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14-03-20王国强

关键词:岗位院校人员

王国强,马 莉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会计系,安徽 合肥 230041)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王国强,马 莉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会计系,安徽 合肥 230041)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而办好职业教育必须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自身治理能力。作为组织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其岗位重要性与岗位风险不断加大。强化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构建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日趋迫切。通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视角,着眼内部审计岗位实际,分析内部审计岗位职责风险及其风险的表现形式,研究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完善岗位风险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从人才、培训等多角度构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体系,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控目标。

高职院校;岗位风险;体系化构建

国务院会议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办好职业教育是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随着“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的形成,高职院校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今后,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职业教育将会是经费投入、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多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的权利;校企联合以及办学形式多样化等。由此,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必然更加复杂,管理难度日趋增大,教学、科研、招生和采买等经济活动更加频繁。高职院校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院校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及科学管理。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采用抽样审计等技术方法去认识和评估经济交易和事项,必然存在其工作的局限性和岗位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本文通过职业院校内部审计岗位视角,分析岗位职责风险,构建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自身管控水平。

一、高职内部审计岗位风险及表现形式

(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

内部审计岗位风险,是指在履行审计职权时,未做到尽职尽责或法规、制度等执行不严,以及履行执业程序不对等而导致经济损失或审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可能性。通常表现在审计结论未能完全遵从客观事实以及审计行为、审计程序有悖于相关法律规范。

内部审计岗位的重要性所带来的风险。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具有增加组织价值功能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高职院校的校企深度融合必然是内部层级、控制环境及内部契约功能越来越复杂化。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岗位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安全性、财务信息等的可靠性,必须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参与者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开展内部控制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有权评价和监督经济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并能发表是否需要完善制度及改善管理的审计意见,从而参与或影响决策。由此,内部审计岗位因其重要和必要,必然是岗位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内部审计信息的重要性所带来的风险。随着《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贯彻执行,高职院校经营方式日趋复杂,审计信息使用者日趋多元,关注和使用内部审计信息的主体会逐渐增多,内部审计信息的重要性凸显,其结果必然是提供内部审计信息的内部审计岗位的风险客观存在并日趋增大。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岗位认识不足所带来的风险。高职院校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岗位认识普遍性不足,其岗位定位层次性不高,工作职责大多满足于参与监督日常财务收支。机构设置与纪检、财务等岗位合署办公,独立性不强。工作人员组成上很少考虑岗位技术要求,大多未实行竞岗竞聘,业务能力和审计方法都有待提高。审计活动中面临的经济交易和事项以及相应的控制环境都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欠缺和认知能力的滞后,必然会使履职存在一定的工作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其自身岗位认识不足所带来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认识不足,必然是工作动能不足,处置问题的责任心不强,加之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从而导致失职、渎职风险不可小视。风险具有潜伏性的特点,显现时间滞后,如基建中大量未审计决算的工程,工程管理不严格可能形成大量的增量签证,财务报告无法体现,内部审计人员跟踪分析不到位而发表的审计意见就可能导致偿债风险。

(二)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的表现形式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依靠岗位职责行使来实现的。对内部审计岗位进行风险确认、防范与控制,是将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是在可能出现风险的源头强化风险防范。要防范内部审计岗位风险,首先要了解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的表现形式。目前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在实际操作中的岗位设置不完全一致,但大体上内部审计岗位风险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职责型风险。职责型风险主要是履行职责不力,构成失职渎职等。这种类型的风险在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中存在相当广泛,主要指内部审计人员由于未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未正确履行职责,或者是履职时间、程序不当等而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技能型风险。内部审计岗位作为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岗位,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审计专业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现代管理理论和工程技术,还要了解高职院校的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并且具备优良的研究分析、沟通表达能力。但内部审计人员多是由财务岗位上转岗过来的,熟知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知识,但对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与内部审计岗位能力要求之间仍有差距,很难能够满足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型审计、绩效审计、责任审计等的要求,出现个人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因技能欠缺或不足而导致的内部审计岗位风险。

