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传统文化的可译性及翻译策略
2014-03-20李建军
李建军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 外语系,山西 太原0300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经史子集等各种典籍更是璀璨夺目,历久弥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愈来愈多地被世界所认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彰显本国文化,唯有将其译介出去,才能成为全球文化的组成部分。哈佛大学教授、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指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能不能得到发展,能否用英语或者说非汉语来表述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中国翻译词典》序言中指出:翻译是“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万应灵药”。中国文化要在世界文化之林取得一席之地,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典籍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典籍英译中传统文化的可译性
典籍浩如烟海,经子史集,自然科学,种类繁多。典籍中的传统文化可谓字字珠玑,言简意丰,意蕴深厚。更何况很多典籍距今年代久远,其古文文意所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其训诂解释,见仁见智,名目繁多。典籍英译需要大量的考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才能把握真义,然后以现代英语进行传神达意的翻译。可以说,典籍英译是双重翻译——古今汉语的释译和汉英翻译,难度可想而知。[1]因此,典籍英译的可译性不时有人质疑。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就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并把文化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2]文化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生态地域方面的不可译、物质文化方面的不可译以及社会和宗教文化方面的不可译。例如,作为国粹的中医,它的理论、治疗手段及用药与西药截然不同。在中医理论中,诸如“虚”、“实”、“寒”、“热”等词语被赋予了深奥的意义,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语。还有儒经和道家学说中的一些精华词语,如“天”、“道”、“德”,用长篇大论的汉语也难以将其解释清楚,英译则必定是难之又难。但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汉语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这些东西又不得不译。
早在1964年美国语言学家奈达(Nida)就指出,“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在同一语言区域或是不同语言区域之间,人们之间高度有效的沟通还是可能的,因为人们的思路、身体反应、文化经历和对别人行为方式做出调节的能力都是相似的”。因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某些感情和艺术色彩以及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作品,在传译时由于语言的差别而所能达到的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典籍英译中对传统文化的翻译要做到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这就势必要求译者找到一些合理而又智慧的方法,尽可能地传递汉语典籍的文化信息。所以,典籍中传统文化的不可译性只是相对的。
二、传统文化的翻译策略
(一)归化与异化
奈达认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3]典籍英译是要把中国古老的文明智慧以英语为目的语译介给世界读者。传统典籍多由古汉语写成,蕴含的文化信息,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都是异域的、异质的东西。典籍文本既要保留自身文化种子,又要借助目的语的土壤扎根、成长,惟其如此,作品的生命才会得以延续。是否能经受这种考验,是决定典籍翻译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一般会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归化和异化是1995年首次由美国学者Venuti提出的,前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也就是说,“归化”主张译文要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目的语的读者着想,帮助读者扫清语言文化障碍。而“异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文应当尽量去呈现、反映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造句的习惯。
不可否认,翻译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影响具体的翻译策略。作为清末大儒、东方儒学第一人的辜鸿铭,1898年,其英译《论语》出版,随之1906年又推出了第二本译著《中庸》,后来他又翻译了《大学》。辜鸿铭讲《论语》,事实上是在当时讲给欧美人的。面对着欧美人的武力侵略和文化侵入,辜鸿铭偏偏不卑不亢,对欧美人说:要谈论文明、文化、伦理和道德,你们欧美人仅仅还停留在野蛮的阶段,而《论语》一书中的精神情操,则是你们学习的榜样和终极的指归。辜鸿铭在译序中直言,“为了让读者彻底理解书中的思想含义,我们引用了欧洲一些非常著名作家的话,作为注释。通过唤起业已熟悉的思路,这些注释或许可以吸引那些了解这些作家的读者。”因为是给欧美人讲,所以很有必要简单易懂,并且采用中西类比的形式。比如,《论语》当中讲到周公,欧美人不懂,辜鸿铭就说周公相当于《圣经·旧约》中的摩西,古代帝王当中的尧、舜则相当于亚伯拉罕和以撒,齐桓公相当于德国的威廉一世,而管仲则是他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说辜鸿铭这种文化的归化策略是值得称道的。
如今世事变迁,二战后,英美英语的价值标准形成了全球性的优势,确定了英美国家主体文化的语境。这种语境只接受在意识形态上符合英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外语文本,对其他的则加以排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归化翻译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总是依照目的语的特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规范对译入文本进行调整,于是,弱势文化只得听从英美文化的摆弄,成为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1]在当今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在目的语中寻找源语的对等翻译,这样必然导致源语文化在目的语中隐形或流失。