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河平原贫困老区发展研究*

2014-03-20张春雨

关键词:平原老区农村

张春雨

(河北农业大学 农村发展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海河平原贫困老区发展研究*

张春雨

(河北农业大学 农村发展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以黑龙港流域为主的海河平原革命老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文和地缘等多种因素。河北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农村面貌提升活动把扶贫工作与区域连片开发、整村推进规模发展相结合,给平原老区脱贫致富发展带来希望。形成共识,建立帮扶发展平台,引入资本和科技要素,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科教扶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平原老区的可持续发展。

海河平原;老区;脱贫致富

海河平原绝大部分在河北省境内,又称河北平原,是华北地区主要的农业区。河北省172个县(市、区)中有133个县是革命老区,其中39个是扶贫开发重点县。海河平原的贫困老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港地区,包括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保定等十几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由于历史、地理和政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老区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老区人民虽然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但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生活质量依然很差。相对于山区贫困重点地区,人们对于平原老区的贫困状况关注和研究甚少。王永军等认为突破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的瓶颈,既需探讨适用于所有贫困地区的一般路径,也需探讨专门针对河北平原贫困县的具体路径,如:加大交通等基础建设,建立合理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主动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等[1]。“推进河北省平原贫困老区脱贫致富对策研究”课题组2013年选取了沧州、衡水、保定、邢台和邯郸市的16个县市,总计70个村庄进行调研剖析,目的就是弄清平原老区的贫困成因和扶贫开发状况,探讨平原老区新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采取一定的帮扶措施,集中一些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大对老区建设发展的扶持力度,帮助平原老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一、平原老区落后的成因

平原老区集中连片,人口分布比较密集,政治环境因素影响深刻,人们思想守旧求稳,生活小富即安。群众生活质量普遍不高,贫困差异性较小,导致了对贫困状态相对平衡的心理。文化贫瘠,缺乏致富产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内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自然因素。海河平原盐碱遍地的黑龙港流域,历史上生存和生产环境就相对恶劣,几百年来一直是穷困地区。一些地方干旱盐碱、地下淡水严重匮乏,可开发资源少,这是造成平原贫困问题的自然因素。在其他资源匮乏的海河平原老区农村,以种植业为主要生存手段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课题组调研显示,58.82%村庄以种植业为主,5.88%村庄以养殖业为主,7.35%村庄以工业为主,2.94%村庄没有主导产业。

人口素质因素。平原老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常年留守的多是老幼和妇女。农村常驻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贫困导致教育落后或异型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例如:全国百强衡水中学地处黑龙港贫困带,对周边富裕地区优质生源形成逆吸现象,“唯高考教育”加剧了该区域农村高素质人口的对外抽送输出。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就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构成来看,平原老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及其以下的占62.7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26%,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3.87%,具有硕士及其以上程度的占1.0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不是外出打工创业,就是在城市就业安家,留在农村的大多数被调查农户的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由于缺乏创新的思想基础,一些扶贫项目得不到大力推广和支持,等、靠、要现象也相当普遍。“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成为了阻碍和制约平原老区经济发展的思想原因。

政治地缘因素。京津的“磁吸现象”导致了包括平原老区在内大面积的“环京津贫困带”出现。改革初期,河北省的32个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域经济与京津远郊15县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作为中部沿海地区,河北省曾渴望享受中部优惠政策,面临区位尴尬问题。环保因素要求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有所限制;维稳因素强化了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控制,仕途效应使人们在判断社会地位和价值影响方面更加偏向于官本位。以上各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的数据显示,京津人均GDP分别是河北人均GDP的3.89倍和3.25倍,同一地域的贫富差距可窥一斑。

生产生活环境因素。海河平原老区生产生活基础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低,发展要素更新滞后不能适应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物质生活方面满足最低要求,文化生活匮乏,道路、饮水农村公共基础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改善。

二、平原老区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一)扶贫形式由项目帮扶向连片开发规模发展

影响地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海河平原老区的贫困,涵盖资源性贫困、主体性贫困、生产性贫困和政策性贫困等多个方面[2]。改革开放以后,海河平原老区经历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贫困状况有所减缓,但仍与小康社会要求相去甚远。河北省围绕“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坚持把以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为重点的黑龙港海河平原连片贫困老区的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把扶贫到户与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相结合,加快实施整村推进、定点帮扶等各类专项扶贫开发规划。并通过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农村面貌提升活动,完善水电路讯房等生产生活基础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根本上开始扭转平原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落后的局面。

(二)整合资源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和重要途径,多年来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镇化要与建设新农村同步进行,互为补充和促进。包括黑龙港平原老区在内的连片贫困地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仍然会很艰巨。这就是说,平原老区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合村并镇或大拆大建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还需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引导,物质资金层面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带动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的转变。

2012年开始,河北省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整合资金和财力,每年选派1万5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到5千个贫困农村进行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安全饮水网管升级改造2 325个,3 652个村进行了电网改造,新建标准化卫生室3 422个,5 010个村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2013年又增加沿高铁和高速的3 000个农村,开展面貌提升活动,开工项目达到16.8万个[3]。帮扶活动充分听取被帮扶村群众意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使广大农村群众平等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被帮扶的大部分农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真正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一步还要加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发展,为进一步实现城镇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三)个体资本要素参与传统生产方式改造

