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对日语学习者汉语词汇使用偏误的影响

2014-03-21尹雪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例句母语日语

尹雪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江苏无锡 2141532)

【文史哲研究】

汉语对日语学习者汉语词汇使用偏误的影响

尹雪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江苏无锡 2141532)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日语中的词汇主要由和语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组成。汉语词汇的存在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日语学习中产生了很大的正迁移影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负迁移影响。文章从汉语词汇的词性、词汇搭配、同形异义词的误用以及汉语词汇与和语词汇、外来语词汇的混用四方面入手,分析学习者在汉语词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总结日语学习中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汉语词汇;负迁移;误用分析

一直以来,母语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都是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语言学研究中,把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称之为语言迁移。[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并希望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体系和规则来理解和掌握外语,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很常见的。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所学外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学习者会觉得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产生正迁移影响;反之,当母语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如果学习者还是借助于母语来理解和学习外语的话,则会干扰甚至阻碍外语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汉字在公元3世纪左右就传入日本,至今两国都同属汉字文化圈。由于汉字具有表意的作用,因此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母语对日语中汉语词汇的识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发生了正迁移影响。但同时,母语对于这些汉语词汇的应用,包括词性、词义、词语搭配等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干扰和误导,发生了负迁移影响。文章选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二、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作为素材,研究汉语对日语学习者汉语词汇使用的偏误。

一、词性的误用

日语学习者在写作时虽然选择了正确意义的词汇,但对该词汇在词性上的把握却受到了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导致词性的误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将原本应使用动词词性的汉语词汇,误用了其名词词性

(1)日本は狭いです。でも、とても発達です。(虽然日本国土狭小,但非常发达。)

(2)人の前に立つと、たいへん緊張です。(一旦站到人们面前,就会非常紧张。)

(3)病気のせいで、入学試験の準備が不足でした。(因为生病,导致入学考试准备不足。)

日语中“サ变动词”既可以以名词形式使用,也可以以动词形式使用。文中“発達”一词是名词形式,“発達する”是其相应的动词形式。然而由于汉语中“发达”一词具有形容词词性,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误将日语中名词词性的“発達”一词直接用作形容词使用,导致错误的发生。由于日语中“発達”一词无形容词词性,故应使用“発達する”这一动词形式做句子谓语。除此以外,上文例句中“緊張”“不足”等汉语词汇的名词形式也经常被误用,其正确表达形式为“緊張します”“不足しました”。

(二)将原来为名词词性的汉语词汇,误用为动词词性

(1)みんな友達になりましたから、互いに助けて関心すべきです。(因为大家已经是朋友了,就应该互相关心。)

(2)人の意見を参考して、計画を直しました。(参考别人的意见,修改了计划。)

(3)三年間日本語を勉強したのに、まだ日本人の考え方に習慣していません。(学习日语已经三年了,但还不习惯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在日语中,“関心”一词只有名词词性,无法直接后续“する”构成“サ变动词”。受到汉语“互相关心”这一说法的影响,直接将其后续“する”作为动词使用,导致了错误的发生。应将例句中“関心する”“参考する”改为动词性词组“関心を持つ”“参考にする”的形式;将“習慣する”改为另一动词“慣れる”。

(三)将原本应使用副词词性的汉语词汇,误用了该词的其他词性

(1)最後、屈原が国難の時、暗愚な君主を勧告するために川に飛び込むことにしました。(最后,在国难之时屈原为了劝告愚昧的君主,跳入了河中。)

(2)一般、日本人は温泉が好きです。(一般来说,日本人喜欢温泉。)

(3)今年の冬は特別寒かったです。(今年的冬天特别冷。)

例句中“最後”一词是名词词性,其副词形式为“最後に”。然而,汉语中的“最后”一词在使用时却没有词形的区别。上文例句的错误在于,受到汉语影响,将“最後”“一般”“特別”等词根据汉语习惯直接用作副词使用。例句中,应将“最後”“一般”“特別”改为相应的副词形式“最後に”“一般に”“特別に”。

(四)将原本应使用名词词性的汉语词汇,误用其形容动词词性

(1)もし私はストレスをしていたら、いくら晴れていても快適を感じられません。(如果我感到压力的话,那么不论天气多么晴朗我也不会感到舒适。)

(2)誠実は中華民族の伝統的な美徳です。(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現代の若者は素朴に欠けています。(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