道德型风险。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作为院校内部教职员工,与本单位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利害关系,工作中易受干扰,难能保持不偏不倚的职业态度和操守。在内部审计中,时常还存在 “人情”“关系”、以权谋私的问题。审计时会由于自身利益或情感问题上抹不开面子,以致审计工作走过场,有的甚至故意隐瞒问题不报或者虚假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拿原则做交易,以权谋私,使内部审计岗位风险加大,不仅影响内部审计部门形象,还有可能损害国家和学校的利益,严重的内部审计人员有的甚至触犯刑法,走向职务犯罪。

二、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的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

(一)内部审计岗位的风险识别

一般来说,岗位职责覆盖范围越大,出现的风险机会就越多;岗位职责对应的职权越大,其风险程度就越高。应对风险要首先从识别风险开始,同时,岗位风险识别又与岗位权限、职责的明细化以及风险承受、风险控制等相关联。对于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而言,其风险往往具有潜在性、偶然性的特点。识别风险必须依据其岗位职责,通过分析、判断,筛选出相应的各种风险点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并以此作为依据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内部审计岗位风险识别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个人自查、岗位互查、主管部门审查、筛查等。但是要尤为注意的是,内部人员和部门内部工作独立性不强,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往往会遗漏或者忽视一些重要的风险。为了克服这点,通常可以聘请组织体系外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帮助对内部审计岗位进行风险识别,以便做到内外互补。

(二)内部审计岗位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的是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并对其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不同类别和等级的风险对于高职院校管理过程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在内部审计岗位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依据环境及背景分析,制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计划,对风险迹象进行深入了解并做好记录。依据内审岗位的权责是否明晰、自由裁量权限的幅度、监督制约是否完善及其效果、权力行使能力与行权环境、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性程度等特征,着重考量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是否经常性开展内控评审活动等,分类评定出各风险点相应的高、中、低等级。在对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过程中,相应的职权行使过程中取得的量化指标信息和相应的工作数据的收集、分类、归纳和处理非常重要。只有对岗位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才能发现风险成因并最后评估出其相应的风险影响程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分析所发现的风险点形成实质性风险的可能性,最后依次对预测的各项风险可能造成其后果严重程度排序。

(三)内部审计岗位的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的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损失扩大的各种条件,从而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同时,建立审计岗位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判断、分析岗位风险所在及高风险领域、诱因等,强化对高风险点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的处理方法有:

避免风险。通过更改工作计划回避风险或消除风险发生的相关条件,主动避开风险带来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一般来说,回避风险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消除隐患,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比如为避免内部审计风险而不进行经济活动,这样的方式会因噎废食,最后出现学校发展停顿、硬件落后、建设滞后等其他风险,所以一般不建议采用。

预防风险。主动认知风险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例如针对不同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优化,预防因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业务不精、技能不熟而产生风险;逐步完善工作流程,避免因职责不清、程序不明而产生风险;建立多渠道的监管机制,降低内部审计人员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的道德风险。

自保风险。指经过一系列因素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可能造成的危害在承受范围之内,通过成本效益性分析,认定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规避风险合算。对于相对来说发生概率小,并且损失危害程度较低的内部审计岗位风险,可自己承担。

转移风险。在风险发生前,通过某种事先工作安排,有计划地把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如学校对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经济事项,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外部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将风险适当外包转移。

三、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岗位风险管理的人才培养与优化

任何制度都需要通过人来实施推进,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完善,也同样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没有对应的人员素质基础,完善的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偏离初衷。目前,从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情况来看,其人员结构及素质、理论水平及工作能力都参差不齐,而这又恰恰是产生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根源之一,也是岗位风险的主导性诱因。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机制建设,是控制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的根本措施之一。

