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中浮脉与沉脉临床意义辨析

2014-03-20于晓飞王天芳薛晓琳吴秀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脉象内经伤寒论

于晓飞,王天芳,薛晓琳,吴秀艳,赵 燕,葛 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北京 100029)

浮、沉脉隶属28脉,是反映脉位浅深的一对相反脉。通过对《黄帝内经·素问》的分析发现,浮与沉,一是作为形容词用以描述正常人脉位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与四季更迭、六气盛衰有关;二是作为病脉,其中浮脉主肺病,阳热盛,气机外越,阳不入阴,气血外驰,太阳、阳明经盛及外感风邪;沉脉主肾病,阴寒盛,气机内伏,阴不出阳,气血内守,少阴经盛,阴虚及里病。《内经》的这种认识显然与现今不完全相同。

汉代《伤寒论》阐述的脉学理论,对后世脉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伤寒论》[1]中论及浮脉与沉脉的条文进行整理发现:浮脉共出现93处,沉脉43处。仲景虽然没有具体描述浮脉与沉脉的特征,但可以看出二者是脉位相反的一对脉,这与《内经》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笔者重点归纳《伤寒论》中浮脉与沉脉的临床意义,并就其是否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完善进行剖析。

1 生理状态下浮脉与沉脉的临床意义

人体脉象的浮与沉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变异。健康状态下,其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1 与四季变化有关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秋、冬季节正常人的脉象分别表现为浮和沉。这与《内经》“秋脉如浮”“冬脉如营”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1.2 与体质有关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这是人体脉位深浅与形体胖瘦有关的最早文献记载。形体偏瘦的人皮肉较薄,血管位置相对表浅,故其脉当浮;形体偏胖的人皮肉较厚,血管位置相对深沉,故其脉当沉。

1.3 与精神状态有关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论述了正常人体脉象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所发生的改变。愧,惭也,属于特殊的精神状态,非病也。愧则神气怯弱,气血紊乱,故脉气外浮;气上则血荣于面而乍赤,气下则面无血荣而乍白。

2 病理状态下浮脉与沉脉的临床意义

2.1 浮、沉之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疾病发展趋势

2.1.1 病情向愈:《伤寒论·平脉法第二》:“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人体脉象恢复为常态提示病情向愈。表证脉浮,随着疾病向愈,脉位逐步恢复其常态,称为沉。这里所说的沉不是绝对的脉位深沉,而是相对于患者之前的脉浮而言,说明脉位不若病时之表浅。本条腹痛患者之浮大脉也与此相似:里有病时脉沉细,随着疾病向愈,脉位逐步恢复其常态,称为浮。这里浮是与沉相对而言,说明脉位不若病时之深沉。

2.1.2 病邪内传: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论述了太阳病转入少阳的脉证和治法。此时之脉沉紧,是与太阳病之脉浮紧相对而言,表明邪已内传。

2.2 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内经》虽然提到风水脉浮,但并没有关于浮脉主表的明确记载;有些沉兼脉的病例虽然可以从里证角度解释,但没有言明沉脉主里。《伤寒论·辨脉法第一》纲领性地指出浮脉与沉脉的主病:“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并详细论述了其具体所见脉证。

2.2.1 浮主表:《伤寒论》第1条即提出浮脉是太阳病的主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即表证,其原因是外邪侵袭,病程为初期阶段,病位在一身之表。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映。

《伤寒论》论及浮脉的原文中,约半数体现了浮脉主表。由于感受邪气或兼证不同,浮脉或单独或与其他脉相兼出现,均提示病位在表。

1)单浮脉

①太阳病兼水气停蓄。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论述了五苓散的脉证,其病机为外有表邪未解,里有蓄水:太阳病治当发汗,汗后表邪未尽,则脉浮;饮水太多而脾不转输,膀胱水蓄则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则消渴。

②阳明病兼太阳表实。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病邪已经传入阳明,但表证仍存在,故脉浮;肺卫郁闭,但郁闭尚不太甚,故脉象但浮不紧。

2)浮兼脉

①浮弱(缓)主太阳中风。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以上3条原文都是论述太阳中风的脉证。“阳浮而阴弱”,指寸浮尺弱,简言之即浮弱。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风寒(风邪偏重)外袭,营卫失和。外邪侵袭,卫阳抗邪于表,所以脉浮,关前为阳,故寸脉浮较著;营阴不足,所以脉弱,关后为阴,因而尺部脉弱。

