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劳动异化分析

2014-03-21

关键词:异化工人劳动者

吕 文 静

(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 江苏 徐州 221116)

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劳动异化分析

吕 文 静

(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 江苏 徐州 2211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现象。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也存在劳动异化现象,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要切实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的投资、实行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完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异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异化;食品安全;异化表现;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关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主要是在食品工艺加工、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品质等方面,而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成果较少。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不合理、强制劳动的结果,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存在着劳动异化现象,尤其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国人的“食文化”遭到严重的挑战,中国出口贸易受到一定阻碍,降低了国际对中国的食品信赖程度。截至2013年5月,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例如:费列罗巧克力吃出“活蛆”、农夫山泉陷“质量门”、 广药维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砷汞残留、宜家瑞典肉丸被查出含马肉、贵州茅台被指酿酒原料以劣充好滥用化学农药等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一、劳动异化现象在食品安全生产中的表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经典著作中借鉴理论,从国民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矛盾出发,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异化”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解释,形成了“劳动异化”思想。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劳动异化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承受思想压力为资本家创造财富,而财富流入资本家的口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158-159。劳动者加班越多,为资本家创造的财富越多,自己获得的财富却没有随之增加,导致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对立。第二,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的异化。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劳动看成是异己的行为和外在的对象,他们不肯定自己的生产活动,因为资本家否定了劳动的真正价值,这使劳动者倍受折磨,完全失去个人自由。“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1]159-160劳动者已经把生产活动当成是“瘟疫”,急于逃脱这样的生活。第三,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的异化。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推出劳动者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把自身和自身以外的世界当作类存在物。动物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自身以内的东西,它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是统一的,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是维持个体生命的手段,生产生活对于人来说是有生命的、自由的,“动物只是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1]163,所以人的生产生活是类生活。劳动者本身把生产生活看成是维持个体生命存在的手段,扭曲了类的本质,从而造成劳动者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推出第四个方面——人与人的异化。人与产品、劳动行为、自身的类本质的异化造成了人与人异化的事实。

二、劳动异化现象在食品加工业中的表现

1.工人与生产加工的食品的异化

(1)工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冷漠心理。食品加工业所需要的生产人员一般都是能够从事简单的流水线工作的农民工。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是养家糊口,缺乏基本的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只能从事简单的流水线生产,他们在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想要获得更高的工资就必须做更多的工作,对于这项工作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安全问题则漠不关心,他们也从不食用此类食品,与自己无关就被认为是安全的,这类缺乏责任感的意识正好符合管理层的管理思想。2011年,在上海浦东区一些华联和联华这样的大型购物超市中出现高粱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三种馒头,这三种馒头的日期可以随便更改,生产这些馒头的工人被采访时说:“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当记者追问:“你自己做的东西你不吃?”工人回答:“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2]工人把自己生产出来的馒头当做异己的产品,把生产当做谋生的手段,在这里工人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出现异化。

(2)工人未揭发劣质产品生产。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食品加工业简单的操作流程可以获取较大的利益,外来务工人员比较依赖这项工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农民工和管理者为了获得自身的利益,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合作墙”,他们揭发食品加工的内幕将会自断财路,截断生活的来源,他们仅仅是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当做谋取个人利益的、自身以外的东西,所以这些劣质的食品和工人之间是主动异化关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他们要求工人对自己生产的产品严格保密,外来务工人员一般都住在工厂提供的宿舍内,除了进生产车间进行工作就是回宿舍休息,很少接触工厂以外的人员,这样基本实行的是全封闭的保密式生产,管理者的目的也基本达到,最终形成劣质食品和工人之间是被动的异化关系。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关系,长时间的利益诱惑和利益驱使使工人对于产品的生产行为已经麻木。

2.工人与食品加工活动的异化

(1)工人被迫参加劣质食品加工活动。从工人的角度来看,工人在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考虑过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最终的生产方案和生产决策都是由厂商决定,由此造成工人与加工活动的异化。从管理者或者从厂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制定生产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生产的成本,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将生产原料的成本降到最低,经常使用食品添加剂、色素、化工原料等使食品看起来色香味俱全。2013年发生的用老鼠肉加明胶代替羊肉的事件一时轰动,使人们对肉制品又捏紧了一把汗,生产商考虑到羊肉的价格较高,生产成本高,而通过添加色素、明胶等使几乎零成本的老鼠肉代替羊肉进入人们的餐桌。工人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此十分反感,但是维持生活的目的使工人自觉保守食品加工活动的秘密,管理者的这种做法也同样造成了工人与食品加工活动的异化。

(2)工人获取工资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矛盾。工作本应该是自由、幸福地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但是在食品加工活动中,由于工人每天获得正常的工资满足不了自己和家人的日常开销、医药花费和学习再教育等,所以他们利用休息的时间拼命加班,在这样被压抑的生活中感到痛苦不堪:一方面,生产的产品有悖道德和责任,另一方面,自己本身在生产活动中没有真正的自由,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工人获得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的费用,远远低于工人付出的辛苦。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越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越是和社会的价值脱离,他们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管理者赚钱的奴隶,工人没有条件或者说是无能为力离开或放弃食品加工岗位。这将出现矛盾,工人价值无法实现,形成加工活动的异化。

