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路径,后求其长
2014-03-20马先龙
解答中考题时,经常会碰到求动点的运动路径长问题。此类问题往往因运动路径比较抽象,以至于搞不清楚运动路径是何种图形,所以常常让答题者束手无策,甚至颇费周折。事实上,此类问题可以先在一般图形中探究动点轨迹,探明运动路径,然后设法求出其长。现举两例,供读者参考.
例1 (2011福建三明)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将直角尺的顶点放在P处,直角尺的两边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EF(如图1).
(1)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F恰好与点C重合(如图2),求PC的长;
(2)探究:将直角尺从图2中的位置开始,绕点P顺时针旋转,当点E和点A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请你观察、猜想,并解答:①tan∠PE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
图1图2解析 (1)如图2,由条件,易知,∠PCD=∠BPA,∠D=∠A=90°,所以△PCD∽△BPA,所以PC1PB=CD1AP,所以PC122+12=211,所以PC=25.
(2)①tan∠PEF的值不变(过程略).
②如图1,取EF的中点O1,连结O1B、O1P、BP,在Rt△EFB和Rt△EFP中,
图3因为∠EPF=∠EBF=90°,O1E=O1F,所以O1P=O1B=112EF,所以点O1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这就说明线段EF的中点始终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如图3,作出直角尺在开始与停止时的位置图(以下简称“始末位置图”),设EF在开始时的中点为O,在停止时的中点为O′,连结OO′,则线段OO′就是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易知,OO′是△PBC的中位线,所以OO′=112PC,由(1)知,PC=25,所以OO′=5,所以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为5.
点评 探究EF的中点的运动轨迹时,基于一般性,在图1中取EF的中点O1,添加了辅助线O1B、O1P、BP,一方面,容易寻找到常量为∠EPF=∠EBF=90°,O1E=O1F,另一方面,又挖掘出线段BP是固定不动的,这就引发了O1P=O1B,决定了线段EF的中点始终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这为下一步画线段OO′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例2 (2013浙江湖州)如图4,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23的一个定点,AM⊥x轴于点M,AM的延长线交直线y=-x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图4图5图6解析 依题意,设A(23,m)(m是大于0的常数),P(t,-t)(t≥0),B(x,y)。如图4,过点A作直线l∥x轴,过点P作PC⊥l于点C,过点B作BD⊥l于点D,因为BA⊥PA,所以∠PAC+∠BAD=90°,因为PC⊥l,所以∠PAC+∠APC=90°,所以∠APC=∠BAD。
又∠PCA=∠ADB=90°,所以△PAC∽△ABD,所以AC1BD=PC1AD=PA1AB,因为AC=23-t,BD=m-y,PC=m+t,AD=x-23,所以23-t1m-y=m+t1x-23=PA1AB。在Rt△PBA中,因为∠APB=30°,所以tan 30°=AB1PA,所以PA1AB=3,所以23-t1m-y=m+t1x-23=3,所以23-t=3(m-y)……(1),m+t=3(x-23)……(2),(1)+(2),得23+m=3(m-y)+3(x-23),解得y=x+(m-2)-(23+313m),很明显,这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就说明点B始终在直线y=x+(m-2)-(23+313m)上运动,所以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是一条线段.
如图5,当点P与点O重合时,设B(x′,y′),过点A作直线l′∥x轴,设l′与y轴交于点E,过点B作BF⊥l′于点F,则AE=23,PE=m,AF=x′-23,BF=m-y′,易知△PAE∽△ABF,所以AE1BF=PE1AF=PA1AB,所以231m-y′=m1x′-23=3,解得x′=23+313m,y′=m-2,所以B(23+313m,m-2)。
如图6,当点P与点N重合时,易知PA=m+23,在Rt△PBA中,由tan 30°=AB1PA,得AB=2+313m,所以B(23+2+313m,m)。所以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23+2+313m)-(23+313m)2+m-(m-2)2
=22+22=22.
点评 探究动点B的运动轨迹时,先设A(23,m),P(t,-t),B(x,y),这样便于表示图中的线段AC、BD、PC、AD的长。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后,顺利列出了x,y,t所满足的方程。消去t,得到y=x+(m-2)-(2+m13)3后,即可确定动点B运动的路径是一条线段,让人心服口服。在图5、图6中,当求出点B在运动开始、结束时的坐标后,自然会联想到运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点B运动的路径长。在计算过程中,常数m被消去,同时也体现了“设而不求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马先龙,男,江苏淮阴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骨干教师。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解题教学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数学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endprint
解答中考题时,经常会碰到求动点的运动路径长问题。此类问题往往因运动路径比较抽象,以至于搞不清楚运动路径是何种图形,所以常常让答题者束手无策,甚至颇费周折。事实上,此类问题可以先在一般图形中探究动点轨迹,探明运动路径,然后设法求出其长。现举两例,供读者参考.