海河平原老区多为传统农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土地耕种,畜牧养殖和外出务工。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户兼业化倾向明显。解决小农经济与现代化生产的矛盾,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之与现代的农业生产要素相适应,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科技创新的生产者和市场营销的开拓者,从而引领和带动广大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饶阳县南善旺村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多年来经济欠发达,年轻人多外出打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1 900元。被列为“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庄以后,村两委围绕全县蔬菜主导产业,流转土地300亩,利用扶贫开发资金补贴建棚,建成简易日光蔬菜冷棚75个,承包给村民发展蔬菜种植。2012年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兴地公司,利用个体资本要素,参与传统生产方式改造。租用流转土地1 500亩,投资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50个。2013年流转土地500亩,用于河北冠志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蔬菜产业发展。通过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让农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丰富了农村的物质水平,推进了贫困老区的新农村建设。

(四)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悄然影响农村生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老区农村家庭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依然存在着消费水平低、社会娱乐设施落后、农民闲暇生活贫乏而单调等问题。加快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改善农村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加快了农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亮化绿化、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产业帮扶等全方位投入,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得到了全面改善和加强。人们悄然淘汰了水缸,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老人们学着锻炼身体,家庭拥有了电脑。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所调查的农村,2.94%村庄参合率在50%以内,14.71%村庄参合率在50%~90%,38.24%村庄参合率在90%~100%,44.12%村庄参合率达到了100%。司马村是宁晋县最大的行政村,多年来以生产电线电缆而闻名。近两年来,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倡导追求精神文化食粮新时尚。2012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村级楹联组织——司马楹联联谊会,使群众喜闻乐见、底蕴深厚的楹联文化形成了文化兴村的品牌和亮点。

三、平原老区农村开发的途径建议对策

(一)形成共识,建立帮扶发展平台

平原老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厘清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农村城镇化大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以适度集中居住和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庄的单个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限制在尺田寸土之上而限制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化解“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要推进城镇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也就是说,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镇变成非农人口,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其次,在平原老区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下,要引导广大群众摆脱小农意识、地域局限的困扰,突破传统落后思想、僵化体制的束缚。提高人们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合作意识。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两年来,河北省利用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农村面貌提升活动,实行政府统筹,项目管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选派干部39 030人,投入资金229.3个亿,帮扶改造村庄13 010个。其中,黑龙港流域的平原老区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开发和村级班子建设等得以跨越式发展。但从老区的整体环境来看,城乡之间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还存在巨大差距,为了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类似活动还应建立长效机制,整合资源,帮扶发展。

(二)引入资本和科技要素,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农业是基础,农业是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是短腿,没有要素的支持和投入,想快赶上来是很难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道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4]。在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农业生产要素中,除了劳动力要素,平原老区最大的资源是土地优势,最缺乏的就是科学技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资本投入。实现贫困老区脱贫致富,可持续整体发展,关键一点是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品、深加工和手工业。以“革命老区,绿色饶阳”为品牌的饶阳县,全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在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兴地、绿科等一批战略投资企业和现代农业项目,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引导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持续推进蔬菜种植规模扩张,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抓好各类合作组织建设,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实现“十二五”末户均一个蔬菜大棚的目标。

(三)加强科教扶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脱贫要发展,人口素质是关键。科教扶贫就是用教育手段帮贫扶贫,使用科学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力,不断增大科技为经济服务的实力。平原老区扶贫工作从改革之初大规模开展至今,主要通过行政举措扶贫,缺乏对贫困人口专业的、系统的帮助和指导。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扶贫工作终究还是要充分依靠市场要素来解决贫困和落后问题。改变海河平原老区的落后现状,地方政府要整合扶贫资源,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基础上,加大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发挥现有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当地土生土长的, 用得着、留得住的科技人才。

帮扶农村发展,教育要先行一步。当前迫切需要克服发展短视行为和社会浮躁心理,加大对农民教育的直接投资,尤其需要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人们群众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有着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受益对象、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加快培养现代农民,是化解农村人口转移与农业产业发展矛盾的现实切入点。

[1] 王永军. 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瓶颈的突破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2(11):67-69.

[2] 张立群. 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类型及对策[J].红旗文稿,2012(22):18-20.

[3] 韩寒,耿建扩. 河北选派3.9万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N]. 光明日报, 2013-10-15(01).

[4] 韩长赋.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J].农村工作通讯,2013(18):6-12.

TheDevelopmentofPoverty-strickenAreasintheHaihePlain

ZHANG Chun-yu

(School of Rural Developmen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China)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long-term poverty suffered by Haihe Plain, located mainly in the Heilonggang Basin, including natural factors as well as human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Hebei Province launche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appearance promotion activities, which combin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nd the whole regional and scale development. This has brought light to this area. In the process, we could reach an agreement to establish a supporting platform, import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elements, develop industries with regional-characteristics, reduce poverty by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develop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s, which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more effectively.

Haihe Plain; poverty-stricken area; development

2014-03-13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项目(201301475:《推进河北省平原贫困老区脱贫致富对策研究》)

张春雨(1968-),男,河北河间人,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

C916

A

1009-2463 (2014)06-0023-04

猜你喜欢

平原老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平原的草
老区在努力奔跑
浪起山走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