3.工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

(1)工人不能自由地进行生产活动。在食品加工厂中,工人贡献给工厂的是体力,他们的生产活动如同“机器”的生产活动一样,规律而缺乏生机。例如,2013年沃尔玛超市中用过期鸡蛋做的蛋糕这一事件中,超市员工清楚地知道鸡蛋过期,但是不能自行丢掉,需要继续使用过期鸡蛋来做蛋糕,工人也是为了生产而进行生产,不受自己支配,造成与生产活动的异化,工人在生产活动中与自己的类本质异化。

(2)工人不能支配自己的思想意识。工人进入食品加工厂后,他们的思想意识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已经被灌输了谋取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支配着工人的生产活动,也内化为工人的思想。当人的思想意识受到控制不能自由发挥时,人就如同动物一样失去了灵魂,像动物一样用肉体的劳力维持生命。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1]162-163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也已经是片面的生产,他们间接地被管理者掌控,形成片面的生产活动,从而实现了管理者对工人的内在控制,工人在被内化的过程中渐渐地与自己的类本质异化。

4.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1)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冷漠关系。食品生产的异化活动使工人的思想意识受到压抑,责任感、幸福感被冷漠感遮蔽。食品加工厂的工人流动性大:第一,年纪较大不能够从事高强度的生产活动;第二,工人无法忍受薪酬低、工作环境恶劣的食品加工活动。后者是工人流动的主要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与工人缺乏了解和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形成隔阂。当流动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同时加入工作的过程中,新工人做着程序化、机械化的工作,就像是生产线上的机械零件。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唯一利益冲突是获得工资的额度,造成他们之间的竞争在于加班的数量和从事工作的强度,工人往往为了获得较高的工资拼命加班。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使工人互相孤立于各自的小世界。

(2)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关系。管理者往往决定整个加工厂的运转,直接支配工人的生产活动,他们是利益的最高追求者。管理者与工人的对立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者在无形当中对工人实行精神控制。他们经常向工人灌输“金钱至上”的理念,使工人在生产活动中奉行此理念而不加思考地为管理者进行生产,思想受到同化的同时物质上始终对立,他们从管理者那里获得的工资是物质生产的小部分,没有获得工人创造的全部的价值。第二,工人对管理者权力的畏惧。管理者相对于工人有决策和管理的优势,他们对于工人的去留、工人的薪酬有绝对的发言权,使得工人对此产生畏惧。

三、消除食品加工行业劳动异化的可行性对策

1.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投资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资改进生产,使食品生产处于安全状态,增强员工对工厂生产设备的信赖,生产出令消费者放心的食品。首先,从企业方面来看:第一,企业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新技术设备代替传统的、旧式的生产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食品生产工人的安全;第二,企业技术人员在掌握原有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由企业提供资金去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定期与同行业进行技术交流,既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也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其次,从政府方面来看:第一,政府可以定期对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工人进行从业资格培训,提高他们从事食品安全和食品技术生产的能力,并且定期举行技能大赛并对技术熟练和创新者嘉奖;第二,政府可以为企业购买新设备以及为员工出国学习提供绿色通道,提供资金的补贴,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投资。

2.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管理者可以改善原有的紧张压抑的工厂环境,创造宽松和谐的自由空间,充分实现工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一,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建言献策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减少管理层和生产层之间的隔阂,改变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第二,企业要定期举办员工运动会,一方面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凝聚力;第三,企业请心理咨询师调节员工的情绪,也可以开设“发泄室”供员工发泄不满情绪;第四,企业建设企业图书馆供员工学习,管理者也可以给员工介绍能力提升的经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从根本上改变管理者和劳动者的二元对立关系。实行人性化的人事管理制度,降低员工的跳槽率,提升工厂内部生产率,提高食品加工业整体实力。

3.完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

食品加工业的管理者要从根本出发,为工人的伤残、养老、失业提供全方位保障。食品加工厂一线工人以农民工为主,工厂雇佣农民工进行食品生产的同时,要主动和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合同条款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农民工法律进行完善。第一,完善农民工群体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异地医疗报销的绿色通道,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减少后顾之忧;第二,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失业保障制度,由国家保障、企业出资、个人参保来共同维护权益;第三,完善农民工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由社会、企业、个人来共同承担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农民工所在企业要针对这类群体的特殊性为他们购买商业保险,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百度百科.染色馒头[EB/OL].(2012-09-20)[2013-09-16].http://baike.baidu.com/view/5532602.htm.

责任编校:汪沛

2013-10-05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食品安全治理研究”(2013YYB011)。

吕文静,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法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

时间:2014-6-17 14:2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3.007.html

A811.1

A

1003-4730(2014)03-0031-04

猜你喜欢

异化工人劳动者
劳动者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在云端
基层关工人的梦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