例1 (2011福建三明)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将直角尺的顶点放在P处,直角尺的两边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EF(如图1).
(1)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F恰好与点C重合(如图2),求PC的长;
(2)探究:将直角尺从图2中的位置开始,绕点P顺时针旋转,当点E和点A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请你观察、猜想,并解答:①tan∠PE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
图1图2解析 (1)如图2,由条件,易知,∠PCD=∠BPA,∠D=∠A=90°,所以△PCD∽△BPA,所以PC1PB=CD1AP,所以PC122+12=211,所以PC=25.
(2)①tan∠PEF的值不变(过程略).
②如图1,取EF的中点O1,连结O1B、O1P、BP,在Rt△EFB和Rt△EFP中,
图3因为∠EPF=∠EBF=90°,O1E=O1F,所以O1P=O1B=112EF,所以点O1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这就说明线段EF的中点始终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如图3,作出直角尺在开始与停止时的位置图(以下简称“始末位置图”),设EF在开始时的中点为O,在停止时的中点为O′,连结OO′,则线段OO′就是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易知,OO′是△PBC的中位线,所以OO′=112PC,由(1)知,PC=25,所以OO′=5,所以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为5.
点评 探究EF的中点的运动轨迹时,基于一般性,在图1中取EF的中点O1,添加了辅助线O1B、O1P、BP,一方面,容易寻找到常量为∠EPF=∠EBF=90°,O1E=O1F,另一方面,又挖掘出线段BP是固定不动的,这就引发了O1P=O1B,决定了线段EF的中点始终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这为下一步画线段OO′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例2 (2013浙江湖州)如图4,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23的一个定点,AM⊥x轴于点M,AM的延长线交直线y=-x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图4图5图6解析 依题意,设A(23,m)(m是大于0的常数),P(t,-t)(t≥0),B(x,y)。如图4,过点A作直线l∥x轴,过点P作PC⊥l于点C,过点B作BD⊥l于点D,因为BA⊥PA,所以∠PAC+∠BAD=90°,因为PC⊥l,所以∠PAC+∠APC=90°,所以∠APC=∠BAD。
又∠PCA=∠ADB=90°,所以△PAC∽△ABD,所以AC1BD=PC1AD=PA1AB,因为AC=23-t,BD=m-y,PC=m+t,AD=x-23,所以23-t1m-y=m+t1x-23=PA1AB。在Rt△PBA中,因为∠APB=30°,所以tan 30°=AB1PA,所以PA1AB=3,所以23-t1m-y=m+t1x-23=3,所以23-t=3(m-y)……(1),m+t=3(x-23)……(2),(1)+(2),得23+m=3(m-y)+3(x-23),解得y=x+(m-2)-(23+313m),很明显,这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就说明点B始终在直线y=x+(m-2)-(23+313m)上运动,所以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是一条线段.
如图5,当点P与点O重合时,设B(x′,y′),过点A作直线l′∥x轴,设l′与y轴交于点E,过点B作BF⊥l′于点F,则AE=23,PE=m,AF=x′-23,BF=m-y′,易知△PAE∽△ABF,所以AE1BF=PE1AF=PA1AB,所以231m-y′=m1x′-23=3,解得x′=23+313m,y′=m-2,所以B(23+313m,m-2)。
如图6,当点P与点N重合时,易知PA=m+23,在Rt△PBA中,由tan 30°=AB1PA,得AB=2+313m,所以B(23+2+313m,m)。所以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23+2+313m)-(23+313m)2+m-(m-2)2
=22+22=22.
点评 探究动点B的运动轨迹时,先设A(23,m),P(t,-t),B(x,y),这样便于表示图中的线段AC、BD、PC、AD的长。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后,顺利列出了x,y,t所满足的方程。消去t,得到y=x+(m-2)-(2+m13)3后,即可确定动点B运动的路径是一条线段,让人心服口服。在图5、图6中,当求出点B在运动开始、结束时的坐标后,自然会联想到运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点B运动的路径长。在计算过程中,常数m被消去,同时也体现了“设而不求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马先龙,男,江苏淮阴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骨干教师。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解题教学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数学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endprint
解答中考题时,经常会碰到求动点的运动路径长问题。此类问题往往因运动路径比较抽象,以至于搞不清楚运动路径是何种图形,所以常常让答题者束手无策,甚至颇费周折。事实上,此类问题可以先在一般图形中探究动点轨迹,探明运动路径,然后设法求出其长。现举两例,供读者参考.