汉语中“舒适”一词所对应的日文单词为“快適”,但日文中的“快適”一词是只有形容动词词性。受汉语“感到舒适”这一说法的影响,直接将“快適”作为名词使用,导致了错误的发生。日文中可以将部分形容动词的词干后续“さ”,变成其相应的名词形式。因此,应将例句中“快適”“誠実”“素朴”这些形容动词变为名词形式“快適さ”“誠実さ”“素朴さ”。

二、词汇搭配的误用

(一)汉语词汇与“する”“なる”搭配的误用

(1)1949年から中国が発達になりました。(从1949年开始,中国不断取得发展。)

(2)毎日何百人が感染になります。(每天有数百人感染。)

(3)試験に合格しないから、憂鬱にしています。(因为考试没有通过,所以非常郁闷。)

例句中将汉语中的“取得发展”译为日语“発達になる”的形式。虽然“発達”与“~なる”相搭配,可以构成动词词组形式,但是在日语中“なる”含有以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某种形式发生的语义。而在汉语中“取得发展”是指经过人为的努力,而获得发展,明显与“発達になる”在语感上意义不同。该句应该把“発達”与“~する”相搭配,表达具有意志性的动作或行为。在涉及到有动作意义的汉语词汇与“する”“なる”搭配时,学习者必须在认真分析全句的意义和各词语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上述例句应将“発達になる”“感染になる”“憂鬱にする”分别改为“発達する”“感染する”“憂鬱になる”的形式。

(二)汉语词汇在习惯搭配上的误用

(1)彼は自分の目標を完成するために、コツコツ頑張りました。(他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2)家に帰って、すぐ宿題を書きます。(回家后立刻写作业。)

(3)日本語を読むのは大丈夫ですが、話すのは自信が足りません。(读日语没有问题,但用日语进行会话却自信不足。)

例句中“目標を完成する”这一搭配形式,是受到了汉语中“完成目标”这种说法的影响。但是在日语中,“目標”一词习惯上是与“達成する”相搭配使用。日语学习者受汉语的负迁移影响,出现的类似搭配误用非常普遍,对于这一类误用,学习者应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词汇的搭配使用形式。上文例句中的“目標を完成する”“宿題を書く”“自信が足りない”应分别改为“目標を達成する”“宿題をする”“自信がない”的形式。

(三)汉语词汇搭配不当,造成词意重复或欠缺

(1)人口の数量は激しく増えました。(人口数量激增。)

例句中,“人口の数量”这一表达方式,是受到汉语“人口数量”这一说法的影响。但是,日文中“人口”一词在广辞苑辞典中的解释为“一国または一定地域に局住する人の総数(在某一国家或一定区域内居住者的总数)”[2]。由此可见,日语“人口”一词原本就可以表达汉语中“人口数量”的意义,不需要再与“数量”相搭配,反而会由于这种搭配,造成了词意的重复。另一方面,又如:

(2)毎日、世界各地のことをテレビとかラジオとかインタネットなどで、非常なスピードで、人々の前に伝えられました。(通过电视、收音机、互联网等手段,每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以非比寻常的速度传递到人们面前。)

汉语中“非比寻常的速度”这一表达方式可以用来形容速度快。虽然汉语中的“非比寻常”可以译为日语的“非常”一词,但在广辞苑辞典中“非常”的解释为“平凡でないさま。ひととおりでないさま。甚だしいさま。(不平凡的样子,不同寻常的样子,很、非常)”[2]。由此可见,日语“非常なスピード”这一表达方式,缺少像“速い”这类对“スピード”进行修饰的词语,造成了词意欠缺。应改为“非常に速いスピード”或“非常な速さ”等表达方式。对于这一类误用,学习者必须在记忆词汇时对比中日两国词汇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准确把握词汇的意义。

三、同形异义词的误用

在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很多字形相同的汉语词汇,这些词汇中意义相同的词汇对学习者产生正迁移的影响,对于学习者在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起帮助作用。但也有一部分意义不同的词汇对学习者产生负迁移的影响,最终导致汉语词汇的误用。例如:

(1)勉強することの圧力はとても重いです。(学习的压力很重。)

汉语中“压力”一词,可以用于表示“情况的紧迫或紧张;社会或经济负担的增加”[3],例如:精神压力、舆论压力等。然而,日语中“圧力”一词在广辞苑辞典中的解释为:1)押さえつける力(压住物体的力量);2)人を威圧して従わせようとする力(威慑他人,使之服从的力量)[2]。由此可见日语中的“圧力”一词无法表达负担增加的含义。因此,本句中“学习的压力”,不能使用“圧力”一词,而应使用“ストレス”或“プレッシャー”等词。再如:

(2)時代が変わるにしたがって、生活水平を高くします。(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

汉语中“水平”一词,可以用于表示“业务、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达到的程度”[3],例如: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等。然而,日语中“水平”一词在广辞苑辞典中的解释为:1)静かな水面のように平らなこと(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坦);2)地球の重力と直角に交わる方向。(与地球的重力成直角的方向)[2]。因此,例句中“生活水平”无法表达汉语“生活水平”的意义,而应使用“生活のレベル”等表达方式。对于这一类同形异义词的掌握,同样需要学习者准确把握中日两国词汇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进而准确使用。

四、汉语词汇与和语词汇、外来语词汇的混用

(一)汉语词汇与和语词汇的混用

(1)友達と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でいろいろな種類の品物を選んでいるとき、突然一固体は私の前に出現しました。(我和朋友在超市选购各种商品的时候,突然一个固体出现在我的面前。)

日文中,习惯在政论文、演说等书面语中使用汉语词汇来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和语词汇来表达。汉语词汇往往给人以庄重、涵义高深的语感,而和语词汇往往给人以贴近生活、随和亲近的语感[4]。这就要求学习者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汉语词汇或和语词汇。该例句主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的场景,而“出現する”这一汉语词汇的使用,就显得句子前后搭配不当。虽然从语法和语义上看,该句没有出现错误,但为了更加符合句子的语境,应将汉语词汇“出現する”改为和语词汇“現れる”。另外,再如:

(2)SARSはいちばん危険な病です。(SARS是最为危险的一种疾病。)

该句中“病”这一和语词汇,就不如“病気”这一汉语词汇在语境上更符合要求。以上汉语词汇与和语词汇的混用,往往是因为学习者受汉语的影响,未能从语境上把握两类词汇的区别,最终由于汉语词汇与和语词汇的混用导致句子表达不自然。

(二)汉语词汇与外来语词汇的混用

(1)SARSは新しい病毒です。(SARS是一种新型病毒。)

(2)英語とか素描とか試験の内容は多くて難しいです。(考试的内容又多又难,有英语啊、素描等等。)

(3)商人はいつも利益を図っています。(商人总是在追求利益。)

受汉语母语的影响,日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汉语词汇。然而,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日语引入了大量的外来语词汇,这些词汇不仅被大量用于科技、商业广告等文章中,也被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给人以新颖、时尚的语感。[4]很多相同意义的汉语词汇逐渐被外来语所替代,淡出历史舞台。例句中“病毒”“素描”“商人”等词,在句中虽然语法和语义无误,但却被认为是一种较为陈旧的说法,近年来已被“ウィルス”“スケッチ”“ビジネスマン”等词所替代。对于汉语词汇与外来语词汇的混用,学习者必须紧跟语言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词汇的储备。

上文列举并分析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汉语词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可以看出汉语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带来正迁移影响的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带来负迁移的影响。这就要求学习者根据汉语的知识特征积极主动地寻找容易让自己产生负迁移影响的日语知识点,将该知识点与汉语相应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在具体的语言应用中“对症下药”,化解汉语对日语学习的干扰,不断培养运用日语思维进行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1]张国扬.外语教育语言学——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28-129.

[2](日)新村出.广辞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58-273.

[5]陈岩.谈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6):40-45.

(编辑:侯卫 林钢)

A study of the Negative Transfer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Japanese-Learners Who Use Chinese Words

YIN Xue-fei
(Personnel Department,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2141532,China)

Both China and Japan belong to the cultural circle of Chinese characters,and the Japanese lexic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Japanese words,Chinese words and loan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Although Chinese words have a great positive transfer influence on the Japanese-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Chinese,they also have a negative transfer eff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rrors committed by the Japanese-learners when they use the Chinese words and summarizes the negative transfer influ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Chinese words’part of speech,lexical collocation and the misuse of homonyms,as well as the mixture of Japanese,Chinese and foreign words.

Chinese words;negative transfer;analysis of misuse

H 364.1

A

1671-4806(2014)06-0080-04

2014-09-09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740034)

尹雪飞(1984—),男,吉林通化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

猜你喜欢

例句母语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母语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母语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