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014-03-21王菲
王 菲
王菲,教师,现居安徽阜阳。
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课外读物作了规定,这些规定的基本思想体现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高品位的著作,倡导读书的风气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情况是令人尴尬的。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做过调查,结果与课标上要求的“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相差甚远。一个长期不重视语文的学生是不可能把语文学好的,一个没有阅读量和文化素养的高中生在高考时是很难考到优秀的。
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原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的持续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会直接或间接的考察课外阅读,而学生就有了得分“需要”,这样便可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于是,我在高一的转型阶段就有意识地灌输这种思想。看一些名著改编的电影,引起他们对名著的兴趣;用那些用名著作为材料创作出的佳作,让学生明白看课外书间接帮助高考;接触一些与名著有关的高考题,让他们知道高考直接要考。有了这种得分需求的激励,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要去读课外书了。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述的得分需要由于见效慢,有一部分学生会半途而废,因而还需一些策略,激发起学生内在的阅读欲望,把读书当成一种兴趣,形成一种习惯,不是我要读,而是我想读。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创新。
(一) 书非撕不能读也
袁枚在《黄生借书说》 中曾言道: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发明了“书非撕不能读也”的“撕读法”。目前我校的日常教学采用的是高效课堂的模式,学生都是分组而坐,很多活动都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成为常用手段。我就利用这种形式,在开展中长篇阅读时,只要求每组买一本原著,然后根据组员人数撕成若干份,每人拥有其中一份,再利用语文课的某个时间,大家统一把拥有的那部分读完。这样每位同学的脑中都是不完整的情节,势必勾起他们对其他情节的兴趣,便去催促他人快读同时也被他人催促,在这个“催与被催”的过程中,加快了阅读的速度,更有甚者自己又买一本完整的来读。
(二) 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辅助活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高中语文必修课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两部分,可见,二者是同等重要。不将读后的心得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的阅读和鉴赏只能停留在表面,甚至流于形式,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产生心灵的触动。标准中也建议:“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只有通过文字或其他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才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为此,我共为学生设定了如下活动: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以及读书报告会。前三项活动均先在班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让所带的三个班再进行PK。读书报告会每读一本开展一次,并与校“绿茵”文学社联系,结成派对,每期刊登一些优秀的习作。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阅读的乐趣,尤其是在得到肯定后,会更加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从高考的大局出发,肯定不能逼迫学生去与其他科争抢时间,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时间。我着重让学生充分利用一些闲散时间,比如课间的三五分钟,不适合理科的做题,那么就可以用来阅读;大休时的跑操,在整队等候的时候,便可以把我们撕过后“便携式”名著拿出来读一读;再者,因为大家读的部分不同,吃饭、走路时,同组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去获知未知的部分。
有了得分的需求,再加上兴趣的驱使,从要读到想读,实现了课外阅读的蜕变,阅读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我想,这种习惯坚持三年,很多学生的文学素养会有质的飞跃,也会为他们在高考中赢得满意的分数。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将会终生受益,“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就一种素养”绝不再是一句空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