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

2014-03-20朱志勇

关键词:工科人文精神人文

朱志勇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与资源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笔者以为,其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都是人文素质的应有之义。传统观念认为人文素质是“人”和“文”的结合素质。“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之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提到的“人文”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人所处的现实世界,如何认识并改造现实世界以达化成天下之境,恰是关乎“人文”之意义所在。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人文素质教育”一词的阐释尚无明确统一的界定,但是“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而独立的内在品格”成为学术界对“人文素质”的认知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学学科门类的划分日益细化,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科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工科性大学的专业教育不断强化的同时,人文素质的教育则不同程度的减弱甚至忽视。当人们在反思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真谛的时候,发现现实培养的人才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的特质。如何培养具有“通识”意义的既具有全球视野,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怀有强烈的担当意识与思辨精神,人格独立健全、身心和谐统一,富于创造性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集中理念。人文素质教育在工科院校的兴起,必将为工科院校的发展变革,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一、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人文知识不足,人文精神欠缺

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以学习数理化课程为基础的。人文知识的涉猎相对较少,人文精神的浸染相对薄弱,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认知不够。这一现象在大学时期得到不自觉的延续。同学相互之间较少探讨文化历史话题,对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研究知之甚少,对文史哲书籍的阅读通常也是故事小说式的课余消遣,有一种视读文科类书籍为不务正业的潜在心理。学生和家长都以毕业就业为导向,什么知识对将来毕业找工作有用,就专注地学习,反之则蜻蜓点水甚至置若罔闻。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显得尤为明显,学习的现实目的性强,急于习得有用的技艺,展现出实用的价值,“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展露无遗。“实用主义”的学习目的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果“实用主义”遮蔽一切,就走向了实用的反面。学生对人之所以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思考,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追求,对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缺少哲学的领悟和关切。工科大学鲜明的理工专业学习氛围,崇尚科技发明创新的教学导向,加之重理轻文的社会心理,使得工学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主客观两个层面都被漠视。然而这种现象却在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诸多高等教育发展的自我反思中得到极大地改观。越来越多的工科高校都设有“人文讲堂”,开展诸如“文化学术沙龙”、“文化艺术节”、“人文素质系列讲座”等活动,从教学制度设计的层面加以引导和重视。特别是在学分制的教学背景下,规定学生必须选课一定的人文类课程学分,方可正常毕业等举措,都显示出人文素质教育正愈发受到重视。

(二)强于实践而弱于思辨

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这是工科学生的整体性优势。众所周知实践和理论互为支撑。没有理论的实践是无本之木,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源之水。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知行合一”,这是传统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具体启示之一。“知”要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统一而达到,正所谓格物致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工科大学生在学习具体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急于实践的强烈冲动。这本是探究科学知识的原动力,但是在没有透彻理解基础知识的本质之前,盲目的实践的确不是一种可以褒扬的行为。工科生对数字、公式、定理、法则之敏感是其长期学习演练的结果。然而,对于其背后的“故事”的探究则往往忽略。再则,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原理公式推导的讲解也存在不甚了然的情况,强调学生只要记住公式、定理能够解题运算就行,这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思辨”这一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内核之一,就这样在有意无意中淡化消解。没有思辨精神,就缺乏对科学的质疑精神,没有对科学的质疑精神,何谈创新,何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将思辨精神贯穿于教学之中,潜移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唤醒思辨精神,启发思辨能力,是工科教学过程中对于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显于“技”的教育而淡于“情”的点染

工科大学生所学之专业技能,体现出技术性、实用性等特征,是实实在在的一技之长。学生们的理工科出生背景,听惯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有的人还引以为豪,自得其乐。建立在工科专业知识学习上的专业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只拥有建立在单一学术领域中的一专之技能,在当今时代,恐怕也很难走遍天下。一专多能,由专才教育走向通才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工科大学生抱守专业的心态普遍较强,认为专业技能就是将来的饭碗,就是将来立身社会的基础。这些思想本没有错,但如果在教育抑或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只显于“技”的教育而淡于“情”的点染,结果则是智商超群而情商平平。现代人本理论认为,人的成就是基于智商而决定于情商。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则更大。笔者自身就从教于工科院校,对于工科学生的心态、思想、人格及行为举止有直接的观察和了解。工科学生聪明朴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然而言谈干涩,举止木讷,与人交流一般直来直去,与人相处鲜有幽默,缺乏艺术与情感的调和张力。对于精神和情感层面的现实诉求较少,少有艺术性的课余生活爱好,心理情绪波动的自我调适能力较差等凡此种种情形都说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学习淹没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大学理念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培养专业过硬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出人格健全、思想独立、富于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现代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情”的点染显得无比重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技术更新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想象。因此,工科大学生不患一时之技不如人,而患一世的“情非得已”,就象大家通常所说的,不怕犯错,就怕失去改错的勇气和能力。锤炼品质,磨砺性情是每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工科学生不能继续沉醉于所谓的专业技能优势中,而应该主动警醒,打破专业视域的樊篱,努力锻造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身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时时以人文素质的要求来点染自己,来修缮自身,真正做到智商与情商同修,“制器”和“识器”并举。

