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2014-03-21孙永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脚尖高考作文变迁

孙永平

孙永平,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议论文注重思维的深度。议论文的结构是作者思维过程的体现,议论文只有做到层层深入,说理透辟,才能靠理性“征服”读者。下面介绍一种不仅能让议论文结构清晰,而且能让论证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起承转合”式。

一般说来,作者在开头提出观点,是“起”;接着承接观点,进行具体阐述,是承;在承之后,转说开去,是转;最后,即收束全文,是合。下面介绍五种“转”的方法。

1.转向反面

转向反面又叫反转,即在“起”“承”之后,转向“承”的反面,运用相反的论据进行论证分析,这样“承” 和“转”的内容就形成了正反对比,有力地强化了作者的论点。

高考作文《神圣的尊严》,其中心观点是“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作者在承的部分,例举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牧羊塞外捍卫自己尊严的事例,接着,笔锋一转,写道: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这一节,内容转向了“承”的反面,正反对比,更突出了中心观点。

2.联系现实

高考作文重在考察中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如果作文中能写这些感受深刻的热点话题,这样的文章不仅具有真情实感,而且在思想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心灵的启迪。

高考作文《非宁静无以致远》,作者在“承”的部分,把没有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的于丹和保持宁静之心,默默躬耕的文学界的周汝昌、季羡林、杨绛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了“非宁静无以致远,伟人正是懂得寻找宁静才能够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安宁之人”这一观点,在转的部分,作者联系现实,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指出了当今社会文艺界中不保持宁静之心的现象,针砭时弊,启发人心。

3.辩证思考

哲学上讲凡事都有两面性,因此,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写作也是如此,对待某一事物,分析某一观点,要有辩证思维。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体现文章的思辨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有位考生写了《变迁》一文,在“承”的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论据,表现祖国经济的增长,国力的增强等变迁。在转的部分,作者写道:

中国的变迁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但不可否认,在这变迁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让国人感到羞愤的社会问题。毒奶粉、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等恶性事件奏出的不和谐音符,依然不绝于耳……

作者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但也清醒地看到了发展背后的隐忧,辩证地看待了中国的变迁,认识深刻,发人深省。

4.深入思考

议论文注重的是思维的深度和思想的深刻。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事物的前因后果,表象与本质,联系与发展。这样,才能体现作者的高品质思维。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在“承”的部分,作者论证了踮起脚尖的好处,接着,作者继续向深处发掘。作者说: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

踮起脚尖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作者的思维并没有停滞,而是告诉读者,“踮起脚尖”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因此这篇文章层层深入,思想深刻,意味无穷。

5.临界思维

哲学上强调:凡事都有度。度,即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的界限。这个度就叫临界点。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适度,过度就会超越事物的临界点,走向极端。写议论文时,涉及行为反面的内容,就要用临界思维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体现认识的全面和思维的缜密。

作文《做最好的自己》,在“起”的部分,提出观点: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岗位,从事怎样的事业,肩负怎样的使命,都要有执着的精神,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在“承”的部分,作者论证了“做最好的自己”的内涵和方法。在“转”的部分,作者写道:

当然,执着不等于固执……执着是对自己岗位、事业和使命的热爱和责任感,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用毅力、勇气和才智来创造奇迹。

作者强调,执着过度,就会让执着超越它的临界点,发生质变,这时,执着就变成了固执。这样,作者用临界的思维分析了执着,丰富了执着的内涵,增强了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当然,掌握结构模式只是写好议论文的方法之一。要写好议论文,还需要在审题立意上、思想认识上、语言锤炼上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欢

脚尖高考作文变迁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春光乍泄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踮起脚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