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能够方便外国人的理解和避免文化冲突,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彰显,也没有让外国人领略到异域文化特色,最终会导致其阅读兴趣减弱,也不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地屈从强势语言,而不是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担心外国人不能理解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不利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形成,我们就会在文化交流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翻译文化,与引起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文化冲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寻求最佳的翻译方式,以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为此,国内学者与国外汉学家也存有一定的争议。徐珺、霍跃红认为典籍英译主要应该采用异化策略,原因在于:异化策略的选择是文化对等观念的要求;也是文化渗透、文化交融的客观要求;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5]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唐诗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美国汉学家,目前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与比较文学系,他所编译的《中国文学选读》和《中国文论选读》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文学选读》中,宇文所安详细说明了采用近似“归化”的翻译策略来翻译中国古代的历法、度量衡以及乐器等,反对使用音译,如把阴历正月译为三月;把阴历二月译为四月,以示春季;将古琴译为harp(竖琴);将瑟译为great harp(大竖琴),以东西文化的共同性来实现传播东方文化的目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宇文所安的英译抹杀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音译和音意结合
就典籍中的传统文化而言,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翻译。
1.音译。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于其抽象性、玄妙性,即智慧性;其语言透射着华夏民族神秘深邃的上古文化形态,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其中许多概念含义深刻而广博,即使用现代汉语也往往需要一定的篇幅才能解释到一定的程度。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文化下的任何事物在语言的层面上所引起的联想都是有距离的。[6]因此,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事物,如哲学思想、中医理论等,唯其音译才会避免英语读者的不解或误解,因而是保护文化精髓不被流失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它以其特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中最根本的概念。[7]玄妙幽微,深不可测。理雅各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并把中国古代典籍翻译成英文的西方人,他认为,“道不是一种实体存在,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存在模式。”所以,“这个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在译文中传达意义,而不是试图在英语中寻找对等词”。[8]因此,理雅各的译本采用了“Tao”这一英译词。而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英译,较之其他版本的译文,还是汪榕培先生的译文“Tao can be defined as‘Tao’,But it is not the eternal Tao;”更好地保留了源语的文化特征,增强了译作的异域感,没有把读者囿于译者对“道”的理解,而是把它的意涵,留给读者自己去领悟。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尽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达100多次,但孔子很少深入讨论“仁”,也不轻易以“仁”许人。在国内外发行的《论语》译本中,“仁”的翻译可谓见仁见智。但是,由于较有影响的《论语》翻译大多由西方传教士或汉学家完成,所有的英语译者都背负着来自西方哲学和宗教信仰的先入之见的沉重包袱,英译时使用带有强烈西方传统色彩的词汇便在所难免。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用西方的宗教文化来阐释中国的哲学概念,套用渗透西方内涵的语言来翻译中国经典的核心词汇。[9]所以,为了忠实地传播孔子的思想,“仁”最好还是用音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武术,早期英译多为Gung Fu,Kung fu,martial arts等,但随着武术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武协和国际武术联合会都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译法:wushu。
2.音意结合。音意结合即在音译后再加以解释。比如,对“阴阳”的音译进行加注:Yin and Yang represent the two opposite but non-antagonistic and mutually transformable sides in human society and nature.古代的一些器皿的翻译也采用此法,如“尊”(Zun,wine vessel)、鬲(li,hollow-legged tripod vessels)。
三、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世界文化理应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才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而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将会凭借其自身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的关注。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采用以原语文化为取向的异化翻译策略,而不能采取以目的语文化为取向的归化翻译策略,才能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失真和抹杀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
[1]黄中习.中国典籍英译事业:机遇与挑战[J].宁夏社会科学,2008(6):178-179.
[2]Catford J.C.A Linguistics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3]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110.
[4]Venuti,Lawrence(ed.)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 and Ideology[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2.
[5]徐珺,霍跃红.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45-48.
[6]岳峰.略论音译与中国传统文化[J].福州大学学报,2000(1):58-61.
[7]李建明.试论《道德经》中“道”的意蕴[J].唐都学刊,2006(5):48-50.
[8]Legge,J.The Texts of Taoism [M].New York:The Julian Press,Inc.,1959.
[9]杨平.《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