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史实的视角解读《孟姜女万里寻夫》

2014-03-21宋冬霞

关键词:长城

宋冬霞

摘 要: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虽则不够完整,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域,尤其是孟姜女的北上寻夫路线与秦朝的主干道路驰道基本吻合,从而佐证了它的真实性。另外,诗中所反映的秦代贞节观、滴血认亲等内容均属值得探索的话题。

关键词:长城;驰道;《孟姜女万里寻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43-02

孟姜女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传奇中的两位主人公均与江苏有关,于是此论题就成为了研究江苏乃至区域史无法回避的问题。近日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的出现,又为探讨这一话题提供了新的支撑。孟姜女一路沿着西北方向前行,“从秋走到年关过”,说明了在秦朝陆路交通尚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驰道是当时最为主要的交通干线。

一、关于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

一朋友在网上与大家分享他很久以前的手抄本《孟姜女万里寻夫》,因是手抄,所以显然不够完整,有些遗憾。朋友是文学家,对此手抄本的性质,最初认定为民间说唱本,之后又定性为民间长篇叙事诗,且极有可能是流传于苏南民间的,这可以从叙事诗一系列的地方名得到佐证:松江城、华亭县、苏州城,都是江南名城,特别是过关后的一系列地名,多有出处,浒墅关(苏州)——梁亭——无锡——高桥——路和镇——横林(常州)——戚墅关(常州)——常州——丹阳城——镇江(镇江),此处涉及的许多地名大多至今仍在沿用。且故事主角均是江南人,“松江城外出西门,华亭县内有名声”即言孟姜女的出生地,而“勿唱华亭孟姜女,单唱苏州姓万人”无疑是在叙说孟姜女的丈夫系苏州人氏。孟女哭倒的长城据说是山海关长城。这些故事、传说给我们今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二、北行路线似与秦驰道同向

孟姜女从家乡华亭(上海松江的故称)动身,前往长城为其丈夫送寒衣,其经行路线基本是沿着西北方向一路前行的,这与秦朝的交通大动脉驰道的走势大体吻合。

孟姜女不带银钱,不佩头饰,身穿白布裙,携带杭州伞,拜过双亲就走出了自家大门。没乘船不坐轿,全凭双脚一步三停一路前行。出了苏州城,便来到浒墅关。先被关官刁难:“有钱放你过关去,无钱只好来关门”,但因“银钱不带半毫分”,只好“脱条腰裙当钱文”,后又被责唱十二个月花名,关官听完大发悲悯之心,大开关门放孟姜女过关。出得浒墅关,过了梁亭基本就比较顺利了:“一过梁亭过得快,“且到无锡一座城”,“高桥又在前面存”,“高桥一过路和镇”,“和镇一过是横林”,“早到常州一座城”。其执着之举感动观音,观音普萨吩咐各府城隍,让各府土地来为孟姜女引路,又托梦孟姜女,助其一阵顺风行。在过镇江地遭遇高山水阔路难走之时,“金山大王送一程”。在“黄河大江不能行”的紧要关头,“又拜观音来作法,送过滔滔大河滩”。在各路神仙的佐助之下,孟姜女“七日七夜到长城”。

秦驰道的基本走势:秦王朝统一六国后,鉴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国车轨广狭不一,对道路行车很不方便,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下令实行“车同轨”,统一规定“车广六尺”。二十七年(前220年),宣布“治驰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这是我国交通史上的伟大创举。据汉人贾山的追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尽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可见驰道广布我国境内,亦可见它担任了全国高速交通动脉的作用。从道路宽广、路面抬高夯实、路旁青松笔立诸因素观之,驰道质量堪称上乘。

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始皇5次出巡路线,并参照秦代郡县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记载来推断,秦时驰道由咸阳向东作扇形展开,东北至燕(今河北省北部至辽宁一带)即北出燕、赵,东至齐(今山东一带)即东通齐、鲁,东南至吴(今江、浙一带)、楚(今湖北、湖南及安徽一带)即南下江陵,西及陇西。这些路线大多采取最近的距离,很少迂回曲折。其建筑规模,据贾山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其路线中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均与本文主旨关联不大,而东南方向则与孟姜女的行进轨迹紧密关切。秦驰道东南达吴、楚,即由沿海琅邪南下,一路越过江、淮,经江乘(今江苏句容县北),过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钱唐(今浙江杭州市西)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巡至会稽,刻石,即经由此道。另一路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经寿春(今安徽寿县)绕过大别山南下,或渡江到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或浮江西上至衡山(今湖北黄岗县北邾城),以联系江、淮间腹地。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就是沿此路线经武关返咸阳的。此一驰道走向虽则与孟姜女的寻夫路线华亭县而浒墅关(苏州)而梁亭而无锡而高桥而路和镇而横林(常州)而戚墅关(常州)而常州而丹阳城而镇江(镇江)而长江黄河而长城不完全吻合,但无疑是一个基本方向。