二、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

(一)从学校层面来讲以“文”化“工”,做到环境育人政策励人

工科大学以工科专业学术和教学见长。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认知度,学校的底蕴和气质主要呈现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气象。在工科院校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突出“工”又要彰显“文”。学校一定要在教育教学环境、学术科研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确立一定的典范。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使专业教学课堂形象化、立体化、通俗化。学校应该出台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政策,鼓励人文学科背景的教师加强学术研究,引导学生阅读人文学科的经典原著,创设各类形式的讲座论坛,开展人文素质课外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创建设人文校园的发展局面。将人文的触角延伸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有意识地彰显人文精神、传播人文理念、凸显人文关怀。作为工科院校的管理者自身也必须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对人文精神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应该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不断优化工科专业发展的同时,强化人文科学的支撑和烘托,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内涵丰富、发展全面的办学格局,使学校管理服务群体、专业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等各类人群充分担当自身的角色使命;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感召下,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生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教职员工待遇等方面进一步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在工科教学实践、工程技术创新、自然科学研究等方面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持续深入以“文”化“工”;在环境育人,政策励人的双重因素导向下,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统一于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之中,创造出师生联动地在工科专业实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中不断绽放人文精神的光芒。

(二)从教师层面来讲以“术”传“道”,做到知识慧人言行育人

工科专业教师在教学对象、课程体系、知识创新、授课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基于这种专业教学实践的现实,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才能适应发展变化中的全新的育人环境。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树立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培养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同时在专业知识研究方面有较深的功底,既有高度的科学精神,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1]工科专业教师应该直面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现实,从而在课件设计、知识讲解、语言风貌上有意识地增强趣味性和幽默感,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富于知识性和感染力。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感知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最重视、最投入、最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人文教育,启迪人文思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课教师惟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展自身人文素养,凝练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基础层次和秉性各异的学生。笔者以为,一个专业型教师讲授一门课程,一方面传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效果:一是形成一种开放式、发散式的教学风格,促进师生共同参与、互为主体,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二是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对知识产生思辨怀疑的态度,进而萌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三是通过教学实习实践拓展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自觉养成探究型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2]笔者以为具体的工科专业知识应归为“术”,教师在传授“术”的同时一定要有“道”开化和领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掌握和运用科技知识的人如何来对待科技本身。科学和人文是人类知识天平的两端,人文太盛而乏科学创造,就难以撬动历史发展的车轮;反之,科技繁盛而忽略人文化育,历史的车轮同样容易在前进中覆辙。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如此。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传道至上,其次授业,再次解惑。工科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层面已然做得相当出色,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建设发展输送各类实务性人才。然而,传道的己任则担当不足。

传道的重任不一定必须得由工科专业课教师直接担当。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人文学科的相关教师,当仁不让地承担着在培养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传道重任。“术”固然不必说,是专业之本,立身之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以传道、弘道的姿态来培育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每一位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及人文学科教师所关切的问题。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课堂知识教学以语言知识为载体,课外实习实践恰恰应当注重身教和境教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一定得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意识,时刻反省自身言行,真正在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做到术道通传,从而达到知识慧人,言行育人的效果。

(三)从学生层面来讲以“心”求“实”,做到理想铸人德技兼备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讲学习,讲成绩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古人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古训仍然受用于今天大学的育人要求。工科大学生担负着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使命,而同样也应该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自觉。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言:“大学教育应该使得多半的学生能够从狭窄的专业钻研之中走出来,使得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有多方面的认识,从而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仅是要在专业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理想的铸造,心态的规植,道德的熏陶中进行。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愈来愈集中地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而人的人文素质是软实力在人自身上最基础的体现。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和教育专家早就发出警示:“如果忽视或忘却人文科学的传播和教育,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麻木和庸俗。”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精神文明中价值和道德的丰碑却没有在人们心目中傲然矗立。“感动中国”、“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弘扬社会正气,确立道德标杆、挖掘人心正能量的电视传媒节目,在人们心目中引起极大的反响。精神和价值理念在社会整体意识中的回归,使人文素质的要求重新摆在应有的地位,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将从“心”开始来审视自我和他人,进而来考量社会和历史。具体到工科大学生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学习专业实务,掌握专业技艺的同时,以“心”求“实”用崇高的理想来铸造恢弘的人格,在人文之花与技艺之果的共同映衬下,支撑起更加辉煌灿烂的人生。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111-113.

[2]赵明光.新形势下工科院校专业教师需要的创新意识[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76-77.

猜你喜欢

工科人文精神人文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