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竞聘和选拔。人的因素是第一要位的,优秀的人才在关键的岗位才能真正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内部审计岗位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必须配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大多是由过去中专学校升级的,人员编制及知识结构都存在不足,而且高职院校的管理层普遍认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对内部审计的岗位作用及认识与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差距。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只考虑财务会计工作基础,大多是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或从其他部门轮岗过来的。内部审计是属于经济监督活动,而财务会计属于经济管库活动,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根本点的不同是前者强调核算、监督而后者更多的是鉴证、评价。未接受过内部审计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转换工作角色往往会导致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目前,虽在推行内部审计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但其门槛过低。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履职要求有较强的综合性,单有审计、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不够,审计业务的多样性、广泛性以及交易的复杂性决定着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复合型的专业背景,最好同时还应有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需要不同专业人才的有机结合,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的协同效应,从而有助于审计问题的发现和最后做出正确的专业评估和判断。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业务时一定要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保守秘密。所以,对于内审人员素质要求方面除了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之外,还要对内审人员的道德素质有一定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选拔和培养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进行适当的择优竞岗,确保到岗人员的基本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内部审计的执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审计的依据和标准不断更新,必然要求内部审计的方法、技术不断创新。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注重业务知识的衔接培训。岗位风险控制首要的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内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特别是定期开展相关法律、 法规的教育以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做到风险警钟长鸣。岗位素质、执行能力培训以及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继续学习制度是建设合格的内部审计队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实施的制度保障。只有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内审人员的工作过程控制,内审岗位的风险管理才有可能取得长久的实效。内部审计人员继续学习制度的建立非常必要,除了学习专业理论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我们每年指派专业审计人员参加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强调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坚持内部审计人员开展跟踪审计,审计提前介入既有效预防腐败现象发生,同时对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是一个业务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实践和学习,克服其自身专业内涵不足及环境不熟悉的特点。

(二)岗位风险管理的内部协调与沟通

岗位风险管理是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其通过审计程序、制度的设计及规范来预防、限定和减弱审计风险,是按照设定的条件和目标主动影响审计行为的过程。对内部审计岗位职权的规范化约束,必须体现岗位授权、分权制衡以及独立性原则,这是维系高职院校内审工作良性运作的基础。但是,在岗位风险管理中依然需要良好的内部沟通协调,沟通既是内部审计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尤其是沟通协调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传递和交流内容都要计入工作底稿。同时,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态度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环境、运营状况等,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减少判断失误,降低审计岗位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与领导层、被审计单位及教职工、学生等多主体均应有密切联系,与多主体间的沟通渠道畅通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质量及风险。高效和谐的内部审计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可以概括为三个目标:一是领导层重视、支持审计工作,把内部审计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二是被审单位欢迎审计,自觉利用审计结果主动整改;三是教职工真正理解、关心内部审计,尊重内部审计工作,自愿协助。实现目标都需要通过有效沟通、信息分享以及提升管理水平,最终的理想结果是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单位领导支持,内部被审单位配合,广大教职员工高度认同。

沟通直接影响着岗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良好的沟通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技能、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同时也要注重时效性,要紧跟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调研,消除矛盾解决问题,从而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评价、鉴证等职能,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顺利实现审计成果向决策成果的转化。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内部审计过程,从审计前的调查到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后回访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良好的沟通不仅能提高审计质量,而且也是内部审计人员学习业务、熟悉工作环境、提升审计业务水平的机会;另外,沟通还可以借助校园内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内部审计功能,让内部审计观念深入人心,做到审计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职能,改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三)岗位风险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

风险的产生是动态的、随机的,风险防范与应对必须有一定的预见性。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必然是随着环境及法规、制度等有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与时俱进、科学有效、权责对等的岗位风险管理工作机制,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风险变化。

建立动态风险预警制度。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应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学院本身制定的工作制度,随时关注内控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的最新变化。实时调整日常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评估面临的各类新风险,制定和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及时进行风险成因及可能性分析。同时重要事项要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和上报,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理想状态。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岗位风险控制过程中,一定要有权就有责,有责就要有责任追究。责任追究要根据失责危害的程度轻重对照纪检监察相关处理条例,分别采取谈话诫勉、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免职等追责方式。在具体的考核制度设计中,也可以实行“一岗双责”,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规范和制度设计,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风险长效问责机制。对失职、渎职人员实行“双查双究”制度,既由业务部门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控制不当等责任也需追究,建立制度“防火墙”,严防犯错向犯罪行为演变。

