型系列纪录片、纪实性影片、故事影片、名家学术视频、教学短片、音乐视频等都可以作为多媒体的内容。多媒体运用现代化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信息能够全方位对一些民族词汇进行定义,便于理解和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生动真实、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直观具体等特点,它既能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一本书、一只笔“填鸭式”的教学,又能使纪录片、影视正剧通过课堂展现给学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学生观看之后如果再做一些辅助性的讲解以及相应的启发式提问,鼓励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拿各个民族的族源来说,就是一个复杂而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秦汉至隋唐北方民族史》的讲解,如何能通过零星的资料传达完整的历史事实,不仅需要深厚的古文功底,还需要有民族方面知识的不断积累。但是如果光是用语言去表达,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情,比如鲜卑民族的迁徙路线等,就可以借助生动直观的图片、音像等表现方式让学生很清晰地了解到鲜卑的迁徙过程及路线,图文并茂,提高学习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鲁迅先生早就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
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只是教学中的辅助环节,在课堂上要有重点、有目的的选择具有典型性、说服力强的历史资料,同时对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加以甄别,把其中演绎的部分要给学生点出来,再进一步结合文献资料以此来还原真实的历史。所以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注意和讲授紧密相结合,多媒体的播放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多媒体运用。影片中发现的问题在讲授中给以解决,使得讲授和多媒体教学不会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关联,有因有果。如在给学生观看《匈奴王阿提拉》这部影片时,就涉及到匈奴人的丧葬习俗,影片以真实的场景再现了匈奴人的剺面习俗,令学生们唏嘘不已,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点,因而在看完影片之后,就要进一步讲授这种习俗的具体表现以及引发对匈奴人性格和文化的思考。
四、注重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综合运用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炳文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原始文献的学习》中认为: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加强基本历史文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文献;历史文献阅读的能力是历史系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包含繁体字的识认、文意的理解和标点断句,这需要通过阅读原始历史资料来培养。换言之,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文献资料是第一步。但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古文兴趣普遍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逐步引导,循序渐进,不断培养其阅读古文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能力。对于《秦汉至隋唐北方民族史》而言,文献资料的阅读更是关键,因为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的便于理解的课程,网络和媒体资源相对少一些,对一些问题,比如匈奴的族源、鲜卑政权的性质等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分歧,要想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必须潜下心去读各种历史典籍,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针对纷繁复杂的媒体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课件的设计上从古文资料上下功夫,去伪存真,剥开历史的迷雾,弄清事实的真相,打破“万事不决求百度”的社会认同。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考古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面对如此宝贵的第一手挖掘材料,我们没有理由视而不见,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要不断渗透考古的新发现新成果,结合历史史料对历史事实进行还原,考古既能勘正史料之误,又能和史料相互印证。比如在讲授《秦汉至隋唐北方民族史》过程中有关突厥民族和唐玄宗时期的友好往来,我们可以借助《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中碑文的信息来进行论证。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方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对于《秦汉至隋唐北方民族史》的讲授要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好授课计划,目标明确,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诸如多媒体、课件、文献资料、考古新成果等对这门课程进行构架,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龚书铎.不是教科书的“教科书”.中国艺术报,2002-3-29.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