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研究
2014-03-20梁祥凤
梁祥凤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问题导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研究
梁祥凤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生态灾难,如过度砍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土壤退化,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更加高效解决这一历史性的课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问题导向中的主体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具体分别从制度自信、机制健全、全球视野以及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道路。
问题导向;动力;生态文明;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报告也对生态文明建设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解决生态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直面各种重大生态问题和严峻的实践考验。而问题导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生态问题倒逼生态建设实践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协调发展是其最根本、最直接的目标,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模式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业方面:建国初期以粮为纲,大量地垦荒、围湖造田,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荒漠化、盐碱化;化肥农药等的不当使用,导致许多地方土地功能衰退,影响植物的生存,进而对动物物种也产生严重影响,濒危动植物常见。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地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虽然针对该问题不断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办法,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得到根治。城市建设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较长时间内以GDP为导向,致使许多城市缺少长远规划,布局不合理,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混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资源产业方面:有大量小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盲目开采矿产,乱采滥伐森林,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工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发展,一直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过程。从内容上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不仅仅是关在书斋的纯学术研究过程,而是不断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形式上来看,西方工业化早,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水平高,与其不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晚、水平偏低。因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学习、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限于是少数学者、政府的参与,而应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生态问题。
问题导向有助于建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实践的彻底性就是不断预见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真正理解和贯彻实践的彻底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短期利益,难以将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贯彻到底,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坚持问题导向形成的规划决策。例如,有地方决策者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相分离,脱离问题导向这一根本,抽象地空谈理论,导致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水、土、动植物等生态问题,因为理论正确并不意味着实践一定会成功;有的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照搬过去的或者他国的实践经验,结果可想而知。因此,离开问题导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二、生态问题导向中的主体模式分析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在人类社会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在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产生的生态问题在所难免。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期,生态问题愈加严重。由于工业化是任何世界大国发展成为强国难以逾越的阶段,与工业化相伴随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是各国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样,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且较发达国家更加复杂。
生态问题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问题为导向,具体分析中国生态问题的实际,就要从主体着手。
一是既得利益者。在竞争和利益的驱动之下,既得利益者为了追求短期的高额利润,忽视甚至漠视环境问题,这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因。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指出:“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把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一种枞树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将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给毁了……,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2]中国的金沙江卢地拉电站,没有进行“环评”就开工建设,产生的生态问题也不可低估。人们的这种逐利行为在市场调控失灵情况下,被进一步放大,凸显出严重问题。
二是政府。当前,有些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甚至政绩出发,对高污染企业视而不见,甚至保护,这也是当下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中国中央政府从全局出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业已确立,但是法律制度建设却远远跟不上。例如,《环境评价法》自2003年颁布实施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涵盖的范围、执行的力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尚不足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伞。此外,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时也会失灵。这种失灵包括政策失灵和管理失灵两个方面。政策失灵是指政府制定的政策干扰正常的市场运行,自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浪费。例如,对垄断性资源定价过低,造成价格扭曲,变相鼓励人们多使用这种资源,从而形成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管理失灵是指各级政府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管理不力,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甚至出现权力寻租行为,从而导致无效的环境管理。无论是政策失灵还是管理失灵都会加重业已存在的生态问题[3]。
三是广大人民群众。互联网的出现,带来社会主体互动模式的革命。由于当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大多数民众对突出的环境问题都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客观上起到了社会监督的功能,一定程度上给政府、企业主施加了压力,使其自觉不自觉地不能忽视生态问题。从这一方面来说,具有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传播已经形成网状传播,再也难以区分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有时简单的环境问题被无限放大,甚至歪曲,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生态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有鉴于此,应该加强网络舆论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办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以事实为依据,不盲目将问题扩大化,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以及生态文明的国家,这一目标也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以推动的。实践表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根本问题。
第一,问题导向与制度自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其解决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早,生态文明建设也比我们先进,有许多可取、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自己。我国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已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从一个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到GDP世界第二,并在继续高速发展。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产生的生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终将也能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恶化问题引起高度关注,我国开始着手社会发展的协调研究。从1994年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到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八大”则进一步强调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与此相配套,一系列法律法规先后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生态问题的解决。
第二,问题导向推动机制健全。制度自信不表示盲目乐观,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只有依靠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及时有效地解决。完善的生态机制涵盖了预警、响应、联动等环节。
生态预警机制是指建立系统的关于生态问题突发事件的监测、评估、预控、自动应对等一系列管理流程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生态问题的诱因,适时加以解决。预警机制的构建,可以对同类、同质的生态问题进行预防,尽量确保生态环境良性运行。
分级响应机制是指应对生态危机中,预先拟定多种分级响应方案,每一层级的危机事件最好在该层级处理,最大效率使用应急资源。生态问题的分层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每一级别对应不同的应急预案,这是最常用的分类方式;也可以按照生态问题的规模、范围或应急能力进行分级管理。生态问题事件发生后,需要进行预估,根据分级标准,首先由事发地的危机管理主体进行即时处理;一旦不能应对,则需层层向上升级。从而形成一个以事发地的主体为基础,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应急管理救援机制。
为了应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应急联动机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取得最佳效果。应急联动机制包括生态问题预警分析、应急人员的配备、应急资源的储备以及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布局等一整套措施。一些发达国家在此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就建立了从中央联邦危机管理局(FEMA)到各州的标准化地方应急管理中心。一旦发生重大生态问题,应急联动机构就能够快速反应,统一协调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的力量,将危机的危害降至最小。
第三,要有全球视野,历史眼光。当前的世界联系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在这一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闭门造车显然没有任何出路。全球视野、历史的眼光即站在全球的角度,结合中国历史,分析生态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特别是西方国家面临相同或相似的生态问题,已有成功的应对措施。我们必须练就学习的意识,妄自尊大不利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学习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
当然,学习借鉴不代表盲目的照搬照套,有的发达国家转移生态问题,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有损“代内公平”的做法就不值得效仿了[4]。另一方面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坚持结合本国历史和现实,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制定适当的方针政策,而不是一味照搬照套,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解决当下中国的生态问题毫无益处[5]。
第四,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的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生态文明建设只要能彻底,就能动员全社会大多数的力量。彻底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6]。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循环经济等措施,都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抓住人这一根本,就抓住问题的关键。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会取得成功。同时,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将其经验上升至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成果,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九个怎么办[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94-98.
[4] [美]戴利. 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8-112.
[5]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6] 李良美.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2):47-51.
Problem-orientatedtheMotiva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LIANG Xiang-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1, China)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many ecological problems, or even ecological disasters, arise, as deforestation has led to erosion and desertification, unreasonable use of land led to soil degradation, extensive development mode led to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and s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faced with a big challenge due to all the above problems. To solve this historic problem more efficientl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are seeking a feasible way to develop the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n ecological problem-oriented mod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ational conditions,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at is, institution, mechanism, global view and the people’s point of view.
problem-oriented; motiv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echanism
2014-09-18
梁祥凤(1972-),女,安徽巢湖人,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C91-03
A
1009-2463 (2014)06-0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