完善内部审计激励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绩效考核和评价,首先应明确尽职履责是岗位的本质要求,同时,责任追究机制的科学设计必然要求有科学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做到奖惩分明。激励机制同样也是岗位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激励制度不是一种变相福利,良好的激励制度的设计,是推动岗位风险管理进一步深化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岗位风险控制的制度基础必须强化风险与职责同在,权责对等的原则。总体上看,岗位风险风险系数高就意味着岗位要求严格,岗位责任重大,其必然是按市场规则岗位报酬多。而岗位风险控制体系的责任追究制度如无激励制度相对应,必然会导致干事的不如不干事的,多干事多担责,不干事不担责。因此,在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严格绩效考核,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岗位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加强对先进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应用。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要坚持年度例行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坚持有重点地开展关键部门、重点领域的专项审计调查。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和调查结合,其方式多种、形式灵活,既可以单项调查也可以多项调查,既可以发放调查问卷也可以查看资料及会计账簿等。如经常性在审计中发现的一些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可能给单位带来潜在危害或者影响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问题,可以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通过系统调查,细致分析动因及原由,揭露问题的本质。通过书面的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为完善制度建设和领导决策服务。

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技术来执行分析性复核和完成审计程序,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判断,拓展了数据分析功能,强化了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核算软件开有审计专用接口,实行财务数据与内部审计共享,随时跟踪不当数据原由,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提高审计工作效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部控制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四)岗位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

任何岗位健康、正常运转都离不监督,本身作为经济活动监督的内部审计岗位也同样需要置于监督之下。内部审计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本单位内部方方面面的监督。同时,社会化的监督也是高职院校内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工程审计中就实行多人签字负责制,审计初步定稿后报送工程监理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签字确认,这样就形成了多主体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机制。岗位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外部环境,尤其是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岗位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形成了一种外在的推动力。在制度建设中,尤其是在对于风险岗位和风险点的设置与调整进程中,应当不断吸收、消化外部环境反馈的重要信息和线索,与时俱进,真诚接受监督,使风险岗位和风险点的查找以及控制制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

首先应该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国家审计机关、上级主管部门经常开展对高职院校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其次倡导审计业务公开,欢迎广大师生的参与监督,提升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然后是审计机构内部再监督机制,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要重视审计程序、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建立审计项目组长、复核评议小组、单位负责人的三级复核机制,形成多方面的监督机制。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应本着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原则对其各项管理制度、职权职责和工作流程、监督机制等进行全面完善、再造,着眼于源头治理,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从而建立一套设计科学、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体系。

[1] 韩伟,王华.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体系化构建——基于岗位的视角[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2(4):25-30.

[2] 龚哲.试论风险投资的阶段性特征及风险管理策略[J].科技资讯,2012(29):190-194.

[3] 欧阳忠.浅谈风险管理与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增长的影响[J].铜业工程,2007(2):86-88.

[4]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2):24-30.

ConstructingRiskManagementSystemforInternalAudito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WANG Guo-qiang, MA Li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41, China)

In order to transfer economic growth mode, promote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make a sou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which self-governance capacity is essential. A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internal audit of the organization, internal auditor’s importance and risks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enhance the post risk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 risk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internal auditor, by analyzing the risks of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ir forms,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paper endeavors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the post risk management and build risk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rom multi-dimensions including personnel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so as to reduce the post risks of internal audit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 post risk; systematization construction

2014-04-22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3A029:《基于科学发展的高职院校内控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国强 (1966-),男 ,安徽岳西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会计系副教授, 会计师。

G710

A

1009-2463 (2014)06-0062-06

猜你喜欢

岗位院校人员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