三、关于贞节观念等

其一,孟姜女与其夫万喜良或曰范杞良结为夫妇的原因仍然在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男女授受不亲而非感情因素。就因为万喜良避难而无意闯进姜家花园与赤身下水拾捞扇子的孟姜女相遇,于是孟姜女便非他不嫁了,显然并不属于一见钟情,姜家也就一再说服万公子入赘其家,并再三保证不会被官兵抓去。不幸的是,就在新婚之夜或言三日之后,新郎即被抓走。表明,秦虽为西戎之国,但是秦代的贞节观念还是相当严重的。“立过海誓山盟愿,见我裸身是夫君,此身己让你看见,情愿同你做妻身。”就在万喜良被官府捆绑带至高厅之上时,尽管万喜良对姜父和对妻子分别道出了不忍让其苦守终生的期愿:“我到长城身如死,小姐出贴另招亲”和“今后我无翻身日,不必将我挂在心”,但孟姜女亦向万喜良表达了自己坚守贞操的决心:“公子听我说原因,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红烛对拜成夫妻,妻子我是重情人。”“已许婚姻难更改,我是终身不改嫁”。

其二,与秦始皇坑儒的关系。有学者说,范杞良乃一儒生,秦始皇打击诽谤新朝新政的儒生,抓他们去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侵袭。但长篇叙事诗中所及显然并非如此,“万里长城功夫大,若无神仙造不成,造个长城还犹可,要伤百姓一万人”,于是才有了“一人可抵一万人”的万喜良出场,“有人报得万喜良,报信重赏白花银;有人捉到万喜良,封官加爵不非轻;有人藏到万喜良,即斩之罪不非轻”。可能因其万姓之故吧,于是神仙言其一人可顶万人,是修造长城的绝好劳力,皇帝便下诏重奖能够抓获万喜良之人,由此便有了逃难而与孟姜女相遇乃至最终万里寻夫的一系列后续情节。

其三,关于滴血认亲。滴骨法作为滴血认亲的方法之一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即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如能渗入则表示存在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对此宋代宋慈的名著《洗冤集录》便有记载:“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清代学者在其著述中亦有涉及:“秦孟姜,富人女也,赘范杞良。三日,夫赴长城之役,久而不归,为制寒衣送之。至长城,闻知夫已故,乃号天顿足,哭声震地。城崩,寻夫骸骨,多难认。啮指血滴之,入骨不可拭者,知其为夫骨,负之而归。至潼关,筋骨已竭,知不能还家,乃置骸岩下,坐于旁而死。潼关人重其节义,立像祀之”([清]陈厚耀:《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八《齐·庄公》)。而在《孟姜女万里寻夫》也述及这一“滴骨亲”法:孟姜女到达长城后,得知“六角亭处埋夫君”,可是“六角亭上六角正”,还是无法明确“夫君在那亭”。孟姜女子伤心欲绝,高哭3天不停。风声雨声加雷声,高哭3声城头塌。哭倒长城,哭塌角亭,露出累累白骨。可是哪具才是丈夫的尸骨呢?孟姜女“尖尖手指来拎骨,拎骨滴血见虚真。一见鲜血来凝在,孟姜女看是夫君”。这些记载正是古人滴血认亲的有失科学但不失常理的无奈之举。但是,滴血认亲适用的对象是有血缘关系者,而孟姜女与其夫范氏或万氏显然不属具有血缘关系者,其滴血认夫的结论无疑是经不起推敲的。

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遐想,也为后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正史之外的有用材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为了纪念她,人们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的山上还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另有新乡市区的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孟姜女哭倒长城未必可信,但是她对丈夫的忠贞却是确实无疑的。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城
“海上长城”丰盈关
长城脚下的“双奥”之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保护齐长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防御策略,还看齐长城
守护长城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