②浮紧主太阳伤寒。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太阳伤寒证由风寒(寒邪偏重)外袭引起。寒主收引,寒邪在表,损伤经脉,则成拘急紧张之状,故脉见浮紧。

浮紧还见于太阳病兼内有郁热。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论述了大青龙汤的主要脉证,其病机为外感寒邪,里有郁热。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为外感风寒之麻黄汤证;烦躁,是肌腠郁闭较甚,里有郁热的缘故。

③浮大见于外有表邪、正气不足之泄风。《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泄风,指风邪外泄。痂癞,指皮肤溃烂结痂。泄风由正虚风邪外袭引起:卫虚感风则脉浮,邪气强盛则脉大,卫虚与风邪相搏,导致皮肤生隐疹,身体作痒。

④浮弱而迟见于太阳中风兼太阴虚寒证。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论述了太阳病误下的变证。脉浮弱,恶风寒,属桂枝证范畴,然而桂枝证脉不迟,今兼见脉迟,且手足不发热,当系太阳中风证兼太阴虚寒,其病机为外有表邪、里有虚寒。正如《医宗金鉴》注:“得病六七日,少阳入太阴之时也。脉迟,太阴脉也,浮弱,太阳脉也。恶风寒,太阳证也,手足温,太阴证也。”[2]487

⑤浮虚而涩见于伤寒风湿相搏证。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论述了风湿体痛的证治,其病机是外有表邪,内有寒湿。风邪在表,卫气不足,故脉浮而虚,寒湿郁滞于表,经脉不利,故兼涩象。

⑥脉浮大、上关上见于三阳合病。第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上关上指脉形弦长,为少阳之脉。成无己注:“关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浮脉大、上关上,知三阳合病。”[2]804

2.2.2 沉主里证:《伤寒论》中,沉脉及沉兼脉散见于多种病证。

①少阴虚寒证。第91条:“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

②太阳病误下伤阳证。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③太阳病汗后气阴损伤证。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本条病机为气血损伤,营血不足,正如成无己注:“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2]412

④太阳病误治之脾虚饮停气逆证。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饮邪阻滞于里,故脉象沉紧。

⑤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太阳病表证仍在,理应脉浮,反见脉微而沉,乃体内瘀血阻滞、气血郁阻所致。

⑥痰热互结之结胸证。第128条:“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结胸证多属阳、属实、属热。邪热陷于里,与有形痰水搏结于胸脘之中,所以关脉沉。

⑦内有实滞证。第394条:“伤寒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此条论述了外感热病瘥后更发热的几种治法。脉沉实,表明里有实滞,故宜下法。

⑧太阳病误下致邪陷阳郁、寒热错杂证。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阳气内郁,脉气不能外达,则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

⑨伤寒热病阳亡证。《伤寒论·伤寒例第三》:“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论述了热病阳存者生,阳亡者死。若手足逆冷,脉沉细,多为邪热内闭;谵言妄语属于神气脱越,提示阳气欲脱,预后不良。

⑩阴结证。如《伤寒论·辨脉法第一》曰:“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阴结,是由于寒盛导致的大便不通。阴盛故脉沉迟、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

以上证侯从八纲辨证来看,均属于里证,包括里虚证、里实证两方面。沉脉见于里虚证是由人体正气不足(包括阳气、气血)无力升举鼓动脉气外达所致,如①~③所示;见于里实证是由水饮、瘀血、实滞等有形实邪阻滞,气滞血阻,邪正相争于里所致;或邪热内闭、阳气内郁及阴寒内盛等导致阳气被遏、不能鼓动脉气于外所致,④~⑩属于此种情况。

2.3 浮脉与沉脉主其他病

2.3.1 浮脉主阳热亢盛:第115条:“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脉浮热甚为阳热实证,反用灸法则火热更炽。本条脉浮与《内经》“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的机制基本一致,都是由阳热亢盛、燔灼蒸腾脉气于外所致。《伤寒论》中能够体现浮主阳热亢盛的条文颇多,多以浮兼脉的形式出现。

①浮芤见于阳热亢盛兼有阴不足。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阳热有余,所以脉浮,阴血(包括津液)不足,故脉芤,阳热与阴血不足相互影响,则胃肠缺乏津液濡润而生热。