例1 (2011福建三明)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将直角尺的顶点放在P处,直角尺的两边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EF(如图1).
(1)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F恰好与点C重合(如图2),求PC的长;
(2)探究:将直角尺从图2中的位置开始,绕点P顺时针旋转,当点E和点A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请你观察、猜想,并解答:①tan∠PE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
图1图2解析 (1)如图2,由条件,易知,∠PCD=∠BPA,∠D=∠A=90°,所以△PCD∽△BPA,所以PC1PB=CD1AP,所以PC122+12=211,所以PC=25.
(2)①tan∠PEF的值不变(过程略).
②如图1,取EF的中点O1,连结O1B、O1P、BP,在Rt△EFB和Rt△EFP中,
图3因为∠EPF=∠EBF=90°,O1E=O1F,所以O1P=O1B=112EF,所以点O1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这就说明线段EF的中点始终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如图3,作出直角尺在开始与停止时的位置图(以下简称“始末位置图”),设EF在开始时的中点为O,在停止时的中点为O′,连结OO′,则线段OO′就是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易知,OO′是△PBC的中位线,所以OO′=112PC,由(1)知,PC=25,所以OO′=5,所以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为5.
点评 探究EF的中点的运动轨迹时,基于一般性,在图1中取EF的中点O1,添加了辅助线O1B、O1P、BP,一方面,容易寻找到常量为∠EPF=∠EBF=90°,O1E=O1F,另一方面,又挖掘出线段BP是固定不动的,这就引发了O1P=O1B,决定了线段EF的中点始终在BP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这为下一步画线段OO′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例2 (2013浙江湖州)如图4,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23的一个定点,AM⊥x轴于点M,AM的延长线交直线y=-x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图4图5图6解析 依题意,设A(23,m)(m是大于0的常数),P(t,-t)(t≥0),B(x,y)。如图4,过点A作直线l∥x轴,过点P作PC⊥l于点C,过点B作BD⊥l于点D,因为BA⊥PA,所以∠PAC+∠BAD=90°,因为PC⊥l,所以∠PAC+∠APC=90°,所以∠APC=∠BAD。
又∠PCA=∠ADB=90°,所以△PAC∽△ABD,所以AC1BD=PC1AD=PA1AB,因为AC=23-t,BD=m-y,PC=m+t,AD=x-23,所以23-t1m-y=m+t1x-23=PA1AB。在Rt△PBA中,因为∠APB=30°,所以tan 30°=AB1PA,所以PA1AB=3,所以23-t1m-y=m+t1x-23=3,所以23-t=3(m-y)……(1),m+t=3(x-23)……(2),(1)+(2),得23+m=3(m-y)+3(x-23),解得y=x+(m-2)-(23+313m),很明显,这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就说明点B始终在直线y=x+(m-2)-(23+313m)上运动,所以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是一条线段.
如图5,当点P与点O重合时,设B(x′,y′),过点A作直线l′∥x轴,设l′与y轴交于点E,过点B作BF⊥l′于点F,则AE=23,PE=m,AF=x′-23,BF=m-y′,易知△PAE∽△ABF,所以AE1BF=PE1AF=PA1AB,所以231m-y′=m1x′-23=3,解得x′=23+313m,y′=m-2,所以B(23+313m,m-2)。
如图6,当点P与点N重合时,易知PA=m+23,在Rt△PBA中,由tan 30°=AB1PA,得AB=2+313m,所以B(23+2+313m,m)。所以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23+2+313m)-(23+313m)2+m-(m-2)2
=22+22=22.
点评 探究动点B的运动轨迹时,先设A(23,m),P(t,-t),B(x,y),这样便于表示图中的线段AC、BD、PC、AD的长。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后,顺利列出了x,y,t所满足的方程。消去t,得到y=x+(m-2)-(2+m13)3后,即可确定动点B运动的路径是一条线段,让人心服口服。在图5、图6中,当求出点B在运动开始、结束时的坐标后,自然会联想到运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点B运动的路径长。在计算过程中,常数m被消去,同时也体现了“设而不求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马先龙,男,江苏淮阴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骨干教师。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解题教学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数学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