②浮紧见于阳明燥结证。第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阳明病为里热实证,浮因热盛,紧为邪结,脉浮而紧是热盛燥结之征象。

③浮数见于阳明血分瘀热证。第257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有瘀血,宜抵当汤。”本条病机重点是热与瘀血相合,热盛则脉浮数。

④浮滑见于痰热互结证。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阳热有余故脉浮,痰盛故脉滑,痰热相结则脉象浮滑。

总之,无论是单纯的阳热亢盛,还是兼有阴不足、燥结、痰、瘀血,浮脉都是由于阳热亢盛所致。

2.3.2 浮脉主虚证:在《内经》中,浮脉见于气虚、气血不足及阴血虚等虚证。《伤寒论》认为,除上述虚证之外,浮脉还可见于卫气虚、阳虚及正气不足。

①卫气虚。《辨脉法第一》:“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卫属阳主外,卫气虚而阳浮于外,则阳脉浮;阳气不固,则汗出如同流珠。

②阳虚。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本条病机为阴阳两虚,阳虚为主。正如成无己注:“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2]345

③正气虚。《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此条论述了关格的脉证特点。关格由正虚邪实、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正气不足则脉浮,实邪壅遏则脉大,邪闭下焦则脉见于尺部;邪壅上焦则脉见于寸部。

2.3.3 浮脉主阳气来复: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厥阴病见到微浮的脉象,为阴病见到阳脉。《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阴病见阳脉,象征阳渐来复,阴渐消退,故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阴邪尚盛,阳气未复,非为愈候。

三阴病的脉象,大多是沉迟细弱,假使转现微浮,是阳气鼓动脉气外达的征象,提示正气胜邪,阳气来复。

2.3.4 浮脉见于痈疡病:《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外感与痈疡虽然都可表现为脉浮数、发热恶寒,但痈疡常伴有局部疼痛和饮食如常。此时之脉浮数并非外感表证,正如柯韵伯注:“此浮为表而非风,数为实热而非虚矣。”[2]138

2.3.5 沉脉主湿邪:《素问》论述了自然界太阴湿气当令,人体正常脉象当沉。《伤寒论》认为,外感或内伤湿邪时,脉亦沉。第117条:“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此条论述了痉病的脉象。《内经》也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说法。成无己注:“太阳中风,重感于湿,而为痉也。”[2]532由此可知,痉病脉沉细为外感湿邪所致。

第120条:“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一云中湿)。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此条论述了湿痹的主要脉证,其病机包含内湿、外湿两方面。脉沉而细是湿邪阻滞的征象。

由此可见,无论外感、内伤湿邪都可见沉细脉。其机制在于湿邪重浊黏腻,易壅遏气机,阻滞脉道,损伤阳气,使脉气不能外达。

3 结语

《伤寒论》承袭了《内经》正常人脉象浮、沉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观点,以浮、沉作为秋、冬季之正常脉象。张仲景观察到在生理状态下人体脉位与体格、精神状态有关,首次提出“肥人脉当沉,瘦人脉当浮,人愧者脉浮”的理论。作为病脉,《伤寒论》明确提出浮脉主表,见于感受不同邪气所致的表证及表里同病;沉脉主里证,见于里实证及里虚证。这与现今对其主病的认识已经非常接近。

另外,《伤寒论》承袭、发展了《内经》浮脉主阳热亢盛证、虚证的观点,丰富了其具体的脉证方药,并进一步提出浮脉还见于痈疡病,提示阳气来复,沉脉主湿邪。与《内经》一样,浮脉与沉脉在《伤寒论》中也不仅仅代表绝对的、静止的脉位浅深,仲景认为可以通过脉位浅深之变化判定疾病的发展、痊愈及传变,此时脉象的浮与沉常常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

综上所述,《伤寒论》不仅承袭发展了《内经》对浮脉与沉脉的认识,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对后世浮脉主表证、虚证,沉脉主里证的脉诊理论具有重要影响。另外,《伤寒论》在判断疾病发展、痊愈及传变中,非常重视脉之浮沉的动态变化,而这部分恰恰在《中医诊断学》的脉诊部分中很少被提及,值得今人重视。

[1]张仲景.伤寒论[M].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译释[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脉象内经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